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98303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敏感期 发展的敏感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

2、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敏感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敏感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呢? 比如: 口、手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处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不要”“走开”等词,其实这是孩子在区别“我”跟“你”的不同,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靠拥有物质上的东西来建立自我。如:争抢玩具。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自我,他们不再是温顺的小宝宝了,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意愿去感受身边的一切,不断的去探索“我”和“你”之间的界限,来建构自我意

3、识和智能。 人际交往敏感期 执拗敏感期 音乐绘画敏感期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

4、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希望中国的家长们都能真正的去关注我们孩子童年的健康成长。用心的去体察您的孩子,给予孩子最智慧的爱!让我们付诸于行动吧!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