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982556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制度)电子工业设备管理办法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咨询豉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机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988年2月2日电子工业部发布)(1988年2月2日电子工业部发布)第壹章总则第二章设备分级归口管理第三章设备购置、验收及移交生产使用的程序第四章设备的登记、建帐、立卡和统计第五章关键设备的管理第六章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和更新改造第七章事故管理第八章闲置和封存设备的管理第九章设备的出租和调拨第十章设备的报废第十壹章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报表第十二章教育培训第十三章奖惩第十四章附则附件壹:关键设备划分标准附件二:动力运行事故分类表第壹章总则壹、为贯彻国务院颁发的

2、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加强电子工业的设备管理,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电子工业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事业);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中外合资企业可参照执行。二、电子工业企、事业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设备,是电子工业生产、科研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对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企业现代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列入企、事业的固定资产设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俩个条件:1 使用年限于1年之上;2 单价于规定标准(企业单位单价为800元,事业单位单价为500元)之上。各省、自治区、直

3、辖市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可于此俩个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作出补充规定,以便于对固定资产设备的管理。四、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设备,系指基本建设完工验收交付生产、专项基金及自筹购置、自制、有偿和无偿调入的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设备。五、设备管理和维修要贯彻执行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制造和使用维修相结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动力设备的管理且要贯彻“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针。六、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

4、,对电子工业企、事业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事业的技术装备素质,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七、全民所有制电子工业企,事业单位的设备属国家所有,管好、用好、修好设备,是企、事业领导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于厂长的职责和责任目标中,均必须列人设备管理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作为考核企业承包运营工作的主要内容之壹。返回目录第二章设备分级归口管理八、设备管理按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所谓分级管理,即分为企、事业单位,省(市)电子局(公司),部三级,电子

5、工业部的主要职责是: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电子工业设备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办法、工作规划等;2 督促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工作主管部门执行国家、电子部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3 组织交流和推广设备管理的先进方法和设备改造、检修的新技术,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和有关设备管理的协调服务工作;4直接领导部属企、事业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九、各省市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应有壹名领导同志分管设管备理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配备壹定数量的专业技术干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部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负责管辖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的计划和

6、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培训和交流、推广经验等工作十、企、事业厂长(经理、所长)要对本单位设备管理全面负责,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作出决策。于厂长(经理、所长)任期目标中,要求实现设备管理的下述指标:设备固定资产净值保持稳定,不得下降;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达到90;主要生产设备故障停机率于15以下;没有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主管设备副厂长协助厂长具体领导和组织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企、事业必须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且充实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保持相对稳定。十壹、企、事业的设备主管部门统壹归口管理固定资产设备,且负责主管各种生产、科研设备,包括:金切、锻压、铸造、木工、动力、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等。企、事业中

7、不属于上列生产设备的其他固定资产设备,可根据企业规模和不同情况,由其他部门分管。十二、企、事业的设备使用部门接受设备主管部门的指导,负责设备的保管、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建立台帐,做到帐物、帐卡、帐帐相符,且及时填报有关设备的各项计划、统计、移装、调动、封存、启用和报废更新等报表。返回目录第三章设备购置、验收及移交生产使用的程序十三、为贯彻设备综合管理的要求,必须加强设备的购置管理工作。企业领导要明确规定设备主管部门参和外购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和自制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及安装调试工作,提出有关维修手段和设备可靠性要求。重要生产设备的购置,要于厂长或总工程师主持下,组织计划、机动、基建、生产

8、、技术、使用、财务等有关部门做好经济技术论证。十四、要建立设备购置工作的经济责任制。设备购置计划实施后,要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取得经济效益。凡因主观原因造成设备购置中不应有的失误,诸如设备不能使用、设备不符要求、利用率低等,应对责任者给予适当经济或行政惩处。十五、要特别重视进口设备购置的经济技术论证工作,加强对进口设备管理。必须及时开箱、验收、调试,经过壹定时间的生产考验,以便于索赔期内或保证期内处理发生的问题,避免经济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对技术资料要组织翻译、消化;对操作人员要组织培训,进口设备所需的维修配件,应本着立足国内自制生产;对制造难度大、批量小、国内制造不经济确需进口的,应按照国家规

9、定渠道申请供应。十六、凡未正式移交生产的设备,使用部门壹律不得开动使用。十七、设备移交生产时,由计划部门负责组织安装、使用、设备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代表,按下列程序办理交接:1 .按设备装箱单清点核对技术资料、说明书、出厂检验单、附件清单及所有随同设备购置的备件和工具等。之上应全部进行登记,以备核查。其中,设备附件及工具应点交使用部门保管,其余全部由设备主管部门接管2 进行设备技术情况的检查和验收,包括外观及安装正确性检查,安装精度及设备精度性能检验,空运转及负荷试验等。3 完成上述资料清点及技术情况检验工作,且证明全部合格即可正式办理移交手续。由购置部门填写设备移交生产验收单,由参加验收的有关

10、部门签章,经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后生效,且送财务部门转帐。十八、于验收过程中,对不属于项目内规定的或不合格的设备,壹律不得验收和移交生产。十九、企、事业自制的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设备正式移交生产使用时,应由计划部门负责组织设备、技术、设计、生产、使用和财务部门等单位,除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进行交接外,且要着重审核以下条件:1 设计合理,经济效益好,能满足产品工艺、质量和安全操作的要求;2 零部件齐全;3 经过三至六个月试生产实践证明,设备技术性能稳定适用。4 。图纸资料、技术说明书齐全;5 核定的资产价值合理。二十、设备移交生产后,企业应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其使用年限,且计算折旧。返回目录

11、第四章设备的登记、建帐、立卡和统计二十壹、企、事业要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每台固定资产设备于验收移交生产后,设备主管部门应即按照设备分类目录认真进行资产登记和建帐,要有准确的原始记录和完整的技术资料。1 填写“设备卡片”壹式三份,壹份交财务部门,壹份交使用部门,壹份自存,作为财产核算及设备管理的主要依据;2 填写设备台帐明细表册,作为本单位设备数量及变化情况的总台帐;3 制订设备编号标牌,且固定于商标附近的明显处;4 设备的台帐、卡片及标牌,不得涂改或丢失,设备编号不得重复、挪换和交替。二十二、设备验收移交生产后,设备主管部门对5个复杂系数(机械设备以机械复杂系数为准,电器设备以电器复杂系

12、数为准)之上的设备应建立档案,壹般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出厂合格证、检验单及装箱单;2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单、试验记录及移交生产凭证3设备使用维护规程;4 设备历次精度检验记录及性能试验记录;5 设备历次修理记录和检验单;6 设备事故方案单及处理结论;7 设备封存和启用单;8 设备改进、改装申请单及验收单。二十三、凡设备档案袋内不易存放的档案资料,应由设备主管部门资料室(组)统壹保管,包括:1 设备外文、中文说明书;2 设备基础安装工程施工图纸;3 设备修理图册及修理工艺文件,备件图册;4 设备改进、改装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二十四、企、事业对固定资产设备每年至少进行壹次盘点清查,由主管副厂长组织设备

13、主管部门会同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共同进行。要做到四清(数量清、质量清、用途清、价值清)、三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帐帐相符)。如发现不清和不相符的问题,应查清原因及时纠正;对重大问题应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以及汲取教训,改进管理。返回目录第五章关键设备的管理二十五、为加强对大型、精密、贵重设备(简称关键设备)的管理,特制定关键设备划分标准(附件壹)。凡达到关键设备标准的设备,各企、事业必须严格管理,单独建立明细表册,每年年终进行清查核实。部属企、事业(含已下放企业,下同)每逢双年向部报送关键设备明细表册1份,同时报送所于省(市)电子局(公司)1份。各省市地方企业每逢双年向省市主管部门报送1份,各

14、省市主管部门汇总后报部。关键设备的管理是省部和市主管部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二十六、凡属关键设备,均应挂牌,有明显标志。关键设备的操作工人,更需要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领取操作合格证以后才能上岗位操作。凡未按规定使用设备而发生事故的,应追究企、事业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责任。二十七、各企、事业根据本单位的生产性质、质量要求、生产条件等,可评选出对产品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和环境污染等影响大的设备,划为企业重点设备。关键设备及企业重点设备是企业维修和管理工作的重点。企、事业要分别按型号规格制订专门的使用维护规程和评分标准,认真做好“四定”:定使用人、定检修人、定规程制度、定备件。返回目录第六章设

15、备的使用、维护修理和更新改造二十八、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企、事业必须建立、健全操作、维护规程和保养制度。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者负责;集体使用的设备或机组由机长(或班组长)负责。二十九、要把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列为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内容,由设备管理部门定期考核。设备维护保养的情况,应按月、季、年定期检查考核,作为奖惩的依据。通过检查评定,开展“红旗”设备、先进岗位、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活动。三十、企、事业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加强动力设备、压力容器等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测和修理工作,确保安全运行。三十壹、企、事业要制订且严格执行润滑“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制度,建立润滑站,配备专职的润滑技术人员和工人,切实搞好润滑管理工作和设备的防漏等专项工作。三十二、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检修计划,遵守检修规程,坚持质量第壹,缩短停修时间,降低修理成本,挖掘设备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效能。1 要按照设备预防维修的原则,对设备技术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