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979856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目标与要求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意义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全面发展教 育这一要求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又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的认知、 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 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 健全的大脑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 因此, 人要在社会中 求得生存并得到发展,首先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幼儿时期, 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机能尚未发展成熟,组织比较娇嫩,其物质基础还相当 薄弱。 同时,幼儿时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 此时正是建立物质基础的关键

2、 和有效时期。科学、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为体育活动能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给, 使骨密质增厚, 骨骼变得更加牢固和粗壮, 能 使肌纤维增粗, 增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力量、弹力和弹性, 有利于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牢 固性,从而增强运动系统机能;由于活动时心跳加快,循环加快,呼吸加快、加深,从而增 强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 并能增强呼吸肌力量, 增大肺的通气量, 提高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和抗病能力, 从而提高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功能; 动作的发展与中枢神经控制能力的发展有 着密切的关联, 而中枢神经控制能力的发展, 又进一步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所以运动不

3、仅 能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更加集中, 而且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综合调节能力, 使 身体运动更协调、更准确、更灵活,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由此看来,体育活动对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科学、 适宜的体育活动, 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反 应灵敏,为接受智育提供良好条件。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运动经验, 并能使幼儿感知更加敏锐, 观察更加细致、 准确, 还能使幼儿的理解能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得到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能培养幼儿活泼、 开朗的性格和优良品德。 参加体育活动既能为

4、 幼儿带来欢乐, 又能培养幼儿勇敢、 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 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群体意 识,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体育活动中的动作美、姿态美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塑造健美体格,陶冶美的情操。 综上所述, 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培养幼儿身心全面、 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二、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与要求(一)总目标根据规程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 )中有关健康领域 目标的精神,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健康活泼,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 活,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逐渐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分目标与要求1. 积

5、极参与运动 通过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培养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在规程 和纲要 健康领域的目标、 内容和要求中, 多处强调要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要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样, 才能实现幼儿体育的总目标,并为其终生体育奠定良好基础。2. 促进身体健康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灵活性、 平衡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走、 跑、跳、 投掷、攀登、钻、爬等基本动作能力,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培养正确姿势,增强幼儿的身 体素质,促进幼儿独

6、立生活和活动能力的发展。3. 促进生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好奇探究、 创新意识及坚强勇敢、 乐 观自信、 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在复杂多变的体育活动中, 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准确,以便随时改变自己的行动,这就促使其 积极思考,主动创新,勇敢、自信,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4.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使之在集体生 活中, 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学会交往与合作。 在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更有利于提 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

7、 幼儿不仅心情愉快, 而且还能逐 步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节 幼儿园体育活动与健康现代人体科学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表明,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不仅是指幼儿的身体 没有疾病, 而且包含身体和心理都能和谐、 正常地按照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发展。 身体发展包 括身体形态、机能、体能、适应能力等方面。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个性、情感、社会性等方 面。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和理解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能使 教师在幼儿园体育工作中寻找到理论支撑或者依据, 对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 实现幼儿体育 目标、开展幼儿体育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发展

8、幼儿身体的发展, 是一种有规律的自然现象, 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 他们都会自然地生 长发育,会长高、长大。但是身体能不能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或者说能否在遗传因素下充 分的生长发育, 这就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 特别是体育卫生保健教育。 体育锻炼要 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来进行。在幼儿阶段开展体育活动, 对他们身体发展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原理主要是: 幼儿 通过多次重复的身体练习, 给各器官系统以一定强度的刺激, 使他们在形态结构、 生理机能 和生物化学方面的适应性得到增强。(一)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形态的发展 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包括身高、 体重、胸围、头围等,

9、 而身高、体重、 胸围则由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所决定。人体在运动时离不开骨骼、 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骨骼起着杠杆作用, 关节是运动的 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不断地促进其身体的骨骼、肌肉、 关节的发展。1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形态发展的促进作用(1)适宜的体育活动能加快幼儿机体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刺 激骨细胞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身高的增长。 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还能使骨密质增厚, 骨径变粗, 使骨骼变得粗壮和坚固,提高骨的抗弯、抗折、抗积压、抗扭转能力。(2)幼儿体育活动时,肌肉工作比平时增加,血液供应充足,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 收与储备能力增加。

10、这样能促进幼儿肌纤维增粗, 因而使肌肉逐渐变得结实, 提高肌肉的力 量和工作能力。(3)体育活动能使幼儿肌肉关节的肌腱和韧带增粗,肌力增加,加强关节的稳固性。2幼儿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由于幼儿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运动系统的功能尚不够完善, 因此, 组织幼儿参加体育 活动时,必须考虑“适宜”和“适量”的问题。(1)应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站、走、跑和跳的姿势,多做对称性的动作,使幼儿左右 和上下肢体均匀、协调发展。(2)教会幼儿正确的跳跃动作,脚落地时会屈膝缓冲。尽量选择在草地、沙地和塑胶 地上跳跃, 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做跳跃动作。 如果必须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跳跃活动时, 则 必须教会幼儿轻轻落地

11、的动作,以减轻地面对幼儿身体的震动。(3)幼儿的肌肉较容易疲劳,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均较差,不适合进行活动量较大的运 动或长时间的身体运动;幼儿关节的牢固性较差,不适合进行过度的柔韧性练习。(4)幼儿关节发育不够完善,因此不要让幼儿玩“斗鸡”的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是高 强度的碰撞,很容易使膝关节受损伤。(二)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 身体机能是指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 身体机能一般是由安 静心率、肺活量和血压等指标所反映。1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1)经常而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使幼儿心血管中的血流量增大,加大血管的弹性和伸缩 能力,使肌纤维变粗,心壁增厚,心容

12、量增大,心脏搏动有力,使每搏输出量增加,增加心 脏的调节功能,使心血管系统能适应较大的运动负荷和突然的变化。心脏功能的增强,主要表现为: 安静时心率较低、 一般活动时心率升高较少;紧张或激 烈活动时心率升高较多、 活动后心率能较快地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心率等。 这些反应都充分 体现出心脏的良好储备能力和调节功能。( 2)体育活动还能促使幼儿肺脏参与呼吸,运动时的肺泡增多 ,能促进肺泡的生长发育,提高肺脏的弹性,使呼吸肌逐渐增强,从而增大肺通气量,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 的排出。(3)体育活动还可以改善和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灵活、迅速、准确、 协调。 幼儿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能

13、改善神经过程的不均衡性, 促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加 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2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1)幼儿心肺系统的发育不够完善,心率较快,呼吸率也较快,心肺系统的调节功能 较差,幼儿不宜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快速运动和过渡的耐力性运动,如较长时间的快跑、 耐力跑和较长时间的追逐跑等,要避免让幼儿在无氧状态下运动。(2)要逐渐教会幼儿体育活动时呼吸的方法,尽量使幼儿在做动作时与呼吸相配合, 不做或少做憋气的动作,如拔河、扳手腕、举重、拉皮筋等。在较大活动量之后,不要立即 停止不动,而是应该走一走,或者是做一些放松、整理的活动。不要在尘土飞扬、空气浑浊 的地方进行活动,这样很容易将空气中的细菌吸入

14、体内,而造成呼吸道感染或肺部的炎症。 教师应该要求幼儿用鼻子呼吸, 并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在运动中使用鼻吸气、 口呼气的交替式 呼吸方式。(3)由于幼儿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发展不平衡,对身体的调节能力差。因此,组织幼儿 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 游戏化, 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要避免单一内容反复练习以及活动 内容难度过大、活动时间过长等现象。(三)体育活动与幼儿体能的发展体能也称体适能, 是指能保证日常生活、 学习和运动而又不易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 它 包括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在幼儿年龄阶段,身体体能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各种体育游戏、 体操等活动,来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力量、平衡、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

15、。1. 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体能的发展(1)经常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能使幼儿腿部、上肢、躯干等肌肉的力量逐渐增强,并 随着锻炼持续时间的逐渐增加,促使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也随之增加。(2)各种基本动作和幼儿体操的练习,能使幼儿协调、灵敏、平衡等素质得到发展。 如:钻、爬各种“山洞” 、攀登各种“小山” 、走各种“小桥”等,都能促进协调、灵敏和平 衡素质的发展。2. 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1)应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幼儿身 体体能的发展, 绝不能采用成人化和运动员动作训练的方式发展幼儿体能。 同时, 还要避免 进行单一的动作练习, 或为发展某一素质而不断重复的

16、身体练习。 如,连续推举哑铃发展上 肢肌肉力量;用较长时间的保持燕式平衡姿势来发展平衡素质等。(2)在幼儿体育活动中,不宜通过距离过长的快速跑(25米以上)或耐力跑( 300 米以上)来发展速度和耐力素质。因为幼儿不具备无氧状态下(耐力)运动的生理基础。(3)根据幼儿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发育特点,不适宜重点发展柔韧素质,特别是不宜 进行专业化、高难度的发展柔韧素质的动作练习,如:纵、横劈叉,下腰,拉升肩关节等动 作练习。而应通过投掷、 跳绳、 做幼儿体操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幼儿各关节的灵 活性及韧带的力量。(四)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适应能力的发展身体适应能力, 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随着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 调节各自功能以达到内部平衡状态的能力。自然环境是由山、河、土壤以及空气、阳光、水 等物质构成;社会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