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977675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班级管理学课程(课程代码:10488)考试大纲目 录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三章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四章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五章 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六章小学班级活动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

2、四、考核要求第七章 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八章作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九章小学班级管理研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m.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I课程性质与特点班级管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性,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它不仅涉及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组织管理问题,也涉及课外学生活动的管理问题。班级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班级与班主任含义、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班级

3、一一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小 学班级、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活动、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班级管理 的过程与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小学班级 日常管理、小学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主任的自我管理;小学班级管理研究 等。班级管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学科,是一门集教育学、管理学、管 理心理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二、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考生学会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考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同时,提高考生的班级管理理论素养, 形成现代

4、班级管理观念, 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班级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考生对班级管理理论的理解 力;培养学生对班级管理问题的观察、判断和解决能力。考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在识记和理解了班级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班级管理问题的做出基本的判断和正确的理解,并能够使用班级管理中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班级管理对象的全面发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班级管理学是教育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学概论等三门课程的后继课程,这三门课程 为班级管理问题的界定、诊断、解决提供理论支持。班级管理学是学校管理学、教育管理学 等两门课程的平行课程,班级管理理论是

5、学校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组成部分。班级组织在实践中十分重要,对班级管理的认识需要独立地展开,因此,班级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研究中成为独立的部门理论。教育管理学重在研究国家和政府及其所属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的现象及其规律。从研究内容的层次上看,与班级管理学相近的是学校管理学,但二者在研究内容上仍是有区别的。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诸因素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而班级管理学主要研究班级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尽管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也包括学校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学校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有效进行

6、的条件,但就目前现在有的学校管理学著作来看,研究内容的层次主要还限于学校的层次上,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的研究显得比较粗糙,而这正是班级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然,班级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如班主任)的管理问题,如班级管理者应具有的各项素质、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等, 而在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并没有把班主任作专门对象加以研究。因此,班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的,与其他相近的学科存在着明显分界,这也是 班级管理学之所以存在的前提性条件。选用教材为李学农主编的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一、学习目

7、的与要求1、了解班级与班主任的概念及其由来,理解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及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专门性。2、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班级管理过程,熟悉小学班级管 理的特点。3、区分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的不同之处,熟悉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 熟悉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4、了解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本章重点: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级管理过程、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本章难点: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级管理过程、小学班级管理的 特点、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班

8、级与班主任(一)班级1、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2、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二)班主任1、学校班级的出现产生了对班级管理者的需要2、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三)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1、小学班级2、小学班主任3、小学班主任是一种专门性的工作第二节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一)“管理”简说(二)班级管理1、班级管理的两种理解2、班主任的班级管理3、班级管理过程(三)小学班级管理1、小学班级管理的领导特点2、小学班级管理的教育管理特点3、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管理的特点第三节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一)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的班级管理1、经验的班级管理2、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二)班级管理理论的

9、性质1、班主任理论与班级管理理论2、班级管理理论与管理学3、班级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学4、班级管理理论与小学班级管理理论5、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三)班级管理理论的课题1、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2、班级管理的对象3、班级管理目标与基本任务4、班级组织建设5、班级日常管理6、班级活动管理7、班级教育力量管理8、班级管理者自我管理9、班级管理研究第四节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一)把班级管理作为一项事业(二)关注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三)注意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四)在写作中学习三、考核知识点(一)班级与班主任1、班级的概念及其由来2、班主任的概念及其由来3、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小学班

10、主任工作的专门性(二)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1、管理的概念2、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班级管理过程的内容3、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三)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1、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的不同之处2、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3、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四)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1、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四、考核要求(一)班级与班主任1、班级的概念及其由来(识记)2、班主任的概念及其由来(识记)3、小学班级的组织特点、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专门性(领会) (二)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1、管理的概念(识记)2、班级管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班级管理过程的内容(领会)3、

11、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识记)(三)成功的班级管理需要理论的指导1、经验的班级管理与理论指导下的班级管理的不同之处(领会)2、班级管理理论的性质(识记)3、班级管理理论课题的主要内容(识记) (四)怎样学习班级管理课程1、学习班级管理课程的方法(领会)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理解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2、理解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小学班级组织的特征。3、了解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少先队组织的特征,理解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4、理解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了解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熟悉非正式群

12、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5、了解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的作用,理解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 源的各项内容。6、了解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儿童的“发现”的内容,熟悉现代社会对儿童权的利立法中的各 国际公约、宣言和宪章及其主要内容,熟悉儿童权利的内容。本章重点: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特征、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对儿童权的利立法、熟悉儿童权利的内容本章难点: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和特征、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二、课程内

13、容第一节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一)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二)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1、班级生活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而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2、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兴趣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3、班级生活促进小学生交往的发展,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第二节小学基层组织的小学班级(一)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1、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2、小学班级的组织生活特性与小学生的发展特性是统一的3、小学班级组织是有个性的组织(二)小学班级组织的特征1、小学班级是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2、小学班级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建立的组织3、小学班级有正式组织的管理体系4、小学班级组织由成人领导5、小学班级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

14、节 进行先进思想熏陶的少先队(一)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二)少先队组织的特征1、革命性2、群众性3、自治性4、实践性(三)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第四节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一)班级与非正式群体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2、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二)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玩乐型2、学习型3、功利型4、违规型5、人际吸引型(三)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第五节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生活(一)网络:小学生生活的第三重世界(二)网络:小学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资源1、网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加以利用和控制的对象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高第六节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一)现代社会对儿童权利的认识1、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儿童的“发现”2、现代社会对儿童权利的立法(二)儿童权利的内容1、生存权2、发展权3、受保护权4、参与权(三)班级管理中儿童权利的保护三、考核知识点(一)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1、班级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2、班级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系(二)小学基层组织的小学班级1、小学班级组织的性质与特征(三)进行先进思想熏陶的少先队1、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与特征2、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的关系(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2、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类型3、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五)网络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