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76484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1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21分)1下列字形、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疮疤(chun)震悚(sng)针灸(ji) 迂腐(y)蹒跚(shn) 栅栏(zh) 琐屑(xio) 交卸(xi)尴尬(gn g)涎水(yn) 撬开(qio)舀米(yo)凹凼(dng) 烦躁(zo) 塌败(t) 愧怍(zu)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长途跋涉 低眉顺眼 猝然昏厥 鸡零狗碎 连声诺诺 号淘大哭触目伤怀 绘声绘色 大庭广众 风尘苦旅 穷愁潦倒 生死祸福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明伤心极了,他多

2、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飞入寻常百姓家。(2)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地久天长,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 , 。(3),清泉石上流。(4),暗香浮动月黄昏。(5)春江花月夜一诗中,作者感慨人生苦短、生命有限,但是江河依旧不知送走了多少岁月的句子是 , 。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能够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要获取成功,

3、其实还需要好好地坚持到底。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坚持不到终点,就会失去人生抗争的意义。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5分)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不过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不过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

4、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能够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7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隐不过高:虽一能不以废:8与“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池洼不过方以长 B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

5、其意于山水之间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9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 10“教授王君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间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 11你从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迹,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写在下面。(4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19分)紫藤萝瀑布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

6、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

7、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令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

8、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2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3文章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文题写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3分) 4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2分)5在紫藤萝瀑布中写道:藤萝“东一穗

9、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文章的表现手法是。(3分)6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作简要回答(4分) (二)(15分)梅 香 林清玄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

10、“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

11、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香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