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9764813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杨桃教学设计十一(1)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为什么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后没受到老师的批评,反而受到了肯定;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话为什么能使作者终生受益呢(也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把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讲读课文。1.从课文第3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2)从一生受用这个词中,我们能不能估计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大约是什么年龄(大约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从使一生受用这个词还可以看

2、出,本文是用回忆的手法,写了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件事。)能使作者一生受用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和父亲的话。)他们讲的内容一样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从是那么相似这个词中看出的。他们讲的内容一样。)相似是相像或相同,前面的修辞词那么怎样理解(特别、十分请同学们找出父亲与老师的话轻声读一读。自己体会一下相同点是什么。2.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自然段)。(1)指名读父亲的话(出示写有父亲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2)出示投影,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两层。)每一层各说的是什么意思(第一层是说应该怎样做,即要认认真真地去观察所要画的一件东西,画时

3、要按观察到的样子老老实实地去画;第二层意思是说不要怎样做。即不要不顾看到的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对事物的印象下判断,把画画得与实际观察到的样子不同,因为这样是学不会画画的。)小结:父亲从正、反两方面讲了画画时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道理。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父亲对作画很有研究,是作者学画的启蒙老师。他的话不仅使作者在学画画时受益,而且影响到作者一生的为人处事,即:无论画画还是处理其他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3.学习课文第2部分。(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出示写有老师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老师说的这

4、段话共有几句(五句。)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A.第一句说大家对杨桃都非常熟悉,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作者及他的同学都是杨桃故乡的人;他们都非常清楚杨桃的外形。)B.第二句话中的但是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从这句话中能想到什么(用但是一词转到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一样。)(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回想起著名画家达middot;芬奇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也不一样。既然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形状都不一样,更何况具有肩部肥大,底部略尖削,并有五条棱这一明显特征的杨桃呢。)C.第三句话中的真像是什么意思(特别像。)有时候指什么时候(指恰巧面对杨桃

5、底部这一观察点来观察的时候。)D.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小结:老师的前三句话,紧紧围绕画杨桃这个例子,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明确地指出换一个角度看,杨桃根本不像杨桃了,还真像个五角星,肯定了我观察仔细认真。书中的第一幅插图,就是同一个杨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两种样子。其中一种样子还真像五角星。(板书: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齐读老师说的前三句话,加深理解(2)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在一次图画课上,就把杨桃真的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个意思(指名读)(板书:我画成了五角星)作

6、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两个。)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既与其他同学不同,也与自己平时看杨桃的角度不同。)也就是前面学的老师说的哪句话(看投影读一读。)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的结果。)指导学生看文中的第二幅插图。小结:作者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有两个原因。但第二个原因是最主要的。认认真真地看说明他不凭想当然,既相信实际,也相信自己的眼睛。老老实实地画就是作者遵照爸爸所叮嘱那样去画。(3)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的根本不像杨桃

7、。)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有几个同学看了作者的画哈哈大笑,(板书:同学哈哈大笑)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4)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又看了作者的画,与这几个同学的态度一样吗他先是怎样做的其中有一个词语,请找出来。(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

8、。)老师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板书:老师审视)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为什么要变呢(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半晌。)(半晌是过了

9、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他是怎样考虑呢(先摸清认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好笑的是哪些同学。)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5)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lsquo;我rsquo;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板书:这几个让轮流看)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

10、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6)继续看幻灯片,剖析老师说的话。老师从学生回答的语气中,已经知道同学们的态度转变了,他抓住这件事因势利导,要启发同学们从中懂得一个道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说下面一番话的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看投影片。默读老师的话。找一找第几句是说应该怎样看别人的画这个意思。并指名读这一句。这句话实际是对哪些同学的批评老师说的话中,哪一句话是对作者绘画态度的肯定找出来读一读。小结:我们把老师说的后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分析,不难看出这是

11、老师借画杨桃这件事告诉学生: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要学会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A.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品味,老师的话始终紧扣画杨桃这件事叙述,是本文的重点。包含着两层意思。前三句为第一层,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为第二层,告诉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怎样做。B.通过对老师说的五句话的学习,我们不仅明白了作者是怎样把一段话写得条理清楚的,而且也明白了它的含义与父亲教诲的相似之处。(有条件的班级,可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实际、生活实际,适当举些例子,以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并把从阅读中得到的收获,练习运用到实践中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