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976473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蒇增值税的理论税负和实际计算公式蚄国家税务总局会定期计算公布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指标,该指标按照行业具体计算,同时兼顾生产和流通环节,所计算出来的数据为行业平均数据,这是具体纳税人税负率比较的依据和基础。蚂各地税务主管机关会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定期计算所管辖范围内具体纳税人的税负率,并用行业平均税负率进行比较。(一)(二)赚税负率的计算过程芾增值税税负评价首先需要计算税负率,我们来认识一下税负计算的公式及其演化,借以了解税负率的计算过程:蟆1.基本公式:蜜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实际入库增值税

2、税款/当期应纳增值税收入*100%薁=毛利率*17*100%2.公式演化:蒲基本公式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但企业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基本公式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影响增值税税款入库的因素,如杂项扣除、上期留抵、进项税转出等。膂因此税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应进行下列转化:聿本期实际纳税=销项-进项妍=本期销项一本期进项-上期留抵+进项转出薄=本期销售收入*17%-本期存货增加*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范=本期销售收入*17%-销售成本一(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17%-杂项抵扣-上期留抵+进项转出蔓=本期销售毛利*17%+(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17%-杂项抵扣-上期

3、留抵+进项转出唐其中:销售成本=本期有票存货增加+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蚆本期有票存货增加=销销成本(期初有票库存-期末有票库存)董杂项抵扣主要指固定资产抵扣、运费抵扣,低值易耗品抵扣,劳保用品抵扣等计入管理费用和销销费用的抵扣事项。当企业的增值税应税收入项目存在不同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时,应分别计算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并将不同税率收入的理论增值税汇总得出一个总的理论增值税,并以此来确定总体的增值税理论税负。衿(二)、增值税的实际税负脱离理论税负上下变动的原因腿增值税的理论税负与企业实际申报表体现的增值税实际税负之间通常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及实际税负与其期初留抵进项、本

4、期进项到位程度及进项税额转出,本期销项多少有关,增值税理论税负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是一个固定值,而实际税负脱离理论税负上下变动通常有如下的原因:蒙1、当企业期初留抵进项与期初存货余额所应包含的进项税额不比对时,会对本期增值税的税负产生影响,如期初留抵进项税额大于期初存货应包含的进项税额,则会降低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其留抵进项有一部分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存货存在,该部分进项税额不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必然占用其他存货销销的销项税额;如期初留抵进项税额小于期初存货应包含的进项税额,如期初存货在本期实现销销,则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期初存货中有一部分没有进项税额,而又因其实现销销而产生销项

5、税额;螂2、上期有较大暂估入库商品,已在上期销售,而进项发票在本期收到并抵扣,则该会计事项会降低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因为本期该部分进项参与抵扣,但却由于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存货存在,从而不产生相应的销项税额;芈3、当本期已销商品,由于未及时取得进项发票而在会计上做暂估入库处理,由于该商品已产生销项税额,因为进项发票未到没有进项税额抵扣发生,故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蛔4、当本期采购之存货未完全实现销售,但其进项已全额抵扣,从帐面上的体现是存货库存越来越大,进项与销项不配比,如进货60吨,销货40吨,其中进货20吨的进项会抵减销货40吨所产生的毛利的销项,会产生零税负或低税负,此时也会降低增值

6、税实际税负率;蒄5、本期销售数额大于与销售数额对应的采购数额,则会提升本期增值税实际税负率,比如进货60吨,但销货80吨,其中多销货之20吨货物会提升增值税实际税负率。材(三)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分析研究要考虑的因素螈所以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分析研究,首先要考虑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其次要考虑期初期末的暂估应付款金额,最后还要考虑企业期初期末的进项留抵数额,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考核应从一个较长的期间进行取数比对,从短期来看,不能单纯以申报税负率高低作为纳税评估的依据,当一个企业在某期的税负率较高,而其帐面毛利率较低时,该企业可能运用成本变动法偷漏增值税,而当期体现的增值税税负高,是因为上述五个方面的因

7、素综合变动造成,并非其遵守税法所致;当一个企业在某期的税负率较低,而其帐面毛利率正常时,则该企业可能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帐面体现的是库存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如其帐面所体现的存货确实存在,那么该企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属于守法经营的企业,如果帐面库存已不存在,有两种情况,一是产成品或库存商品帐多实少,则可能商品已销售因未收到营业款项未及时开发票,二是原材料包装物的帐多实少,则企业可能有虚开进项的嫌疑;如果其帐面库存不大,则应调查企业是否有上期已销售未到发票,税款已在上期缴纳,上期作暂估应付款处理,而进项发票在本期收到并抵扣进项税额从而降低本期增值税税负率。莆在对企业进行增值税税负分析时,要将理论税负

8、与实际税负结合起来考虑,企业当期的实际税负较低时,要分析其理论税负是否到位,同时还要考虑当期是否有固定资产或本篇四所述的相关事项出现。鬟(四)税负率的比较和评价节计算出来两种数据之后,用行业平均税负率与具体纳税人的税负率进行比较。数据比较后会产生三种结果:要么高,要么低,要么跟行业数据相差不大。蓬税务机关会对数据比较结果作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纳税人具体情况和历史纳税数据,即使与行业数据比较差异不大,但与本企业历年纳税数据差异大,也是异常的。滕如果相差较大,或者税负率尽管与行业税负率差异不大但与本企业历史纳税数据差异较大,税负机关也会找纳税人进行评估约谈,并根据商谈结果,确定是否有必要要求纳

9、税人撰写税负率差异分析情况说明。希纳税人所撰写的税负率评估差异说明会被税务机关充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分析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作为纳税征管参考依据。筮(五)税负率评价的应用材税负率评价的结果会作为税收征管的参考资料被税务机关充分使用,税负评价的有关资料会被提交给有关部门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来源。如果税负率存在异常,企业要面对税务人员的评估约谈,要撰写自己的分析报告,这时有些老总,财务人员就慌神了,不知怎么办了,税负差异怎么解释?会不会直接要求补税?肆这些问题该怎么认识呢?莅首先,税负差异是必然的袂税负差异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艿1、行业税负率数据本身的局限性肇目前行业税负率是通过采集全

10、国重点税源户管理系统的数据而来的,只代表了重点大型企业的数据;同时由于采集计算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今年使用去年的数据,因此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募2、各纳税人具体情况的特殊性筮各纳税人在市场的地位、企业经营的规模、产品差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存在天然的税负差异性,这种天然的税负差异性形成了税负率差异的必然性。聿并且,实践中税负差异分析一般按年进行的,对于月度而言,由于经济周期的影响,月度税负率存在着波动性。袅其次税负差异是能够解释的袆会计资料是计算税负的基础,所以就账言账,税负率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换句话说,评价税负高低的一般通过检查会计资料能够找到理由。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税负率计

11、算数据的来源为我们提供的会计资料,我们的会计资料是正确的,所以税负率的计算也是正确的;如果说与同行业数据存在差异,除了上述三种原因之外,我们的会计数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数据计算的正确性。徵税负差异的解释主要落实在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比如经营项目,行业地位,备料备货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税负率计算的公式。蝇值得说明的是,企业的违法手段也影响分析结果。随着金税工程推进,企业抵扣数据均实现了计算机比对,保证了进项税额的准确性,所以税收违法行为主要集中销项税和进项税转出上,一般通过不作收入或延迟作收入、兼营非应税项目或者混合销售未按规定转出等手段少缴或缓交增值税税款。而这些办法不会体现在会计数据上,所以

12、影响税负差异的计算结果。赣最后,税负差异不能直接认定补税肄税负率是对企业增值税纳税情况的总体评价,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经济交易,所以税负率差异不能直接发现企业的税收违法线索,故只能提供稽查参考范围,而不能直接作为补税依据。膀换一种说法,税负率存在差异不能认定企业的未按规定纳税,不能以税负率要求进行补税,必须落实在具体的交易上,必须有相关的资金,合同,凭证等证据来印证。蔓作个比喻,某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为3000元/月,有员工的收入为2500元,该员工不能因自己工资低于本企业平均水平就有权利要求企业补偿自己500元吧,一样的道理,具体情况不同嘛,收入自然存在差异。(六)、税负率分析的意义建分析到这里,

13、企业老总和财务糊涂了:税负评价,究竟该怎样理解呢?究竟有没有作用?感觉象数学游戏。亵首先,纯粹的税负率分析作用并不大。方那么是不是税负率分析一点用处没有呢?税负率的评价结果是无法对企业纳税是否合法、是否需要补税做出直接认定的,因为纳税行为的确定依据是企业具体的经济行为,因此有效的纳税评估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资料,如会计核算资料,合同等进行判断。这里又提到了税负率的计算基础,即会计核算资料。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与否,是判定企业是否正确纳税的重要突破口。螅其次,税负率分析是确定税收稽查范围的重要手段菜税负率分析是确定税收稽查范围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定的模式和分析方法,税务人员可以对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进行

14、初步认定;其次通过分析差异原因,从而对税负差异的背后真实经营情况有一定的判断。范由于评估作用的局限性,税务人员主要采取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增值税税负评价:羁一方面通过对包括会计报表,审计报告等会计报告资料分析。初另一方面税务人员会结合询问,采用倒算的模式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判断,即采用以支定收的模式,例如从不涉及抵扣支出项目出发,包括房租,人员工资,招待费用等,这些项目必须以毛利进行补偿,而毛利直接关系到当期税收,根据此种逻辑倒推出本期应纳增值税额。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纳税人需要正确对待纳税评估的税负评价。应须加强会计核算,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如人为的税负率控制,反而是欲盖弥彰,

15、适得其反。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urdenpers?nlichenfu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e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ddesfinspersonnelles;pasddesfinscommerciales.tojibkoAJiajiioAeakpTOpwenojibsymaisaidyHeHMiac,neaob团hhhaojikheiHcnojib3OBaTbCHbKOMMepnecKHxuejiax.以下无正文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