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9758517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河流专题教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 流 专 题 教 学 案涟源市第一中学 石振欢一、河流与地形的关系(1)河流与等高线地形图:河流与等高线弯曲的关系,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河流与地势高低的关系是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河流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流水速度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流水速度慢,航运条件较好。河流流域的画法一般是沿山脊和鞍部。(2)地貌对河流的影响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等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形成山地型河流、平原型河流 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但易造成水土流失。流经平原区,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水量丰富,易造成洪涝灾害。(3)河流对地貌的影响河流流经山区,

2、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二、河流补给类型及流量、汛期变化特点补给类型径流变化(汛期)影响因素分布地区雨水(最主要形式)夏秋汛,冬春枯水期。(不都在夏季,不都有汛期)径流量随降雨量变化(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我国东部季风区世界(根据各地气候判断)冰川融水夏汛,冬季断流(气温在

3、0C以下)径流量随气温而变化(太阳辐射、气温高低、积雪和冰川储量)我国西北地区积雪融水春汛,夏汛径流量随气温变化(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我国东北地区(主汛为夏汛)湖泊水地下水互补(调节作用:蓄洪、供水)较稳定比较相互水位的高低,一般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长江中游湖泊水与河水互补黄河下游及长江的荆江段河水补给地下水三河流水系特征:水系是流域内具有同一归宿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表述角度一般可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水系特征与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与流向;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

4、四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是发生在河流中的水文特性和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水温、流速等方面。 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秋末+初春),纬度高,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利有带来肥袄的土壤,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与河口三角洲

5、;弊有影响水质,淤塞河道、抬高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不利于航运(修建水库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在库区,下游的含沙量减少。库区水位抬高、淹没耕地、诱发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人类活动,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五河流入海口与海水(1)河流入海口

6、海水盐度较低,部分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河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渔场):陆地淡水的注入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3)河流入海口海水污染情况:咸潮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咸潮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 a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c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d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人为原因:a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b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危害:a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c造成地下水和土壤

7、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的措施:a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b采取调水以淡压咸;c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d节约用水 赤潮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

8、海的海口湾等。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带来危害:a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b 危害人体健康,c 影响海洋旅游业。六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影响河流流向: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影响水系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落差、坡度决定河流流速、支流发育情况。河流上游段,多为地势陡峭的山区,坡陡落差大,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冲刷强,往往河道狭窄,多峡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中游落差与流速减少,冲刷与淤积都不严重,河床多为粗砂;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展宽,多曲流,以淤积为主,河床多细砂或淤泥,一般河网密布,流速

9、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灌溉。影响河流性质:山地型河流,一般河流短促,富水能,航运、灌溉等水利效益低;平原型河流,一般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灌溉价值高;植被条件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植被条件差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大。 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七气候对水文的影响1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外流河多以雨水补给为主;干旱地区的内流河和高纬地区的河流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气温来看,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决定于气温的变化,气温的高低与外流河冰期长短有关,一月均温大于0的亚热带、热带河流无冰期,一

10、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冰期越长。从降水影响来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降雨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大;降水量的多少影响河流水量的大小。 多雨型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随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河流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出现汛期,有时易出现洪涝灾害。 干旱型气候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气温最高的夏季,流量最大,出现汛期。 气温较低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以下,河流出现结冰期。冬季寒冷而漫长的地区,河流冰期较长。 气温较高地区:冬季气温高于0以上,河流没

11、有结冰期。八、人类活动与河流1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2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3城市区位:水源、水运、军事防卫河运起点或终点;干支流交汇处;过河点;河流入海口。4河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冲积平原地区,其

12、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1)灌溉用水: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湿润地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障。 (2)河流携带泥沙在中下游地区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冲积扇等。地势低平,土壤深厚肥沃。 (3)便利的水运5河流与工业 工业沿河分布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1)河流的运输价值 (2)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3)影响具体工业部门的选址: 对水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工厂:水污染工厂(印染厂) 、水厂的布局等。 提供能源(水能):我国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布局(有色冶金工业)。 (4)平坦的地形6河流与旅游业 河流是一种水景,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如: 尼罗河风光、桂林山水、三峡、多瑙河风光、三江并流地区等

13、。一般欣赏要求: (1)坐船或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景。 (2)在较高的亭台楼阁上俯瞰: 黄鹤楼长江7河流与人口分布 河流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往往成为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长江沿岸、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原因分析:工农业发达,城市集中;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历史发展悠久等。8修水库修建水库的综合效益: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旅游、养殖、供水和调水、调节气候等。修建水库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在库区,下游的含沙量减少。库区水位抬高、淹没耕地、诱发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对库区本身的影响:(1)诱

14、发地质灾害岩崩、滑坡、泥石流;(2)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位上升淹没沿岸平原,不利于农业生产;(3)移民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对库区上游的影响:(1)泥沙淤积、危及港口及航运;(2)洪水时回水,扩大洪水的影响河段;(3)水流减慢,河流自净作用减弱,增加环境污染程度;雾日增多,酸雨加重对库区下游的影响:(1)洄游性鱼类的影响;(2)泥沙减少,海岸沉积减慢;(3)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土壤盐渍化;顶托污水9跨流域调水带来的影响以中国的南水北调为例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缓解北方用水紧张的态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改善大气环境的贡献。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利调洪调蓄;弊海水倒灌、地下水质变坏对

15、华北平原的影响:利缓解用水的紧张态势;弊内涝、土壤盐碱化10河运的区位条件分析自然条件:气候、河流(河道宽深、流速平缓、通航里程长、河海联运;汛期长(水深)、流量平稳、含沙量少(少淤)、无冰期(通航时间长)、地形(地势平坦)运输价值: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的需求量大)、多种运输方式联运、水运优势11洪涝灾害的河流案例分析案例成因对策水系气候人为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河床高,只能靠人工筑堤束水夏季多暴雨,河水猛涨在中上游修建水库(治沙和防洪并举)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植树造林退耕还湖海河下游海河上游支流多,呈扇形水系华北地区夏季多暴雨,排水不畅开挖新的入海河道长江中下游流域广,支流多,(荆江河段弯曲,水流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