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966234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设备维修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疗设备维修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设备维修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设备维修制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设备维修制度一、本着以服务临床为宗旨,快速、自修、节约为原则处理医疗设备故障。二、故障设备若在保修期内或已保修,分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厂家工程师并全程跟踪。三、设备维修时,工程师应遵循先外后内、先简后繁的维修原则。四、若遇难故障应申请专家会诊,仍无法修复应联系厂家,严禁盲目蛮干,扩大故障。五、设备维修完毕,应全面检测设备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并填写维修记录。科室送修的设备及时通知科室领取。医疗设备维护及维修管理制度(一)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2二级保养: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

2、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3三级保养: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包括内部除尘、机械部位加油、除锈等。(二)设备维修管理1设备工程部实行值班主任负责制,负责日常维修力量的调配及全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完成。2负责医疗设备的技术验收、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纪录(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使用记录。3维修责任工程师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主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责任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

3、报。维修负责人应及时召开问题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也应及时向上级报告。7维修工程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8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了解设备的使用现状。9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10维修工程人员应及时了解所管设备代理商或维修工程师的变更情况,并及时与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师取得联系,以保证零配件的索取和维修联系。(三)工程技术图纸及档案的管理1严格执行大型医疗设备的验收报告、工程技术图纸

4、、维修日志及联系记录和报废鉴定文件归档制度。2工程文件档案实行集中存放和维修负责人管理的方法。严防档案丢失。3工程部负责人应定期对下属的工程文件档案进行审核。4对最终用户保存的使用手册应严格进行登记确认。(四)保养及维修质量控制1工程部负责人负责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保养周期。2、工程部需定期召开“设备维修技术讨论会”,重点找出维修及保养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弥补。互相学习,提高技能。4工程部负责人应定期地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巡视,充分听取最终用户部门的意见和建议。5工程技术人员下修及保养工作结束后,需详细写明工作过程及维修结论。6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应对所

5、使用的设备发生的故障及时向工程部报,尤其是待用抢救设备。7对抢救设备(呼吸机、心脏除颤器等)实行定期巡检及最终用户确认登记。8工程部执行自行完成的高额维修奖励制度。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流程一、维修申请、申报程序 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使用科室送修。无法送修的应通知医学工程科,分管工程师前往科室修理。二、维修组织程序 分管工程师接到故障设备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于保修期内设备和参加保修的设备,应立即通知厂家进行维修;对于不在维修期内的设备,立即进行自修;疑难故障应申请专家会诊,经会诊仍无法修复的应通知厂家及时进行维修。三、维修报批程序 对检修确诊的需外购零配件的,按规定程序申请购置。对于因等候配件、外送修理等一时无法修复的设备,由分管工程师及时通知使用科室,并做好登记备案。四、检修报告程序 医疗设备检修完毕后,分管工程师会同科室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功能、性能进行全面检测、调试。检验合格后,填写医疗设备维修单并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