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95903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word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数函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指数函数是人教版中职数学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编排在正整数指数、指数的扩充和运算性质之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像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于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通过指数函数的研究,学生需要知道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解析式图像性质,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函数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学段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指数函数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

2、实意义。(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高中对函数、指数的运算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用“描点法”描绘出函数图像的方法已基本掌握,已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学生对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鉴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的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自觉、灵活地应用其性质(单调性、底数变化图像的变化规律、中介值)比较大小。过程与方法:(1).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概括的能力。(2). 从数和

3、形两方面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直观、严谨的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2). 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我们应用函数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研究函数时,图像和性质也就自然成为研究、讨论的重点,另外,本节课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也都渗透在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探究过程中,所以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确定为: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受函数定义的影响,学生在研究函数时往往习惯于去关注当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而当指数函数的底数变化时,自变量也在变化,变量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由一维升到了二维,从解析式来看,学生不易理解当底数变化时图像的变化规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指数函数的底数对图像的影响。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指数函数图像观察当底数变化时图像的变化规律,直观的理解指数函数的底数变化时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比较指数相同时函数值的大小及函数值相等时自变量的大小来加深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二、 说教学方法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并

5、注意加强师生的讨论和交流。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1)提出问题引入概念(2)数形结合感悟规律(3)课堂小结提高认识,三个层次的教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三、说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指数”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四说教学程序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一)

6、.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情景:用电脑展示一个实例:折纸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用时15分钟)教师活动:1.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它们的图像2.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3.板书指数函数的性质。学生活动:1.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图像2.交流、讨论、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像对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系的小 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

7、方法,达到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的目的,然后借助“函数作图器”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像推广到一般情况,学生就会很自然的通过观察图像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时对于底数的讨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三).巩固新知、反馈回授(用时23分钟)教师活动:1.板书例一的第一问和例二;2.图示底数a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学生活动:1.学习解题的规范步骤; 2. 讨论总结底数a变化对图像的影响规律;3.完成例一的后两问和练习;4.扩展视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设计意图:实现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的初步应用,完成 “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力求通过规范的板书养成学生良好地解题习惯,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

8、指数函数性质的理解、实现 会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练习实现教师的再指导和学生的渐进式提高。(四).归纳小结、深化目标(用时1.5分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完成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归纳。学生活动:完成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课内小结。设计意图:教师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化知识与技能目标。(五).布置作业 (用时0.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2.查阅指数函数在贷款利率的计算、化学中半衰期的计算和考古技术中的应用资料。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六).板书设计 考虑到板书在教学过程中

9、发挥的功能,本节课我设计了由三个板块构成的板书,板面分配比例为2:1:1,第一大板块包含了两部分,一是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 质,二是课前准备的小黑板;第二板块书写了例1的第一问和例2;第三板块由学生完成例1的后两问、练习和课堂小结组成。五、说教学效果预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预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至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都能够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但要能够灵活应用其性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由于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还做不到,需要进一步指导并加强练习。最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获得更全面的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和课堂效果的反思,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修订课堂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知识积 累和能力提高。以上是我对指数函数这节课的设计和思考,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