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957946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诊断学在课间实习的应用价值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医学本科教学中,超声诊断学课间实习的上机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为研究上机操作对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水平的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选取2022年9月202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100名作为对照组和2022年9月202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100名作为实验组进行对照实验,并且比照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因此,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在课间实习中采用上机操作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水平。关键词超声诊断

2、学;课间实习;上机操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展,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医学院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为学生提供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习理论知识,打好根底,然后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最终走向医学岗位。然而,在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过程中,旧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开展。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如何让学生更快地学习和掌握影像的根本知识、更快地适应临床需要掌握根本技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间实习中,学生上机操作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一

3、个重要环节。12但是,随着社会物质水平及文化水平的提升,医患关系变得日趋紧张,用患者作为模特进行实习操作导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3因此,医学院校应寻找新的临床实践时机,从而培养操作能力强的超声医师。一、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9月202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10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48名,女生52名,年龄为1922岁,平均年龄为212(13)岁;选取2022年9月2022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学本科学生100名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51名,女生49名,年龄为2022岁,平均年龄为215(12)岁。所选取的200名学生对本教

4、学方法、内容均知情,均自愿参加本教学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研究方法1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进行的常规教学,为大课理论教学,课间实习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以课堂结合标准典型病例图片的方式进行讲解,每节课讲授时间为60分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时间为30分钟。2实验组教学方法实验组同样先进行常规大课理论教学,但在课间实习期间采用学生互为模特的方式,进行上机操作:首先由一名学生作为模特,由带教老师讲解仪器根本操作标准,显示出本堂课所学器官的标准切面进行讲解,时间约为30分钟,然后学生互为模特进行上机操作,时间为60分钟,带教老师在

5、一旁进行观察指导,期间学生有不懂或不标准的切面,由带教老师亲身示范指导教学。3评价方法学习成果评价由教师出卷进行笔试,两组学生用同样的试题,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并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批卷,统计成绩,总分值为100分。学习效果满意度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价,满意度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成果比照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实验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照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三、讨论随着我国科技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开展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考取医学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毕业之后能够快速进入临床工作的学生,是医学院校教师的首要任务。超声诊断学作为临床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随着先进技术的创造研究,能够效劳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如介入性超声、弹性超声、超声造影等检查手段已经进入临床,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超声诊断学能够实时动态观察疾病这一优势,这是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4超声诊断学的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多媒体学习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而是应该从单纯的理论联系到临床实践,从静态的大课知识转化成

7、动手操作动态的观察疾病的形态变化。目前,如何提高医学生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医学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5课间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稳固,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课间实习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变得尤为紧张。6从早期的一般性投诉到现在专业医闹的出现,医患关系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课间实习中,如果用患者作为练习的对象,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手法不当、用力过猛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不适,加之学生操作时间过长、患者对学生产生不信任等问题,很容易导致医患矛盾。学生在有过几次患者拒绝配合的经历之后,也会产生畏惧心理,随之

8、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本研究中用学生作为模特进行操作学习,可防止在患者检查时造成的医患矛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检查过程中学生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也培养了学生奉献和合作共赢的人文主义精神。超声检查是一个实时、动态观察的过程,以解剖学、病理学为根底,以超声诊断为主导,灵活应用相关学科知识,得到正确的诊断。78检查医师兼顾医师诊断和技师操作的双重工作,这与其他影像检查手段截然不同,要求医师在检查过程中对疾病做出诊断。9因此,在教学方面不能单纯地通过阅片来学习超声诊断学。随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不断壮大,超声仪器由前些年的五台机器迅速

9、扩增到现在的三十几台,在完成临床工作之余,还有能够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时机,这给课间实习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能让他们进行大量的病例累积,为他们成为具备熟练掌握操作手法的合格超声医生奠定了根底。本研究采用学生互为模特进行扫查的方式教学,学生可完全配合教学,而且学生根本都是健康人员,可以形成正确的解剖图像,扫查手法也可标准化。在检查过程中,带教老师在一旁进行讲解,包括仪器条件、探头的选择、各个按钮的功能和患者检查前的准备,如检查胆囊需空腹、患者的体位摆放、探头放置部位、扫查顺序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在扫查肾脏时常常找不准位置,带教老师可在一旁手把手指导,纠正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如遇阳性学生,

10、可详细讲解有关此种疾病的超声表现,鉴别诊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种方法与模拟人相比,本钱比较低廉,学生作为模特,可以进行不同体位的扫查,也可让学生配合呼吸来检查一些容易被遮挡的器官。10这个过程更加接近实际的临床工作,学生在这过程中思考什么样的体位检查各个器官,能够更好地与理论结合,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具为载体,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理论课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超声的根本成像原理,与解剖联系起来,为上机操作打下坚实的根底。1112我院的实习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课间实习,即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课间实习,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稳固课堂所学知识;第二阶段

11、为脱产实习,即学生的大课及课间实习均已完成,为了更好适应即将面临的新挑战而进行实习。课间实习给予的时间不多,可以先让带教老师讲解各个器官正常的声像图表现。13比方,超声的根本描述是“回声,而非CT的“密度,在让学生以同学为模特自己动手操作时,将各脏器的标准切面打出。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比方让学生在机器上打出肝脏的“飞鸟症,打出标准图像后再提问“是哪几个血管组成的,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加深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本研究中,对照组课间实习采用多媒体阅片的模式,通过典型的超声图片进行讲解,没有增加动手操作的局部

12、,在最后的结业考试中成绩不如实验组理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的课后满意度调查也不如实验组得分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课间实习增加上机操作局部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满意度。总之,在课间实习进行上机操作,相比于枯燥的多媒体阅片的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在课间实习中掌握脏器的根本切面,了解各脏器的根本回声特点,为疾病的诊断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从而更快更好地融入临床工作,提高工作信心,此种教学方法值得医学院校参考借鉴。参考文献:1刘俊香,王陪陪,孙红艳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2(15):2822832杨锦茹,艾红,魏炜PBL教学法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22(19):117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