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9568307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 以下哪一种情况表明孩子和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依恋类型属于焦虑型?A.对分离没有任何情绪,依恋对象以下哪一种情况表明孩子和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依恋类型属于焦虑型?A.对分离没有任何情绪,依恋对象回到身边,也不喜不悲。B.害怕分离,但是比较容易安抚,等依恋对象回来之后,会非常兴奋地和依恋对象重聚。C.对分离没有特别强烈的情绪,依恋对象回到身边,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高兴。D.害怕分离,不愿意和陌生人在一个房间里,任何人都不能安抚他们的分离情绪;母亲回来之后,又高兴又生气。参考答案:D2.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适应的有( )。 A红适应 B蓝适应 C明适

2、应 D暗适应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适应的有( )。A红适应 B蓝适应 C明适应 D暗适应CD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从亮处到暗处入眼对光的敏感性逐渐提高的现象。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亮处引起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3. 弗洛伊德(S.Freud)在解释性别自认和两性差异时认为,到了( )阶段,儿童的性别角色开始分化,男孩形成恋母情结弗洛伊德(S.Freud)在解释性别自认和两性差异时认为,到了()阶段,儿童的性别角色开始分化,男孩形成恋母情结,女性形成恋父情结A口腔期B肛门期C生殖器期D潜伏期C4. 从众行为的一般特点有( )。 A面对群体压力表现出从众 B从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盲目

3、性 C从众过程中的从众行为的一般特点有( )。A面对群体压力表现出从众B从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盲目性C从众过程中的去个性化D从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目的性ABC从众行为一般特点有:面对群体压力表现出从众。个体出于现实的或者头脑中想象的压力,会调节自身观念与行为,并力图和其他人保持一致。从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在群体压力下,个体会放弃自身的思考,以其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决策的参照,简单地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从众过程中的去个性化。在个体从众过程中,个体不愿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宁可将自己的个性泯灭在群体中,以减少内心冲突,取得心理上的平衡。5. 心理统计中用以表示数据离散趋势的主要指标有:(

4、)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均数心理统计中用以表示数据离散趋势的主要指标有:()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E均数ABCD6.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ICD-10将精神障碍分为几类 ( )A98类B10类C17类D82类ICD-10将精神障碍分为几类 ( )A98类B10类C17类D82类正确答案:B8. ( )是对性的认识和评价。A.性意识B.性身份C.性行为D.性体验参考答案:A9. 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幻想是个人生活中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 B幻想和创造想象都与创造

5、性活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A幻想是个人生活中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B幻想和创造想象都与创造性活动直接相关C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D创造想象中有一定的幻想成分ACD幻想不指向于当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而是指向未来,代表个体的愿望,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10. 有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作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有一种观点认为,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作出冒险决定,是由于决定的责任广泛落到了每个成员身上,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错误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所以群体比个体更大胆。这一对“冒险性转移”的原因的理论解释,被称作()A文化价值论B责任扩散

6、论C去个性化理论D领导者影响论B11. 冲突有三种类型,即:(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对立冲突 E变形冲突冲突有三种类型,即:()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对立冲突E变形冲突ABC12. 同性恋属于( )。A.性偏好障碍B.性取向障碍C.性身份障碍D.性行为障碍参考答案:B13. 一般来说,听觉型学习者比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 下列哪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子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A.权威型的父母B.宽容型的父母C.专制型的父母D.混合型的父母参考答案:B15. 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是指( )。 A焦虑倾向 B反应

7、定势 C应试技巧 D应试动机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是指()。A焦虑倾向B反应定势C应试技巧D应试动机B反应定势亦称反应风格,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16. 弗鲁姆(V.Vrcom)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一种,根据这种理论,激励力量的大小与下列弗鲁姆(V.Vrcom)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一种,根据这种理论,激励力量的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报偿B期望值C动机D目标效值E个人能力BD17.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

8、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 道德动机是指由道德需要所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与道德有关的( )世界观等。A.兴趣B.欲望C.信念D.理想参考答案:ABCD19. 关于库利的镜中我的理论正确的说法是?A、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B、由自我的判断反映的他关于库利的镜中我的理论正确的说法是?A、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B、由自我的判断反映的他人的概念C、由自我的判断反映的自我的概念D、由他人的判断反映的他人的概念正确答案: A20. 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参考答案:A21. ( )是个人道德活动的理性

9、基础,也是个人品德结构的核心。A.道德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动机参考答案:B22. 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 )。A.做什么B.是什么C.为什么D.怎么做参考答案:BC23. 自我服务偏见对于人际关系的培养是有利的。( )自我服务偏见对于人际关系的培养是有利的。( )答案:错误24. 消极的压力则会成为“破坏力”,具有挫伤青少年的自尊,使之沉沦、消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健康成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5.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 A同时对比现象 B相继对比现象 C彩色对比 D感觉适应现象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A同时对比现象B相继对比现象C

10、彩色对比D感觉适应现象AC26. 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7.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对人格特质及智能进行大量因素分析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智力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三个维度去考虑: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主要包括识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主要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与传统的智力结构理论相比,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11、能更好地说明创造性。在“操作”维度上包容“分散思维”为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智力作出了贡献;他还为测量分散思维编制了新的测验,这就为研究人类的创造性提供了工具。他的智力结构理论引导人们去探索新的智力因素。吉尔福特否定智力的普遍因素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受到心理学家的批评。28.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性别差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9. 斯皮尔曼把人的智力分为( )。A.A因素B.S因素C.D因素D.G因素参考答案:BD30. 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资源管理策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1. 在青少年期,( )对青少年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A.小群体B.个

12、人友谊C.朋党D.团伙参考答案:B32. 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 )发展。A.社会认知B.社会性C.个性D.社会行为方式参考答案:BC33. 试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试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1)观察法。即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工具,在教育心理活动的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与研究的方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感知活动,是根据研究目的而进行的。因此,观察前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并应确定观察的范围、形式和方式。观察法比较方便易行,适用于较大的研究范围,对教育过程不会发生干扰。它的不足是只能观

13、察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在科学的发展中,不少研究者都很重视观察法。 (2)调查法。调查法是在教育心理研究过程中,通过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通过对教育心理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在教育心理研究的调查过程中,可以运用观察、测验、谈话、问卷、作品分析等手段来搜集被试有关心理活动的资料。应用调查法,研究者首先必须清楚了解所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目的,从而明确调查所需要的资源和材料。 (3)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育心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

14、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兼具观察法和实验法的长处,因此,自然实验法是教育心理研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在教育心理研究过程中,选定一个有典型意义的个人或一种典型情境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门的细致研究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学校里多适用于非一般情况的学生的心理研究,这类学生如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学习落后儿童或弱智儿童、有缺陷儿童等。 (5)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教育实践中依据心理学理论有目的地整理、抽取和提炼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心理规律的方法。它根据教育实践所得到的事实,分析、综合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