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955392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有趣的食物链说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食物链说课稿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本课在共同的家园这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和思考破坏自然界中食物关系的后果。(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过程与方法:能够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够把具体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3

2、)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4)学情分析及处理方法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二、说方法1、教法启发式谈话、课件直观演示等方法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联系,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断裂造成的后果及人类在其中可能发挥的破坏作用。2、学法以小组观察发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在讨论中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学生

3、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借助课件直观地表达科学概念,使学生能够感受科学的氛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物图片等。五、教学过程一、理解食物链的概念1、(课件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思考在这个成语中反映了哪些科学道理?请同学们尽可能在书中把这幅画画完整。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多媒体):下面这几种动植物之间又存在什么现象?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用简单点的方法来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吃与被吃的现象。)学生讨论后并回答。3、教师

4、小结: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设计意图:连续的两个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了解食物链概念。二、了解食物链的组成1.谈话:看得出,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其实,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你能找出下面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吗?(出示课件。)2、学生小组讨论尝试找出食物链。3、讨论:食物链是从哪一类生物开始,又从哪一类生物结束?生物都需要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能量。那植物如何获取食物?4、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中不同

5、生物起了名字: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消费者,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分解者。(出示课件)5、教师(出示组图片练习):猫、细菌、小麦、树、蘑菇、熊、鹰、水稻)在这些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思考:生产者和消费者在食物链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设计意图:利用直观教学使学生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理解三者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三、认识食物网1、师贴出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种生物哪个是生产者,哪个是消费者?2、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小结。3、师指导画出(教材46页)食物链:先把一条食物链画完整再画第二条;箭头要从食物链的低级指

6、向高级;多条食物链重复的地方只要画一次。4、学生试画食物链,教师巡视指导。5、师:大家找到的这么多条食物链,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角色。 设计意图:学生在会画食物链的基础上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再让学生拿彩笔画食物网,使他们既能分清每一条食物链又能直观看出所构成的食物网,学生画起来就觉得轻松多了。对于教学过程的第个环节,我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知识,理解意义。四、讨论食物链断裂的后果1、师:我

7、是一个老菜农,想要自己种植的青菜获得丰收,就往青菜上喷洒农药,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学生讨论得出:菜青虫死亡)2、师:哪些生物会因为菜青虫的死亡受到影响?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4、提问: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使食物链断了会怎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人类破坏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的思考,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五、拓展应用1、讨论:(出示一条有蛇的事物链)如果一些不法商人大量捕杀蛇类,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我们能为维护良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些什么呢?说说你的看法。2、小结: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和更复杂一些的食物网而相互联系,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

8、动物。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大量使用农药、排放污染都会给良性的食物链造成巨大的破坏。处于食物链最高级的人类,如果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影响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良性循环。3、思考:蝗虫啃食麦苗,大量的蝗虫甚至会给庄稼带来灭顶之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4、小结:懂得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某一链条断开,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要尽我们所能维护良性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这也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安排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 六、作业设计试画出一条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进一步理解食物链,为下一课教学做铺垫

9、让学生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并将思考延伸到了课后。板书设计:有趣的食物链植物果实 老鼠 猫头鹰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设计这样的板书是既让学生形象化的了解什么是食物链及食物链的组成,又能清楚的了解生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在激趣基础上,引起学生的思考,到底这些动植物之间是什么现象?为了证明学生的猜测,整个过程学生既专注又投入,学生的思维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3、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从教学上,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中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虽然本课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开展调查活动时,流于形式,遇到麻烦了没有很好地想办法去解决,遇难而退,使得调查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对学生进行开展调查工作的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单:动 物 名 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