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955156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必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基本概念复习第一单元 长度的测量1、物理学研究 光 、 热 、 力 、 声 、 电 等形形色色 物理现象 的规律和 物质结构 的一门科学。2、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很多 。3、在国际制单位中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符号是 m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 符号是 S 。4、一些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1m= 10 dm 1dm= 10 cm 1cm= 10 mm (2)1km= 1000 m 1mm= 1000 m 1m= 1000 nmm 10 dm 10 cm 10 mm 1000 m 1000 nm5、 毫米 刻度尺的记录结

2、果,若以cm为单位,则应有 两 位小数。6、正确使用刻度尺: (1)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量程 、 零刻度线 和 分度值 . (2)摆放时,零刻度线要对准 被测物体的一端 ,尺的位置要 放正 。 (3)视线要 垂直 刻度线。(4)测量结果既要记录 准确 值,又要记录 估计 值,还要注明 单位 。7、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8、误差 不可以 避免的(可以或不可以)9、减小误差的方法:(1)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2)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3) 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10、一些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h 60 min 60 s 1000 ms 1000 s 1000 ns

3、11、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法:举例 用细棉线测地图中两地间铁路线的长; 用细棉线测硬币的周长等 。 (2)以轮代尺法:举例 用滚轮在跑道上滚动测跑道长;把硬币沿直尺滚动一周测硬币周长。 (3)测多算少法:举例 测出100页纸的总厚度再除以100得一页纸的厚度 。 (4)辅助工具法:举例 用两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测硬币的直径 。12、科学探究的七大要素是: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平估、交流。13、摆的快慢与 质量 和 摆角 无关,只与 摆长 有关。第二单元 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 振动 产生的。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4、2、 真空 不能传声。3、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 340m/s 。4、速度的计算公式:v表示速度,t表示 时间 ,s表示 路程 ,则公式:v = S/t ,t= s/v ,s= v.t .5、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答: 不正确 ,这是因为 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速度慢很多,听声音计时会延误记录起跑的时刻 。6、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 、 液体 、 气体 等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 介质 。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效果是 不同的 。声音在 固体 、 液体 中传播的效果一般比在 气体 的好。7、比较通常情况下声音在下列物体中的声速:固体、液体、气体。

5、 比较: 固体 液体 气体 。8、 声音的强弱 叫声音的响度。响度又叫 音量 ,它的大小由 振幅 决定。 振幅 越大响度也越大。用较大力敲音叉比用较小力敲音叉时的振幅要 大 ,响度要 大 。9、物体振动时,偏离 原来 位置的 最大 距离叫振幅。10、 声音的高低 叫做音调。它的高低由 频率 来决定。振动越 快 ,频率越 高 ,音调越 高 。1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伸出桌面部分越长,它振动越 慢 ,发出的声音音调越 低 。12、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 次数 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 赫兹 ,符号是 Hz 。物体1秒内振动20次,它的振动频率就是 20Hz 13、物体在同样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

6、频率越 高 ,振动越 快 (快或慢),音调越 高 。14、比较:通常情况下儿童、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的音调和响度。音调从高到低分别是: 儿童 、 成年女性 、 成年男性 。响度从大到小分别是: 成年男性 、 成年女性 、 儿童 。15、声音的 品质 叫做音色,又叫 音品 。它是由发声体的 材料 、 结构 以及 发声方式 等决定的。16、乐音的三要素分别是: 音调 、 响度 、 音色 。17、我们能不见到乐器,只听声音就能辨别出是什么乐器,这是根据 音色 来分辨的。18、敲打装有水的杯子。装水越多,敲打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低 。19、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是 20 Hz到 20 000 Hz。低于

7、20 Hz的叫次声,高于 20 000 Hz的叫超声。20、举出几个超声应用的例子: B超检查身体 ; 声呐探测潜艇 ; 超声波粉碎肾结石 ; 超声波清洗 ; 超声波雷达 21、噪声就是使人们感到 厌烦 、有害 身心健康 的声音。目前,主要有 消声 、 吸声 、 隔声 三种方式减少噪声。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过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三种途径。22、举几个减少噪声的事例:汽车排气管上加消音器 ;音乐教室墙壁装吸音材料 ; 公路两旁架设隔音墙 ; 公路两旁植树造林 。23、在声学上,通常用 分贝 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把人耳听见的 最小的 声音的大小定为 0分贝 。分贝的符号是 dB 。第三单

8、元 光现象1、我们平时看见的光 是 (填“是”或“不是”)一种 电磁 波。2、光在 同种均匀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在 真空 中的速度最快,是 3108 m/s。4、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c= 3108 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340 m/s。4、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一些典型事例有:NAOB界面MM(1)日食、月食 (2)影子、手影游戏 (3)小孔成像(如树荫下的圆形太阳光斑) (4)射击 (5)排队是否整齐5、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的物体叫光源。月亮 不是 光源。6、如图:(1)入射光线是 AO ,反射光线是 OB ,法线是 ON 。 (2)入射角是 AON ,反射角是

9、NOB 。 (3)如果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角是 60,反射角是 60。7、光的反射有 镜面 反射和 漫 反射两种。8、黑板反光属于 镜面 反射;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 漫 反射。9、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 的。因此我们 能 相互从平面镜中看到彼此的眼睛。10、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个平面 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的两侧。反向角 等于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向角随之 增大 。11、试分别例举两种看不到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的应用: 电视机遥控器 、 红外线夜视仪 。(2)紫外线的应用: 紫外线灭菌杀毒 、

10、紫外线防伪 。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等距、左右相反、虚像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轴对称 ;13、当人们走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镜中的像的大小 不变 。14、 能用光屏呈现 的像叫做实像; 不能用光屏呈现 的像叫做虚像。15、凸面镜成的像是 正立 的、 缩小 的 虚 像;16、凸面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凹面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17、各举例两个:利用凸面镜的有 汽车后视镜、马路边的反光镜 。 利用凹面镜的有 太阳灶;舞台各种聚光灯。18、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 靠拢 (填“远离”或“靠拢”)法线;反之,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远离 (填“远离”或“靠拢”)法线;巧记

11、:不论光线是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还是光线 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空气中总是 较大 的。(填“较大”或“较小” )19、当光线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的是 0,反射角的是 0,折射角的是 0。OABNN20、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个平面 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虽位于 法线 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折射光路是 可逆 的。21、如图:入射光线是 AO ,折射光线是 OB ,法线是 N N。入射角是 AON ,折射角是 NOB 。图中所示入射角 大于 折射角。(填“大于”或“小于”)22、由于光的 折 射,不论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物

12、体还是潜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都是物体的 虚 像,并且看到的像比实际物体的位置要 高 (填“高”或“低”)。23、如图所示,这是一个 凸 透镜,它对光有 会聚 作用,点F叫做它的 焦点 ,OF这一段距离叫做 焦距 。24、透镜光路作图:凸 透 镜 会聚 凹 透 镜 发散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图示折射光线图示平行主光轴在另一侧过焦点另一侧发散,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焦点在另一侧平行主光轴另一侧平行主光轴过光心传播方向不改变25、凸透镜镜成像规律如下表,请填写完整:物距u像距 v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照相机u =2fv =2f倒立等大实fu2fv2f倒立放大实幻灯机u =

13、f不 成 像uf放大正立虚放大镜七记规律:1焦分 虚实 ,2焦分 大小 ,物近像 远 像变 变大 , 物远像 近 像变 小 由上表可得其它规律:(1)正立的都是 虚 像,虚像都是 正 立的。(2)倒立的都是 实 像,实像都是 倒 立的26、在使用放大镜时,一定要使被放大(被观察)的物体放在离放大镜 小于1倍焦距 的位置。27、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28、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29、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第四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