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955147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杠杆平衡原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杠杆平衡原理选用教材教材名称: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八年级下 ,第 十二 章 第1节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分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第四节杠杆。杠杆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种简单机械,是十二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后面所学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内容包括杠杆、杠杆平衡条件及杠杆的应用,集概念建构、规律探究和物理知识应用于一体,是充分体现物理思想方法的一节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此重点内容,第1课时仅对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学习。学情分析此课程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他们对物理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学习经历,具有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如实验探究,生

2、活举例等。在学习此章节前还接触了许多关于力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力学基础。杠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只要联系实际去教授新的知识,多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将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我所教授的学生的总体成绩较好,基础比较扎实,经过教师的提示后,可以积极思考,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所以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杠杆的定义、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会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问题过程与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科

3、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讨论与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2.领略生活的奇妙与和谐发展,激发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生活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生活规律的艰辛与喜悦。3.应用杠杆的平衡原理,讨论小商贩是如何利用杆秤进行非法盈利的,借此给学生以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杠杆的五要素 2.力臂的画法 3.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1.力臂的画法2.杠杆的平衡条件3.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解题教具、媒体、资源、环境多媒体仪器、跷跷板、玩具狗、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剪刀、筷子、启瓶器和核桃夹等。教与学

4、的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给同学们看几幅对比图片:黄牛耕地和机械耕地;人工纺织和机械纺织;平房和高楼大厦及建筑高楼大厦用的机械2.利用多媒体仪器播放一段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的视频。(机械手)3.过渡语:机械影响着一个国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既然它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但古人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机械杠杆学起。写下板书:13.4 杠杆分析对比图片,体会机械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革。观看视频,体会视频中机械手带来的便捷。了解机械的重性。通过图片对比体现出机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视频调动起学生的

5、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一、生活中的杠杆借助多媒体播放两幅图片,分别为撬重物和跷跷板。向同学们介绍,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例子。二、杠杆1.在PPT上显示两个杠杆的图片,分别为跷跷板和托盘天平。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两幅图片总结出杠杆都有哪些特点。2.将同学们的结论总结为三点:固定点、硬棒、绕固定点转动。通过这三点归纳出: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个硬棒就是杠杆。写板书:一、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个硬棒就是杠杆。3.随学随练1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例子?可能产生疑问,既然生

6、活中杠杆有诸多应用,又怎么分辨什么是杠杆,什么不是呢?分析发言,指出杠杆的特点。认真学习和记忆,并对杠杆的定义进行理解。思考发言,说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例子。全班同学进行判断所举出的例子是否正确。(如:筷子、剪子、钳子等)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对新知识减少陌生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明确知识点,以便于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学生对杠杆的定义的理解,让全班同学进行判断,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以调动全班同学。三、杠杆的重要概念1.心灵手巧:同学们可不以用自己的文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杠杆呢?2.让学生体验杠杆的工作过程。3.结合学生制

7、作的简易杠杆,画出简图。(写板书:二、重要概念)介绍杠杆的支点。4.随学随练2找支点:让学生找出剪子、核桃夹、筷子、启瓶器的支点。5.分别介绍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力臂的画法,并强调力臂画法的注意事项。6.随学随练3画一画:PPT上给出跷跷板、起钉器、小推车的图片。让同学们画出它们工作时的力臂(教师走入学生中看学生的练习情况)。7.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并对其进行讲解。写板书:五要素8.我是小小科学家: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你能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吗?(课后思考)四、问题讨论“齐心协力”提出三个问题:1杠杆一定是直的吗?2若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

8、,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3力臂一定不在杠杆上吗?让同学们进行六人一组的分组讨论。五、杠杆的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学习法)1.自制一个简易的跷跷板,两个大小不一的玩具狗。提问:这两个玩具狗可以使跷跷板平衡吗?2.请一位认为跷跷板可以达到平衡的学生上台做实验。(实验现象:跷跷板达到了平衡状态)3.提出问题:影响杠杆平衡条件的可能有哪些因素呢?杠杆平衡的可能条件是什么呢?4.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猜想假设、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制定数据表格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可能如此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实 验次 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23实验器材:钩码(0.5N/个),杠杆,弹

9、簧测力计。操作过程: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将数量不同的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固定左侧钩码的位置,调整右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记录砝码的个数和所在位置。同理,改变钩码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或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边的钩码进行实验。5.随学随练4看图说话:PPT上显示故事图片,让学生对图片的内容进行解释。 6.提问:小商贩是如何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对杆秤进行改造谋取不法之财的?7.通过学生分析,对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上的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圆珠笔固定在桌面上,将尺子放在圆珠笔上,放上橡皮施加力,组成一个简单的杠杆。通过自制的杠杆体验和观察杠杆的工作

10、过程。在实物上指出支点,其他同学进行判断,不同意见可以发言进行纠正。认真听教师的讲授和教师提出的注意事项。在草纸上做练习,并以举手发言的形式与同学进行答案的交流。认真听讲,记忆杠杆的五要素都有哪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进行思考,再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组讨论后请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说出本组的答案。答案出现分歧,小组间可进行辩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到达平衡。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以验证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根据杠杆的五要素猜想,影响杠杆平衡条件可能有: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并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假设。依据猜想,选择实验仪器;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制定

11、数据表格,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 L1=F2 L2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图片上的内容,将自己的想法以举手发言的形式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利用杠杆原理解分析所提问题。通过“心灵手巧”这个环节及其相应的练习,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杠杆,锻炼学生地动手能力及判断能力。“随学随练”巩固学生对力臂画法的掌握,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强调注意事项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帮助学生即时的将重点及难点的内容加以巩固。突出教学重点。把学生比作科学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解题,学以致用,从物理走向生活。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问题的解答,使学

12、生对杠杆的了解得以升华。用趣味实验提出问题,引入探究实验:杠杆平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是分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对意识。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突破教学难点。随学随练,让学生及时的用学习过的知识解答问题,是对知识点的巩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以致用,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通过商贩利用物理知识进行非法获利,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三维教学目标的体现。小结巩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和练习题以一人回答多人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13、主要内容:杠杆的定义,五要素,平衡条件及应用)根据板书和练习题进行本节小结,并积极的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强调知识点,使学生养成自己总结知识点的习惯。布置作业1.在家里找两个利用杠杆原理的生活实例,找出杠杆的支点,画出在使用时的动力、阻力以及动力臂和阻力臂。2.指甲刀是由几个杠杆组成的?3.思考杠杆是怎么让我们变成“大力士”的。(选作)1.巩固课堂知识。2.扩展学生的知识。3.为下节课做铺垫。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二、类比分析同一课题教案的对比分析对比项目本教案对比教案A对比教案B对比教案C对比教案D教学目标将杠杆力臂的画法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作为本课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学目标。在领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后,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但忽略了对学生概括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教案中虽然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是并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