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9550831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 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二、适用范围:公司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三、防治方针:职业

2、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四、职业病危害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行业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使用内燃机和燃烧器,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3、有机

3、溶剂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5、生产性躁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躁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躁声

4、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躁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五、防护措施:(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

5、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二)个人防护措施: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3、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4、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

6、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5、进行躁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躁声作业的时间。6、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7、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三)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除尘措施 1)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拆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两个

7、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保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2)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多用砼搅拌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砼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除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静电分离技术之一

8、,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中的尘粒,通过管道输送到绝缘金属筒仓内,仓内装有高压电晕电极,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尘粒荷电后贴附在尘源上,尘粒在电场力(包括风力)和自重力作用下,迅速返回尘源,从而达到抑制、回收的目的。 2、木屑除尘措施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续料仓内。3、金属除尘措施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同时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道、主管道,将含金属粉尖的空气输送到室外。(四)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采取的措施 1)加强管理。

9、要搞好防毒工作。 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2、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 1)改革工艺; 2)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3)加强设备的密闭化; 4)加强通风。 3、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2)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4、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中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0.03mg/m3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1)消除或减少铅毒发生源。 2)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3)加强个人防护及个

10、人卫生。 5、防止锰毒的技术防护措施 1)加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 2)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3)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现场吸烟、喝水、进食。 6、预防苯中毒的措施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的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为 100mg/m3)。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1) 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2) 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3) 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4) 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11、5) 通风不良的地下室、防水池等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等作业,必须根据现场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物质抽出室外,以防止发生苯中毒。(6) 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7) 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五)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焊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六)防止

12、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各建筑、安装企业应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2、控制噪声的传播: (1)合理布局; (2)应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消声、吸声、隔声、隔声、隔振、阴尼(3)做好个人防护。如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4)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七)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效果均较好。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

13、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八)防暑降温措施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是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执季节医务人员要到现场检查,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六、安全检查措施:1、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

14、项工作。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职业病防治安全管理方案项目(基地名称) 项目部需要控制风险职业病防治目标/指标职业病预防控制率100%责 任 人安全员:实施人施工员:编 制 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批准人项目经理:实现期限1、长期控制2、 年 月 日(项目开工)时起至 年 月 日(竣工交付)时止实施措施:1、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是完成目标/指标的第一责任人。2、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

15、治理。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职工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4、安全员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5、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项目部应指定专人负责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6、项目部安全员应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7、项目部安全员应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公司操作规程,指导职业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8、项目经理应按排经常性接触有职业病危害工作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一次体检。9、如项目部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项目部经理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公司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汇报。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10、本方案制订、审批、职业落实、资源需求必须在开工准备期内完成。编制:宋慧军 审核:周丹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