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952852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说明方法复习育源冯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题解析(一)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兴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位置。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

2、人等等。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 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 在手机的无线定位系统

3、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再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手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 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到达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问,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 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这样,通过测量接收

4、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来定位的原理。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 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如果定住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

5、混合定位技术。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服务。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位,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 (选自百科知识)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段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3分) 5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词“至少”为什么不能去掉? (辽宁沈阳市中考题)参考答案 1.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如何用手机来定位) 2.逻辑顺序

6、3.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无线定位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4.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 5因为“至少”一词准确地说明了通过测量入射角度定位所须的必要条件,去掉后就变成了唯一条件,表意不准确。思路点拨第3题辨识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及其表达作用”的能力。可在弄清说明文几种常用说明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判别,并根据上下文意来理解其作用。此题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是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去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的说明方法。苏州园林一文在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时,就举出了“阶砌旁边栽几丛

7、 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著我木香”,“如果开窗正对 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尺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三个例 子,使说明真切、具体。(二)雾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

8、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着陆,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既然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9、? 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颗粒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撒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察,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现场下风方1. 2千米处开始降

10、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效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选文有改动) (16分)1. 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着( )陆 缓( )慢 2. 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样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答:3. 文章第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答: 4. 文章第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 (3分)答: 5. 文章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答: 6. 文章第段所举的陕西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哪种方法? (2分) 答: 参考答案1. zhu hun 2.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

11、容纳,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悬浮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3.不能去掉。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意思对即可)4. 文章第段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雾对交通的影响,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5.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意思对即可)6.吸湿法。 思路点拨第5题辨识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句及其表达作用”的能力。可在弄清说明文几种常用说明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判别,并根据上下文意来理解其作用。此题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性

12、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的说明方法。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在介绍风沙进攻的情况时,根据其进攻的主要方式分为两类:“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然后分别具体地加以说明,使人们对风沙的进攻方式有确切的了解。(三)怀念地球(13分) 环球科学网站刊登的气候变化将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让我颇为震han( )。这篇文章讲述了澳大利亚某地遭遇罕见的旱灾后,当地人患上了一种奇特的心理疾病:身在家乡,却思念家乡。“当人们看见田里的植物相继死去,鸟儿大规模朝外地迁xi( ),花园里满是干枯的小草和树叶,他们会认为,这里根本不是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而且,患病的不

13、仅仅是澳大利亚人,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开始忧心忡忡:人们开始担心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不得不为了洁净的饮用水而发动战争;担心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各种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 (a)被誉为海洋游泳健将、能够横渡大西洋的蓝鳍金枪鱼,曾经是渔人们最尊敬的对手,因为是生鱼片和寿司的最佳原料,身价也水涨船高,乃至在日本市场上,创下了一条蓝鳍金枪鱼售价14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它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渔船疯狂捕杀的对象。于是,在日本料理店大快朵颐的人们,为这种美丽而凶悍的海洋鱼类奏响了挽歌。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白鳍豚。2006年底,来自中、美、德

14、等六个国家的30多名科学家,组成了长江淡水豚类考察队,沿着长江中下游乘船考察。但这次历时30天,总行程3,400千米的行动,却带来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鳍豚“实际上已经灭绝”。(b) (c)联合国在2005年公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持续恶化,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都难以为继。(d)“进化出一个物种,至少需要200万年。而灭绝它,却只需要几十年,甚至几年。”这样的叹息,和上面的事例、数据一样,我们似乎早已耳熟能详,也不断为改善这种局面而努力。 但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而

15、且事态往往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太空成为新的军事制高点。美国政府第一个打破各国间反对太空武器化的默契,很可能引发太空军备竞赛。而这种局面一旦出现,太空中将充斥着各种碎片,所有的卫星、宇宙飞船等都无法正常运行,太空将成为真正的禁飞区。而太空战争对地球的打击,也将是毁灭性的。或许这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仍不得不说,如果放任事态发展,未来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地球和面目全非的太空。感谢今年年初在挪威建成的“植物界诺亚方舟”作物种子储藏库,将来,或许我们还能吃着一些熟悉的食物,站在地球上,怀念地球就如我们现在不断回忆和怀念儿时的故乡一样。1根据注音,填写汉字。(2分)震han( ) 迁xi( )2“蓝鳍金枪鱼和白鳍豚不过是处于危险中的地球生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