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952475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撰写人:_日 期:_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危险源(点)的确定与分级1、危险源(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区域内潜伏着较大危险性的岗位、场所,这些地方事故频率高,会导致人身伤亡、火灾爆炸或设备机械损坏等事故,是安全生产重点控制管理部位。2、对危险源(点)要根据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按照危险程度对危险源(点)分等级实施重点控制管理。一级危险源(点):事故发生频率高,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等。二级危险源(点):事故发生频率较高或容易导致重伤、残废、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场所等。三级危险源(点):不会导致重伤以上的

2、事故、重大设备、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但事故较常发生或有较大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岗位、场所等。四级危险源(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岗位、场所等。对危险源(点),单位根据生产特点、工艺流程、设备状况,分别进行定级、设标、建档、控制。二、危险源(点)的管理1、危险源(点)的划定依据(1)有爆炸、发生火灾危险场所;(2)有灼烫危险场所;(3)有坍塌、压埋、坠落危险场所;(4)有触电伤害危险场所;(5)有腐蚀、放射、中毒、窒息危险场所;(6)有落物、崩溅伤人场所;(7)有被机具绞、碾、挂、割、压、刮、挤、撞等危险场所;(8)有被物体碰、夹场所;(9)有被绊倒危险场所;(10)其它容易

3、致人受到伤害场所。2、危险源(点)的控制要求(1)存在三级以上危险源(点)的单位应列出潜在危险因素和可能造成的事故,制定预防对策措施。(2)危险源(点)具体责任人,是该点作业的操作者及班组长、班组安全员。(3)各级危险源(点)所属班组和责任人,应按管理标准要求,进行日常检查,保障安全生产。(4)单位对一、二级危险源(点)作业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5)各级危险源(点),由规定的检查单位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3、危险源(点)的申报危险源(点)由各有关单位确定分级、逐级落实管理。危险源(点)潜在危险程度增加或减轻时,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申报变更等级。同时由单位改变该危险源

4、(点)的管理措施。由于工艺的改变,新增作业机械、设备、岗位,出现新的危险源(点),各单位应及时确定,按规定列入控制。(三)危险源(点)检查与控制一级危险源(点)由单位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定期检查和评价。直属、基层单位、班组要逐级落实管理措施和责任人。二级危险源(点)由直属单位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及安全员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基层单位、班组要逐级落实管理措施和责任人。三级危险源(点)由危险源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及专(兼)职安全员组织经常性检查和评价。单位上级安全员进行抽查,班组要落实管理措施和责任人。四级危险源(点)以班组为核心,班组长负责控制检查。基层单位主管领导应经常进行检查。班组要针对岗位上所有的危险源(点)每天每班进行岗位检查。(四)危险源(点)整改与考核1、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源(点),可责令停产整改。2、对危险源(点)管理不善,防范措施不利,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按责任大小予以处罚和考核。3、危险源(点)的检查与控制,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措施。4、严格检查与考核,对不认真开展检查与控制的或未落实管理造成后果的,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给予从严处罚。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