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952470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124-99第1章 总 则第1.0.1条 为提高殡仪馆的建筑设计质量,创造良好的殡仪活动条件,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等要求,制定本规范。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镇殡仪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第1.0.3条 殡仪馆的建筑设计应以当地丧葬习俗为前提,并保证有安静肃穆的活动空间。第1.0.4条 殡仪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2章 术 语第2.0.1条 殡仪馆funeral parlor提供遗体处置、火化、悼念和骨灰寄存等部分或全部

2、殡仪服务活动的场所。第2.0.2条 业务区divison for business洽谈并办理丧葬事宜的区域。第2.0.3条 殡仪区divsion for funeral service进行遗体处置及举行悼念活动的区域。第2.0.4条 遗体处置disposal of corpse葬前对遗体进行清洗、消毒、防腐、整容、整形、解剖、冷藏等处理的统称。第2.0.5条 悼念厅mourning hall举行告别仪式或追悼会的场所。第2.0.6条 火化间crematory house火化遗体的专用房间第2.0.7条 骨灰寄存区division for depositing ashes of the dead

3、寄存骨灰并提供有关服务的区域。第2.0.8条 祭悼场所place for mourning殡仪馆内祭悼逝者的场所。第2.0.9条 殡仪车hearse运送遗体的专用车辆。 第3章 选 址第3.0.1条 殡仪馆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土地使用原则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第3.0.2条 设有火化间的殡仪馆宜建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应有利于排水和空气扩散。第3.0.3条 殡仪馆应选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第3.0.4条 殡仪馆在选址时应留有发展余地。第4章 总平面设计4.1 总平面布局第4.1.1条 总平面布局应根据功能分设业务区、殡仪区、火化区、骨灰寄存区、行政办公区和停车场等。第4.1

4、.2条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以殡仪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2.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车辆和人员的分流有序。3.殡仪区与火化区相邻设置,并设廊道连通。4.骨灰寄存区内宜设置祭悼场所。5.行政办公用房朝向良好。6.有改扩建余地和绿化用地,绿化率不应小于35%。7.有集中处理垃圾的场地。8.应设置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厕所。室外公共厕所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的规定。第4.1.3条 殡仪馆不应少于2个出入通道,其中1个专供殡仪车通行。第4.1.4条 停车场设计除宜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等有

5、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做好交通组织。2.在停车场出入最方便的地段,应设残疾人的停车车位并设醒目的“无障碍标志”。3.内部车辆应单独设置停车场。第4.1.5条 殡仪馆入口附近宜设馆前广场。4.2 室外环境设计第4.2.1条 室外环境设计应包括公共活动场地、道路和绿化等设计。第4.2.2条 室外环境设计宜根据用地的自然条件,结合各功能区的特点,对景观、植物配置及山石水面等作出综合设计。第4.2.3条 道路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和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方便、安全的方案,并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第4.2.4条 各功能区均应设置醒目标志。第5章 建筑设计5.1 一般规定第5.1.1条 殡仪馆建

6、筑设计应根据规模和功能,配置业务、殡仪、火化、骨灰寄存、办公和辅助用房。第5.1.2条 各类用房应按殡仪流程布局,做到功能明确、流程便捷。第5.1.3条 有供暖和中央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第5.1.4条 各用房采光标准 表5.1.4 房间名称窗地面积比Aw/Af房间名称窗地面积比Aw/Af骨灰寄存用房1/6火化间1/7悼念厅1/7遗体处置用房1/6注:Aw为直接采光的侧窗采光口面积,Af为地板面积。第5.1.5条 殡仪馆内各用房应有自然通风,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各用房地面面积的1/20。 第5.1.6条 遗体处置用房、火化间和骨灰寄存用房等宜分别设置竖向通风道及与其配套的排风装置。 5.2

7、业务区用房第5.2.1条 业务区用房通常由业务、丧葬用品销售、挽联书写和洗手间等房间组成。第5.2.2条 业务厅宜设置咨询处、业务洽谈处、收款处和休息处,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业务厅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80m22.业务厅内各业务洽谈处或业务洽谈间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8m2。3.休息处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m2。4.为办公自动化预留条件。5.有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第5.2.3条 丧葬用品销售处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0m2。 5.3 殡仪区用房第5.3.1条 殡仪区用房应根据殡仪馆的使用要求和丧葬习俗设置,并宜包括悼念厅、音响室、休息室、遗体接收间、遗体处置用房、更衣室、殡仪车库和洗手间等。第5.3

8、.2条 悼念厅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悼念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2m22.悼念厅的出入口应设方便轮椅通行的坡道。3.悼念厅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第5.3.3条 音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第5.3.4条 遗体接收间的最小边长不应小于4.0m,其入口处应设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和雨棚。第5.3.5条 遗体运送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0m。第5.3.6条 遗体处置用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功能用房内应设通风口。2.各功能用房的门宽度不应小于1.4m,且不应设门槛。3.各功能用房宜设准备间。4.冷藏室应根据冷藏设备的规格、冷藏量和操作空间进行设计。5.消毒室、防腐室和整容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宜小于1

9、8m26.防腐室、整容室与冷藏室宜设内门相通第5.3.7条 殡仪馆如需单独设置解剖室时,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0m2第5.3.8条 汽车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的有关规定,殡仪车库与其他车库应分开设置。5.4 火化区用房第5.4.1条 火化区用房应包括遗体停放间、火化间、火化工休息室、更衣室、配电室、风机室、工具室、骨灰整理室、取灰室和洗手间等。第5.4.2条 火化间的平面布置应按火化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分前后厅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1.前厅净宽不宜小于8.0m。2.后厅净宽不宜小于7.0m。3.火化机与侧墙净距不宜小于1.5m。4.火化间净高不应低于7.0m。5

10、.烟道应按照火化设备的要求进行设计,并应采取防水措施。6.烟囱的断面内壁应保证排烟通畅,并应防止产生阻滞、涡流、串烟、漏气和倒灌现象。第5.4.3条 风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火化设备要求确定。第5.4.4条 遗体停放间使用面积应按每具遗体占地2.5m2确定。宜有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第5.4.5条 骨灰整理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8m2。 5.5 骨灰寄存区用房第5.5.1条 骨灰寄存区用房应包括骨灰寄存用房、管理人员办公用房和洗手间等。第5.5.2条 骨灰寄存用房应根据骨灰寄存容量、骨灰寄存架的材质及排列方式等确定。第5.5.3条 骨灰寄存架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第5.5.4条 骨灰寄存室的

11、净高不宜低于3.3m。第5.5.5条 管理人员办公用房应设在骨灰寄存区的入口处,并为自动化办公提供条件。第5.5.6条 骨灰寄存用房应有通风换气设施第6章 防护6.1 卫生防护第6.1.1条 殡仪区中的遗体停放、消毒、防腐、整容、解剖和更衣等用房均应进行卫生防护。第6.1.2条 遗体处置用房、火化间与其他建筑之间应设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内宜绿化。第6.1.3条 消毒室、防腐室、整容室和解剖室应单独为工作人员设自动消毒装置。第6.1.4条 遗体消毒、防腐、整容、解剖各用房内的洗池和操作台应阻燃、耐腐蚀、易冲洗。第6.1.5条 火化间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

12、GB13801)中有关规定。第6.1.6条 火化机的引风机和鼓风机等应选择低噪声设备,并应设消声减振装置,风机室的四壁和顶棚应作吸声处理。第6.1.7条 火化区内应设置集中处理火化间废弃物的专用设施。第6.1.8条 遗体处置用房、火化间的内墙面、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洗。第6.1.9条 各用房内最大允许噪声级(dB) 表6.1.9 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休息室50悼念厅55业务办公室50第6.1.10条 悼念厅隔墙和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为:计权隔声量不应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 第6.1.11条 业务厅及馆内走廊的顶棚应作吸

13、声处理。顶棚的吸声系数宜为0.30.4。第6.1.12条 火化间的允许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燃油式火化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方法(GB13801)的有关规定。6.2 骨灰寄存防护第6.2.1条 骨灰寄存防护应包括外围结构防水、隔热,室内温度控制,骨灰盒防潮、防直射光照、防尘、防虫、防鼠、防盗等。第6.2.2条 骨灰寄存室内应防止地面返潮。第6.2.3条 骨灰寄存室地面应坚实耐磨,墙面和顶棚应表面光洁。其窗扇应采取防尘和密闭措施。第6.2.4条 骨灰寄存室地面应坚实耐磨,墙面和顶棚应表面光洁其窗扇应采取防尘和密闭措施。第6.2.5条 骨灰寄存区中的祭悼场所应设封闭的废弃物堆放装置。 第7章 防

14、火设计7.1 一般规定第7.1.1条 殡仪馆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第7.1.2条 殡仪馆建筑的防火分区应依据建筑功能合理划分。第7.1.3条 悼念用房应设消防水龙、水喉等设施。第7.1.4条 殡仪馆内建筑灭火器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第7.1.5条 殡仪区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数目应按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设置,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最大距离不宜超过20.0m。第7.1.6条 悼念厅楼梯和走道的疏散总宽度应分别按每百人不少于0.65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宜小于1.8m。第7.1.7条 悼念厅的疏散内门

15、和疏散外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并不应设置门槛和踏步。第7.1.8条 室外应设消火栓灭火系统。第7.1.9条 殡仪馆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7.2 骨灰寄存区第7.2.1条 骨灰寄存用房的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中的储存物品类型丙类第2项划分。第7.2.2条 骨灰寄存用房不得采用水灭火设施,应按规模在明显位置设气体或干粉灭火设施,并设火灾探测器。第7.2.3条 骨灰寄存用房的防火分区隔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800m2;当建筑高度在24.0m以下时,每层不应大于500m2 ;当建筑高度大于24.0m时,每层不应大于300m2。第7.2.4条 骨灰寄存室与毗邻的其他用房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第7.2.5条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其中1个出口应直通室外。第7.2.6条 骨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