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952470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精细化工专业的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2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3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设计和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实习时间 2012年5月29日三、实习地点 息烽县黑神庙四、实习单位开磷集团五、实习主要内容日前,开磷集团完成合成氨优化节能技改工程,实现了废水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气减排目标,年节能达8.9万吨标准煤,节约原料煤6万余吨标准煤,循环利用废水3570万立方米。近年来,开磷集团针对固定床煤化工装置工艺落后的情况,组织实施了合成氨

2、系统优化节能技改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完善工艺设施、环保设施,调整产品产能和结构,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气减排目标,提高了合成氨生产能力和装置运行效率,全年节能达8.9万吨标准煤,节约原料煤6.07万吨标准煤,循环利用废水3570万立方米,从根本上改善了剑化公司生产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特别是通过实施白煤降耗攻关,对煤气炉进行系统性技改,该集团月度吨氨白煤消耗降到1.72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成功对9#锅炉实施改烧合成弛放气、脱碳放空气和造气吹风气的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废气及余热,吨氨燃煤消耗基本控制在0.70.9吨之间,日节约燃煤近70吨,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了节能与环

3、保的双赢。合成氨主要用作化肥、冷冻剂和化工原料 1、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未反应物经三段分解、三段吸收,流程较长,分解消耗热能较多;分解器冷凝温度低,在吸收冷凝循环中放出的热能都需要用冷却水带走,未能得到利用,只有一段分解气的少量热量用于一段蒸发,能耗高。2、改良C法采用较高的合成压力和温度,并取较高的氨碳比和较低的水碳比,转化率高,降低了分解循环吸收的负荷。但热回收利用不高,总能量消耗低于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3、UTI热循环法采用等温合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高,减少了循环甲铵量和下游设备尺寸。原料二氧化碳有40%进入中压系统,节省压缩耗能。另外采用工艺物料之间互相换热,除第一分解器使用外供蒸汽

4、外,其它不借助中间蒸汽,所以热能充分利用。 生产方法 生产合成氨的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或焦炭)等。 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

5、,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的洗涤剂。 煤(焦炭)制氨。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合成氨的生成过程基本上可分为 3 个步骤: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氨的合成。利用固体燃料(焦炭或煤)的燃烧将水蒸气分解,将空气中的氧与焦炭或煤反应而制得氮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气体混合物。气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有: C + H2O(g) = CO + H2 H= 131.39 kJ/mol C + 2H2O(g) = CO2 + 2H2 H= 90.20 kJ/mol将净化后的氢、氮混合气经压缩后,在铁催化剂与高温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式为

6、3H2 + N2 = NH3尿素合成过程包括:在过量氨存在下,用氨和二氧化碳作初始原料合成尿素;由此生成的尿素合成液,在高压下,使用二氧化碳或氨作汽提剂,进行汽提,并且在比上述高压低的压力下,使得到的尿素合成液至少经一步分解和分离未转化物的操作,目的是为了分离过量氨和由氨基甲酸铵分解产生的氨和二氧化碳,该氨基甲酸铵没有从合成液中转化成尿素;以上生成的氨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用溶剂吸水或冷凝;然后将所得到的溶液或冷凝液再循环用于尿素合成工序。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 解放前我国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合成氨厂,解放后合成氨工业有了迅速发展。1949年全国氮肥产量仅0.6万吨,而1982年达到1021.9

7、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一批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设备。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上海吴泾化工厂也是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以天然气、石油、炼油气等为原料,生产中能量损耗低、产量高,技术和设备都很先进。 5.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 目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的研究。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这两种含过渡金属的蛋白质组合而成。铁蛋白主要起着电子传递输送的作用,而含二个钼原子和二三十个铁和硫原子的钼铁蛋白是络合N2或其他反应物(底物)分子,并进行反应的活性中心所在之处。关于活性中心的结构有多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从

8、各种底物结合物活化和还原加氢试验来看,含双钼核的活性中心较为合理。我国有两个研究组于19731974年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含钼铁的三核、四核活性中心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固氮酶的一系列性能,但其结构细节还有待根据新的实验结果精确化。 国际上有关的研究成果认为,温和条件下的固氮作用一般包含以下三个环节: 络合过程。它是用某些过渡金属的有机络合物去络合N2,使它的化学键削弱;还原过程。它是用化学还原剂或其他还原方法输送电子给被络合的N2,来拆开N2中的NN键;加氢过程。它是提供H+来和负价的N结合,生成NH3。 目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工作的一个主要困难是,N2络合了但基本上没有活化,或络合活化了,但活

9、化得很不够。所以,稳定的双氮基络合物一般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剂的作用只能析出N2,从不稳定的双氮络合物还原制出的NH3的量相当微少。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以便找出突破的途径。 固氮酶的生物化学和化学模拟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这必将有力地推动络合催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寻找催化效率高的合成氨催化剂,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六、实习总结和体会在此次认识实习报告的攥写过程中,翻阅了很多关于化工工艺流程方面的资料,了解到了很多关于精细化工专业的相关信息,使我对我们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实习报告写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对化工行业的初步感性的认识,知道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艺流程,并且对其中单元操作与泵的选用进

10、行了分析,在此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是在学习过程中第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发现在工艺流程中没有一个设备的选用是完美的,因为课本中的理想状态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所有的设备有利必有弊,所以在此我也初步学会了对工业设备选择的利弊衡量与分析,尤其体现在对泵的选择上。另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知道了节能减排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而能做到节能减排需要的就是科学技术与创新精神,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也是被认可的节能技术是美国尿素技术公司开发的技术。我想在使用他们技术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产权使用费用,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善于思考与研究,发现一个更加节约能耗的工艺流程。在写认识实习报告的这一周里,有很多空闲的时间让我去查阅资料,所以每一次查阅的资料都是断断续续的夹在空闲时间里,所以在最后的整理与选择中更显有些慌乱。但是感觉这段时间过得还是很充实与有意义的,因为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一篇较完整的实习报告。更多的是对工业生产中的了解与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了学工科课程的学习思维,我相信这些收获是在没有经过辗转的思考与权衡下得不来的。所以这些天的努力我想是非常值得的。在本次的认识实习过程中我要由衷的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认识学习的机会,使我们将理论和实际结合,使我们学到了丰富多彩的化工原理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