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52449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开展特别是提速列车安全的需要,进一步标准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做到运输、施工统筹兼顾,确保行车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营业线施工必须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 1.营业线施工系指动用营业线设备及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主要包括:增建复线、新线引入、技术改造、电气化工程、穿跨营业线的建筑物施工、邻近营业线爆破、在线路隐蔽工程 (含通信、信号电缆经路)上作业、影响路基稳定的各种施工;自动闭塞、电气集中、线路大中修,路基、桥隧大修,使用大型养路机械进展的线路作业;其它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的线路、路基、桥梁、隧道、通信、信

2、号、房建、牵引供电接触网、电力贯穿线的维修,材料、机具在线路上搬运,在线路上卸碴等作业。 2.营业线施工必须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行车组织、设备管理等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管理到位。 施工有关各单位要结实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制定施工方案,建设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千方百计减少对行车的影响,确保行车安全。 建设单位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确保行车安全的主导作用,在下达设计任务、

3、工程招投标、审批施工方案、工程经理和有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法制教育、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日常监视检查、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上,要做好确保行车安全的组织协调和监视检查工作。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必须明确定出施工期间营业线的行车安全条件,施工影响范围内各种行车设备的状况,对所涉及的行车设备的防护措施,为确保行车安全必须采取的施工工艺和采用的材料。 施工单位是施工安全的主体,承担施工安全的主体责任。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建设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制,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和责任,严格责任追究,确保行车安全。 监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理合同,监视施工单位按设计标准和有关标准、规

4、定施工,及时防范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因施工质量不良给行车安全留下的隐患。 行车组织部门要积极做好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一般施工要根据施工方案及安全卡控措施,对运输影响较大的施工还要运用“两图一表(施工方案示意图、施工作业流程方案图、安全关键卡控表)完善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施工天窗和封锁、慢行方案,为施工创造条件。 设备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监视检查,确保营业线设备完好和行车安全。 3.保证行车安全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行车组织及设备管理单位和部门的共同责任,当施工与行车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那么,服从行车安全的需要。 二、加强对营业线施工安全的组织领导,

5、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4.增建新线、新线引入、技术改造、电气化工程等营业线施工,开工前必须成立由行车组织、设备管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营业线施工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施工方案、施工过渡方案和安全措施,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的领导,协调并解决营业线施工、运输、安全等问题,做到运输、施工统筹兼顾,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由铁路局或铁路分局主管运输、基建的领导担任,组成单位和人员由铁路局报部核备,未成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或未经施工安全领导小组审定的工程不得开工。 5.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按照国家及铁道部有关规定审核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

6、员、机械设备、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等,确保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6.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应严格按审定的方案、范围和批准的封锁慢行方案组织施工,认真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对因施工造成营业线设备损坏和影响行车安全构成行车事故的,视具体情况,施工单位要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按实际损失赔偿所发生的费用;对未经设备管理单位同意或监护人员未到现场擅自施工及违反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标准构成的行车事故负全部责任,并赔偿全部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因设计原因造成责任行车事故的,设计单位负主要责任,建设单位负重要责任,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视具体情况确定;因擅自变更设计或施工方案造成行车事故的,由擅自变更单位

7、负主要责任,监理单位负重要责任。 因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行车事故的,施工单位负主要责任、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负重要责任。 7.施工单位要与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的 基本内容应包括:(1)工程概况(施工工程、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2)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3)安全防范内容、措施及结合部安全分工(根据工点、专业实际情况,由双方制定具体条款);(4)双方的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 (包括共同安全职责和双方各自安全职责);(5)发生责任行车事故的处分方法;(6)安全监视及配合费用;(7)其他事项。安全协议书签订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未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8、及施工安全协议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严禁施工。施工单位擅自施工的要给予经济处分。 8.实行行车安全监视制度。在营业线施工时,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进展全过程监视,发现质量不合格及施工安全隐患要责令施工单位立即纠正,危及行车安全时有权责令其停顿施工。设备管理单位对因自身未履行施工安全协议造成行车事故的,负主要责任;因监视不力发生行车事故的,除追究施工、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责任外,同时要追究设备管理单位及部门的责任,影响安全成绩。 设备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的点前准备、点中控制、点后开通、逐步提速等情况的监护工作,实行开通、提速检查签认制度(见附表1,开通和提速的标准按附表2执行)。 9

9、.对运输影响较大的站场、桥隧、土石方爆破、线路拨接、接触网、信联闭等施工,施工、行车组织、设备管理等有关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要到现场指挥,由铁路局主管运输的局长 (副局长)负责组织协调,主管安全的局长 (副局长)参加,共同做好安全把关工作,保证行车安全和施工任务的全面完成。 行车组织部门必须严格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及非正常行车组织方法指挥行车。 三、严格执行施工申报审批制度,认真落实施工、维修天窗 10.施工单位在营业线上进展影响行车或影响设备使用的施工,须将施工方案经设备管理部门会签后报请行车组织部门批准,纳入月度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报批的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设计文件 (施工工程、作业内容

10、、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施工方案及验收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及负责人、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措施及防护方法、列车运行条件)及施工安全协议书等项 基本内容。 影响跨局分界口列车交接的施工,由铁路局提前报部审批,其它施工由铁路局或分局审批,按部?铁路行车设备施工管理方法?(铁运 199919号)实行分级管理。 影响行车或影响行车设备使用的施工工程未经申报批准的严禁施工,擅自施工或擅自扩大施工内容和范围的,一经发现要立即停工并追究施工单位责任,视情节轻重比照本规定第41条进展处理。 11.认真落实“天窗修制度。工务、电务、供电等部门在营业线的大修、中修及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维修施工,要全部纳入“

11、天窗。“天窗时间规定如下: (1)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和线路大中修施工“天窗 不应少于180分钟; (2)各部门可综合利用的电化检修“天窗双线不应少于90分钟,单线不应少于60分钟; (3)每站每月必须确保一次30分钟的电务维修点,并纳入月度方案。 (4)各铁路局要根据设备维修的实际需要,安排好必要的设备维修“天窗。 每次利用“天窗的施工,都要在施工前按规定办理施工封锁手续 (附表1)。 对突发性设备故障和灾害的紧急抢修及轨道状态超过临时补修标准处所的临时补修,设备管理单位提出临时封锁要点时,行车组织部门必须立即安排。 影响行车设备使用的大型施工封锁时间,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安排。 铁路局、铁路

12、分局要将“天窗兑现率和开通正点率作为月考核工程,严格进展考核。 12.行车组织部门在实施封锁施工时应根据线路通过能力和施工需要,统筹兼顾,精心安排并做好分界口的协调工作。各施工单位要做好充分准备,集中力量采取平行作业方法,综合利用好施工“天窗,确保施工质量,按时开通线路。 13.实行行车设备施工登记制度。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见附表1,部内统一编号为 “运统-46(施工) 。每次施工的“请求施工 (慢行及封锁) 、“成认施工、“施工后开通检查确认和“开通后恢复常速确认,均应有各有关单位负责(检查)人的签认。14.路外施工单位在营业线施工的月、日施工方案提报前须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核签认,设备开通使用的

13、电报由设备管理单位负责签发。四、搞好施工过渡方案,加强施工安全控制 15.施工过渡是增建复线、新线引入、技术改造、电气化工程等营业线大中型建设工程组织施工和运输配合的重要环节。设计单位要在设计中提出指导性的施工过渡方案方案,并根据运营情况及施工需要制定安全的过渡措施。施工过渡具体实施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行车组织、设备管理、设计和监理等单位和部门参加审定,报施工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16.设备管理单位应积极协助设计和施工单位核查既有设备情况,提供地下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的准确位置。无法提供准确位置时,由设计单位会同施工、设备管理单位 (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的还必须有铁路局或铁路分局参加

14、)共同探查、核实,划定防护范围,并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方安全责任。 设计和施工单位对既有设施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施工中造成损坏。由于设备管理单位提供的设施位置错误造成损坏的,设备管理单位应承担责任并及时修复。因设计单位提供的设施位置不准确或遗漏造成损坏的,设计单位应负主要责任,并按规定予以赔偿;提供的设施位置准确,因施工造成的损坏,施工单位应负主要责任,并按规定予以赔偿。施工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要经常监视既有设备,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工处理,确认对既有设备无影响后,方可继续施工。 17.在施工地段因施工造成既有设备发生损坏时,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抢修,设备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15、18.主要施工作业工程的施工条件和开通后放行列车条件按附表2执行。 五、很抓重点,严密防范,杜绝易发事故 19.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维修规那么?、?铁路工务安全规那么?、?信号维护规那么?、?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标准等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对于施工前超范围准备,施工中挖断电缆,爆破损坏行车设备,作业车辆溜逸,轨道车辆违章行驶,施工后线路未到达临时补修标准及放行列车条件违章放行列车,开通后整修线路不及时,机械和料具侵限,违章使用封联线、手摇把等易发事故和可能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要制定各项“卡死制度,坚决杜绝。施工料具要集中管理,必要时派人看守。对影响行车的各个环节,必须加强管理,落实措施,严密防范,确保行车安全。 六、建设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监视体系,形成确保行车安全两道防线 20.施工单位要建设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安全意识,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施工安全管理和日常检查的职责;要经常对全员进展遵章守纪的教育,建设施工单位内部全面的安全责任制,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认真予以落实。21.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