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952444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Word文档)微专题训练全国通用(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专题训练1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1(单选)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hgt2g(t1)2gt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答案B2(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

2、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方向向下,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正确,D错误答案AC3(单选)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1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

3、4、5各垫圈()图1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解析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36 cm、60 cm、84 cm,满足1357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A项错误,B项正确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项错误答案B4(单选)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正在A

4、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解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要先后经过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若1 s后物体处在下降阶段,即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大小为10 m/s,那么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0,这显然与题中“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符,所以1 s后物体只能处在上升阶段,即此时物体正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答案B5(单选)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之间的距离为()A.g(TT)B.g(TT)C.g(TT)D.g(TaTb)解析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从b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所以a点到

5、最高点的距离hag2,b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bg2,故a、b之间的距离为hahbg(TT),故选A.答案A6(2013淮阴模拟)(单选)如图2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2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2A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相等都为d,B对;由xaT2d可知C对;位置“3”是小球从位置“2”到位置“4”的中间时刻,据推论有v3

6、,D对;位置“1”到位置“2”的距离与位置“2”到位置“3”的距离之比为23,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选A.答案A7(单选)小球从空中某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图3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解析v t图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A选项不正确;00.4 s内小球做自由落体过程,通过的位移即为高度0.8 m,B选项正确;前0.4 s小球自由下落0.8 m,后0.2 s反弹向

7、上运动0.2 m,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0.6 m,C选项不正确;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D选项不正确答案B8李煜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2)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解析(1)设火箭的速度为v则vth,所以v20 m/s(2)最大高度hm40 m60 m(3)t14 s,t22 s,t32stt1t2t3(62)s9.46 s答案(

8、1)20 m/s(2)60 m(3)9.46 s微专题训练2汽车的“刹车”问题1(单选)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按规定速率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A拖行路程为8 m,符合规定B拖行路程为8 m,不符合规定C拖行路程为4 m,符合规定D拖行路程为4 m,不符合规定解析由xt可得:汽车刹车后的拖行路程为x1 m4 m5.9 m,所以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符合规定,C正确答案C2(单选)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

9、车后6 s内的位移是()A20 mB24 mC25 mD75 m解析由xaT2得:a2 m/s2,由v0TaT2x1得: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25 m,C正确答案C3(多选)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解析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xat2t,可以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a、平均速度,B、C正确;又vat,可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A正确;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无法求

10、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D错误答案ABC4(多选)一汽车在公路上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30 m处有一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则驾驶员允许的反应时间可以为()A0.5 sB0.7 sC0.8 sD0.9 s解析汽车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和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0tl,代入数据解得t0.75 s.答案AB5某驾驶员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 m处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0.5 s,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

11、加速度大小为7.5 m/s2.解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x1vt300.5 m15 m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 m60 m汽车停下来的实际位移为:xx1x215 m60 m75 m由于前方距离只有70 m,所以会有安全问题答案有安全问题6一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90 km/h,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求:(1)汽车刹车开始后10 s内滑行的距离x0;(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 m时所经历的时间t;(3)汽车静止前1 s内滑行的距离x.解析(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的时间由0v0at0及a10 m/s2,v090 km/h25 m/s得:t0 s2.5 s2.5 s(

12、舍去)(3)把汽车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过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求出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经过1 s的位移,即:x(a)t21012m5 m.答案(1)31.25 m(2)2 s(3)5 m7图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车速(km/h)反应距离(m)刹车距离(m)停车距离(m)40101020601522.537.580A()B()C()请根据该图表计算:(1)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请在表格中填上A的数据;(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请在表格中填上B、C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 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穿马路,此时他

13、的车速为72 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 s,请问他能在50 m内停下来吗?解析(1)反应时间为t0.9 s,Avt20 m.(2)加速度a m/s2,B40 m,所以C60 m.(3)司机的反应距离为x1vt20(0.90.1)m20 m司机的刹车距离为x2 m32.4 m,xx1x252.4 m50 m,故不能答案(1)20 m(2)40 m60 m(3)不能微专题训练3追及、相遇问题1(多选)如图1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图1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选项B、C、D正确答案BCD2(多选)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 t图象如图2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a、b两物体都做匀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