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9523024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林木无性繁殖技术1.1 扦插近年来,随着树种扦插繁殖理论及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林木扦插生根的技术 不断完善,树种扦插技术成熟度达到了生产实用的水平。影响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关键因 子有:(1)穗条年龄(年幼化)、位置(位置效应)。张应中等*1 研究表明,国外松 杂种(湿地松x洪都拉斯的加勒比松)扦插时,采穗母株年龄在2年以下,穗条长度为6.0 14.5 cm,顶端次生叶长5.513.0 cm的穗条容易生根。对于成龄优树扌千插,母树年龄可 因插条再生能力强弱而异,如马尾松树龄在 10 年以下的母树枝条,扦插均可获得生根 成活的植株,但5 年生以下母树插穗生根率高。并有学者指出,马尾松扦插繁殖的母

2、树 年龄效应在 4 年以上是明显的,表现为生根性状退化。而辐射松,母树年龄有时可达60 年。对于腰果来说,由于其成龄树上的插条已丧失了生根潜力,只有采用幼龄实生苗的 插条才容易生根、成活。(2)扦插季节(发育期)。在林木扦插试验时发现,林木的发育阶段、发育时 期、生活力直接影响到插穗的成活率。在哥斯达黎加恩塞讷斯热带农业研究中心 (CATIE),筛选了 15种中美刺桐无性系原株进行生根试验,结果发现,无性系原株之间 在生根能力及生活率上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中美刺桐在干季扦插的生根率明显高 于在湿季扦插的成活率。龙启德等 对南方山区银杏扦插试验表明,在南方山区,银杏 扦插在 45 月份成活率

3、最高(达90%以上), 9月份扦插成活率为 0。刘本大等 将白榆在 不同时期进行扦插,发现休眠期硬枝扦插生根率仅为 30.2%,而生长期嫩枝扦插生根率 则达 95%。(3)穗条规格(大小)与状态。在银杏扦插时发现,条长对生根率影响不大, 37 cm的插条长,在苗期生长无显著差异,插条长10 cm以上时对苗期的根长、根数、 叶片生长有明显影响 。澳大利亚为节省空间保存和繁殖苗木,采用微体扦插技术,来 快速繁殖白千层属、桉属、金合欢属等树种,取用的插穗仅为lcm左右。实验表明,当 腰果小苗子叶上的主干顶枝长到 1020cm 时,剪取子叶上方主干,去掉一半叶子,然 后插到含有泥炭砂基质箱内,再用透明

4、塑料覆盖,培植 8 周后,生根率达90%95%。 潘志刚等对加勒比松、杂交松、湿地松、火炬松等进行插扦试验,选用半木质化的针叶 长 35cm 的插穗扦插,生根率高,而顶梢侧枝生根率低。王福森等对银中杨扦插生根 机理研究后认为,银中杨在齐齐哈尔市5月19日扦插成活率较高,插穗长度为15cm时 成活率达80%,优于12cm和18cm时的成活率(分别为63%和61%)。而不同部位穗条在 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北海道黄杨当年生枝条扦插生根率为 84.7%,而带一段老枝的当 年生枝条的生根率为 61.18%。表明插条类型对生根有一定影响。(4)插壤条件(基质)与生长条件。环境因子的选择,主要考虑插条水分平

5、衡 干物质积累与消耗、叶面温度与生根温度的控制。全光间歇自动电子喷雾装置为扦插时 调节环境因子的理想设备,一般来说扦插前期应保持较高湿度,一般控制在 85%90%, 中后期可降至65%80%,温度为2030C,光照12 h/d。扦插后覆膜可以增温保湿, 提高成活率。如银中杨垄作插穗覆农膜可以使土温日夜平均提高23C,成活率提高 10%20%,银杏扦插时采用覆膜加遮荫,可使成活率提高到 94.2%,大大高于盖遮阳 网(68.8%)和全光(23.1%)处理*8。扦插基质的选择,主要根据不同的树种筛选不同材料 的配比。例如,对峨嵋含笑嫩枝扦插而言,枝条半木质化的中期可能更有利于插穗生根 *13。采用

6、河沙、煤渣、石英沙作基质,银杏扦插生根率(皆大于 94%)要优于泥土作基 质。杂交落叶松选用泥炭?松树皮(6: 4体积比)时,生根率可达99.3%。西加云杉则用水 藓泥炭、松树皮和珍珠岩(1 : 1 : 1体积比)混合较适宜。加勒比松及其杂种在蛭石与珍珠 岩(1 : 1体积比)的基质上,2个月后开始生根;7个月后可移栽。周彬等 在山槐嫩枝扦 插时,采用自控喷雾扫描装置,以河沙、河沙+珍珠岩或炉灰为基质,采用100 mg/L ABT1 处理2 h或50 mg/L IBA处理6 h,获得了山槐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体系。(5)生长周期与激素的应用。植物促根剂的选择应用,是提高林木扦插成活率 的关键技术

7、之一。胡炳荣等研究认为,奈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对促进赤柏松 扌千插生根效果明显,其中ABT生根粉效果最好,以100 mg/L浓度处理后,生根率可 达60%。毛白杨嫩枝扦插时,用100 mg/L奈乙酸速蘸处理后,成活率可达80%以上。 银中杨用ABT生根粉浸泡插穗2h后用100mg/L奈乙酸或吲哚丁酸浸泡根部24h,可促 进生根。用IBA(500 mg/L)处理银杏半木质化枝条,成活率可达96.2%,未经处理的仅 为 64.3%。在马尾松扦插生根中,吲哚丁酸、奈乙酸均起重要作用。北海道黄杨扦插生 根时,用IBA与NAA(浓度均为800mg/L)处理可以使枝条生根率分别提高到100%和 9

8、1.43%。用ABT处理浸泡水竹竹鞭8h,成活率达85%以上。濒危植物峨嵋含笑嫩枝扦 插时,用200 mg/L NAA处理,生根率可高达88.8%,有些树种用枝插比较困难,但采 用根插较易成活,如泡桐、柿树、弯柳、核桃、梨等树种。其中,根段保湿是根插成活 的关键。另外一种叶插,主要用于常绿阔叶树的繁殖,如茶树、柑橘类、印度橡胶树等。1.2 嫁接对于扦插不易生根的树种,嫁接繁殖是其无性繁殖的主要途径。由于能 充分利用接穗的位置效应,因此,这种方法适宜于一些有性繁殖败育、扦插不易生根、 种子繁殖时品种特性容易发生变异、树势衰弱及病虫害严重的树种的无性繁殖。林业上 最常用的嫁接技术是枝接和芽接。新合

9、力强弱是嫁接成活的关 键。如毛白杨与小美旱杨亲合力较好,嫁接成活率 高。山楂属的山楂与梨属的梨嫁接亲合力很强,其高接成功率可达 100%。湿地松、火 炬松分别以一年生苗为砧木,嫁接成活率为 75.1%。中国皂荚、日本皂荚和绒毛皂荚同 属于皂荚属,亲缘关系密切,具有较相似的遗传特性和较强的亲合力,枝接或芽接均具 有较高的成活率。嫁接时间、嫁接方法也影响到嫁接成活率,如南方山区银杏秋季芽接成活率与次 年抽梢率均最好。吕保聚(2000)以美国黑核桃与河南洛宁当地核桃嫁接发现,插皮舌接 比双舌接、皮下接等嫁接方法成活率提高4.71%,当地3月25日4月25日嫁接成活 率最高,接口封蜡比其它保湿方法成活

10、率提高 29.34%。对于同一树种,可在不同季节采 取不同嫁接方法,如毛白杨冬季炝捻嫁接,春季用反袋接,夏季和秋季用“丁”字形芽接 较好。陈哲明等(1992)在板栗嫁接时,将插皮接改进为“改良皮下接”,显著提高了嫁接 成活率。绒毛皂荚嫁接时,芽接比枝接成活率高。嫁接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嫁接速度和成活率,如山东果树研究所研制出了剪 取接芽和砧木的剪子,使嫁接速度提高了 5 倍,且无论是否离皮均可嫁接。北京林业大 学齐宗庆发明了削插皮接、劈接、切接接穗的机具,把削取接穗的速度提高 10 倍,且 削取接穗的规格整齐,嫁接成活率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嫁接繁殖中也起重要作用。核桃嫁接时,将接芽蘸入 48

11、 mg/LBA+63 mg/L IAA,配合T型芽接法效果良好。研究报道,核桃接穗削面快速浸蘸250 mg/L 吲哚丁酸,可以促进枝条愈伤组织的形成,从而提高枝接成活率。在金丝小枣插皮接和 盾形带木质部芽接中,用不同浓度的 ABT 生根粉分别处理接穗和接芽,能明显提高枣 树嫁接成活率。1.3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用植物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在无菌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 以获得完整植株的无性繁殖方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缺少或只有很少潜伏根原基的扦插不 易生根的树种,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繁殖出100 多个树种,其 中有 80 多个是我国首先培养成功的。传统的组织培养是采用组织培养技

12、术胚状体成苗法和愈伤组织成苗法,例如杜 仲首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器官分化,最后形成完整植株。 核桃叶柄在适宜培养基上可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进而发育成胚状体*34。加勒比松也可 由形成的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利用这种技术,成功地进行了巴旦杏 、绒毛皂荚、 核桃、三刺皂荚、加勒比松等树种的无性繁殖。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相比,前者大多数 为愈伤组织生根型,而后者绝大多数为皮部生根型,因此,组织培养时前者比后者较难 生根。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指不通过配子融合形成的细胞,经发端和发育形成胚状体。这 些胚状体为正常的人工种子,具有枝和根端,只要需要,即可萌发形成完整植株,因此 是一种最有潜力

13、的无性繁殖方式,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因为它不需用生长素诱导生根, 能很好地保持遗传增益。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最有前途的应用是在高价值的无性系林 业。研究表明,采用多步骤方法可以完成松属从外植体到再生植株的完整的体细胞胚胎 发生过程。一些竹子如牡竹、刚竹、吊丝球竹、绿竹和麻竹均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获 得了再生植株。国外对挪威云杉、北美云杉等树种的体细胞胚胎技术的试验已进行到中 试阶段,我国的研究相对落后,目前仅对火炬松、云南松、马尾松、湿地松开展了初步 探索性研究*42。在发展优良无性系品种及高价值的无性系林业应用中,如何提高体细 胞胚胎发生的诱导率、体细胞胚的成熟率及萌发率尤为重要。在林木无性繁

14、殖中,除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之外,还有带根压条、埋条、根 繁以及分株等方法。这些方法中,以组织培养繁殖速度最快,繁殖系数最高,适于工厂 化育苗及珍稀、濒危树种的繁殖,但相应投资大,成本高,技术性强,需有温室等一系 列配套设施。二、林木无性繁殖的生理基础研究(1)激素的作用。自从 1934 年发现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对植物插条生根的效 应以后,为间接研究插条的生理生化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2)内源抑制物质的调节。插条生根与内源抑制物质关系密切,例如,改变内源抑制物质含量可明显提高马尾松的扦插 成活率。对IAA对插条的促根作用作了肯定阐述。对马尾松的研究认为,降低内源抑制 物

15、质含量是提高成活率的关 键措施 。(3)根原基的数量和分布状况,也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内在原因之一。例如, 王福森等(2001)通过剥皮观察银中杨木质部凸起物或树皮内部凹痕来检查银中杨潜在根 原基,发现其数目少于小黑杨和小青杨,而多于难生根的山新杨。(4)年龄效应、位置效应的影响。树木组织一旦进入成熟态则具有很强的稳定 性,这种稳定性可以通过许多代细胞分裂而传递。例如以水平枝或下垂枝为材料进行无 性繁殖时,常会出现繁殖代的斜向生长,即位置效应。由于林木特别是针叶树种生根较 难,而且存在着年龄效应、位置效应,极大地限制了生根机理的深入研究。三、林木无性系繁殖的应用3.1 无性系林业 无性系林业是根

16、据营林目的,将特定的林木基因型繁殖成无性系,采用配套的 营林技术培养成无性系林分,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如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等。例如,沈文 生等*54 用桉树青枯病菌液每毫升含菌个数1.5x108,选育出高度抗青枯病的桉树无性 系。每选一批只需710 ho3.2 品种识别因为无性繁殖能完整地复制一个基因型,因此,分化、识别种群内 的品种也成为无性繁殖的重要应用之一。如日本柳杉在用插条造林时,其群体内有多种 遗传变异类型,为了区分不同基因型,可以采集不同性状表现的个体进行无性繁殖,这 样可以在短期内区分混合群体中的不同品种,如日本柳杉、木心柳杉等。3.3 在遗传工程中的应用无性繁殖在遗传工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培养成植株个体和体细胞杂交已在某些植物中应用。无性繁殖能为遗传工程提供细胞 系,并繁殖转基因改良植株。3.4 复壮作用及其利用林木在其个体发育中可分为幼年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