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复习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522945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特殊三角形复习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课 题复习三角形的知识教学目标1、复习特殊三角形,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熟练掌握特殊三角形的知识,并能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3、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重点、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勾股定理的含义及其运用。考点及考试要求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要是“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运用;2、直角三角形中,中线的性质;3、勾股定理及其运用。教学内容知识框架1、特殊三角形主要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2、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熟练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勾股定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要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含义以及运用,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其他的位置条件。考点一:典型例题1、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相对应的两底角也相等的性质:例1、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4和5,则它的周长是( )。分析:这里告诉我们,等腰三角形的两天边长分别为4和5,但是没有说是腰为4还是腰为5;这里我们就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第一:当腰为4,底为5时,三角形的周长为4+4+5=13; 第二:当腰为5,底为4时,三角形的周长为5+5+4=14;所以这里要考虑两种情况。2、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底边上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相互重合;例2、在AB

3、C中,AB=AC,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A、如果AD是中线,那么ADBC,BAD=DACB、如果BD是高,那么BD是角平分线C、如果AD是高,那么BAD=DAC、BD=DCD、如果AD是角平分线,那么AD也是BC边的垂直平分线分析:三角形ABC中,AB=AC,那么BC是底,AB、AC是腰;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性质是指底边上的中线、高和角平分线相互重合,所以这里应该选B。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1、在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或角的度数的时候,学生通常只考虑到一种情况,而忽略了其他的情况,这样就导致考虑问题不全,漏掉了其他的可能情况。2、“三线合一”的性质:在等腰三角形中,要注意是等腰三角

4、形底边上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相互重合,而不是腰上的三线合一;在等边三角形中,则是三边都有三线合一的性质。针对性练习1、如图,A=15,AB=BC=CD=DE=EF,则GEF=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cm,另一边长为9cm,则它的周长为。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4、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顶角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y= ;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则x= 。考点二:典型例题1、直角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即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例3、在ABC中, ACB90,AB10cm,点D为AB的中点,则CD_cm。分析:

5、因为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是斜边;又因为D是AB的中点,则CD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中线,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所以有CD=5.2、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3、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例4、若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与4,则第三边为_.分析:题目中,告诉我们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4,但是没有说是两个直角边还是一个直角边、一个斜边,这里我们也得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当3和4分别是两个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度是5; 第二:当3和4一个为直角边、一个为斜边时,那么第三边的长度为7。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1、直角三角形,斜

6、边的中线与斜边的关系、以及30度角所对的边与斜边的关系是考试的重点,在题目中经常会运用这层关系,要学会发现题目中的条件,利用性质解决问题;2、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是个难点。要知道勾股定理的运用,并能计算正确。针对性练习:1、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式子,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2、如图,ADBC,A=90,E是AB上一点,1=2,AE=BC。请你说明DEC=90的理由。3、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 长2.5米,顶端A在AC 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1cm,则它的斜边上的高线是_cm.巩固作业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