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最终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43237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测量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测量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测量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测量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最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测量最终版1. 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运动的人是(B)A. 冯特 B.高尔顿 C.卡特尔 D.艾宾浩斯1. 第一个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的人是(C)并且要与常模相比较A. 冯特 B.高尔顿C.卡特尔D.艾宾浩斯1. (D)被称为心理测验之父,他是编制科学智力量表的第一人。A.高尔顿 B.卡特尔 C.艾宾浩斯 D.比内2. 测量必须具备两个因素,参照点和单位2. 以下(D)量表测量水平最高A.命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3. 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心理特质的行为表现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心理特质的行为表现确定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2、3. 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 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4. 心理测量与教育测量的性质特点(多选):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4. 心理测验的功能(简答):心理与教合测验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之间、团体之间的差异,或同一个体 在不同场合下的反应。(1)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选材,在教育、工业、军事、艺术、体育等部门, 人们经常遇到选拔人才的问题,也就是辨别哪些是具有最大成功可能性的人。2.安置,心理与教育测量可 以了解个体的能力、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特征,从而为人员安排提供依据,提高人员安排的效率。3.诊 断,对于智力落后者

3、的鉴别是促进心理测验发展的最初动力之一。4.预测,心理测量可以确定个体间的差 异和个体内的差异,并由此来预测不同个体在将来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或推测个体在某个领域未来 成功的可能性。5.评价,测验可以评价人们在学习和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的长处和弱点, 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6.咨询,各种学业、能力、兴趣、性格测验可以服务于升学、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人格特征,确定最有可能成功的专业或职业,进而做出最佳选择。(2)测 验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1.收集资料,测验是收集有关个别差异的资料的一个简便易行而又较为可靠的方法。2. 建立和检验假说,心理学的许多理论都是在

4、测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测验可以用来检验许多理 论。3.实验分组,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中,研究者常用测验来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等组化的要 求。5. 常用于学校的学科考试,测量学生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是(B )A.个别测验B.成就测验 C.能力测验D.团体测验5. 按测验的功能分类可以将心理测验分为哪几类? (ABD)A.能力测验B.成就测验C.文字测验D.人格测验E.速度测验5. 按测验分数的解释方法分类(重点是不同之处):(1)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解释分 数的参照系统。常模是受测者所在群体的分数分布情况。常模参照测验关心的不是一一个人知识、能力或 某种心理特质的绝

5、对水平,而是他在所属群体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将一个人的分数与其他人比较,看其在 某一团体中所处的位置。(2)标准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在对测验结果做出解释时不是与其他人比较, 而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个体做出是否达标或达到什么程度的判断。这种测验常常用来检验学习的效果,看 对指定的内容范围或技能掌握得如何,是否达到某一标准。各种资格考试就属于这类测验,如会计师考试、 汽车驾照考试等。6. 误差:测量误差指的是在测量过程中,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或者不一致 的测量效应。6. 误差的种类(定义或选择):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1)随机误差是指那些与测量目的无 关的偶然因

6、素引起的误差。这主要是由受测者、施测过程或测验题目本身的因素引起的。(2)系统误差是 指那种与测量且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随机误差既影响测验的一致性,也影响测 验的准确性,而系统误差却是恒定的,它不会影响测验的一致性,只能影响测验的准确性。7. 误差的来源(选择):(1)测量工具(2)测量对象:应试焦虑,应试经验,应试动机,学习、发展和 训练,练习效应,反映倾向,生理因素(3)测量过程:测试环境,测试时间,主试因素,意外干扰,评分 计分。误差的控制:(1)对所有被试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2)在测验的编制方面,应首先明确测验 目的,据此制订编题计划,其次是编辑测验项目,此时

7、婴注意所收集材料的丰富性和普遍性。(3)对被试 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施测。这包括:相同的测验环境,相同的指导语,相同的测验时限。(4)评分客观(5) 对测验结果解释的标准化。8. 真分数是多次测量结果的(A)A平均值B中位数C众数D离群值8. 真分数:心理学家把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实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作该特质的真分数9. 信度: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程度,即测验分数随时间、地点等因素变化的程度。9. 信度只受(B)的影响。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恒定效应 D.概化理论10. 估计信度的方法: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75页的表4-2,4-3估计信度方法与测

8、验副本的数目以及施测次数的关系所需要的施测次数所需要副本的数目一二一分半信度 同质者信度 评分者信度复本信度(连续施测)二重测信度复本信度(间隔施测)各种信度系数相应的误差变异的来源信度系数的类型误差变异的来源重测信度时间取样复本信度(连续施测)内容取样复本信度(间隔施测)时间与内容取样分半信度内容取样同质者信度内容的异质性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之间的差异10. 重测信度:又称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 度。该信度能表示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反映了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10. 重测信度的适用条件:所测量的特性必须是稳定的。遗忘与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同或相

9、互抵消。在两次 施测的间隔期内,被试的学习效果没有差别。10.重测信度的时间(一般间隔两周)比较合适11. 分半信度(了解):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之后,所有的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11. 同质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主要指分数的一致性而不是题 目内容或形式的一致性。11. 评分者信度: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达到0.9以上,才客观。12.影响信度 的因素:被试,主试,测验内容,施测情境等,测量工具。12. 信度系数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标准化能力或学绩测验的信度应在0.9以上,人格测验的信度应在0.8 以上,教师自编学绩测验

10、信度应在0.6以上13. 效度: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13. 信效度的关系: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测验的效度受信度的制约(bg:信度和效度的关系: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必要条件)14. 内容效度的评估方法:专家评定法、统计法、经验法(eg:内容效度有哪几种估计方法(BCE)A.问卷法B. 专家评定法C.统计法D.实验操作法E.经验法)15. 构想效度的含义:又称结构效度,是测验能测量心理学上的理论构想或特质的程度,或用心理学上的某 种构念或特质来解释测验分数的恰当程度15. 效标关联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某一外部效度之间的一致程度

11、,即测验结果能够代表或预测效标行为的 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效标效度计算方法:相关法分组检验法取舍正确率。16. 影响效度的因素:1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的长度和信度;2效标因素:效标的选择,测验结果与效标 之间的关系类型(线性或曲线),效标测量的信度;3样本的代表性;4干涉变量。17. 难度的计算方法:130看通过率和两端计算方法怎么算的17. 难度水平的确定:接近或等于0.50左右有最大区别力;用于选拔时多选择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18. 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差异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一般用D表示18. 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难度P为1或0的项目没有任何的区分能力,难度

12、越接近0.5,,项目区分度越 大。19. 分数合成的方法:临床判断,推理方法,多重分段(包括综合分段和连续栅栏)P155-157区分:综合分段:当几个变量没有确定的阈限,而各个预测源分数又可以同时获得时,要综合考虑。连续 栅栏:当预测源分数只能陆续得到,而每个变量又具有自己的特定的阈限时,只有通过一项才能进行下一项。20. 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区别(简):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1.5分)对题目统计量的考虑不 同;(1.5分)内容领域规范的详略不同;(1.5分)对测验分数的推断不同。(1.5分)20.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20

13、. 常模团体: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用来作比较的参考团,样本:30-100,全国: 2000-3000(eg: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D)A. 100或200 B.800或1000 C.20或25 D.30 或 100)21. 几种重要的常模分数:170-175 eg: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将原始分转化为量表分以后,使用常模表,可 以查到三个智商分数(ACD) A.全量表智商B.推理智商C.操作智商D.言语智商E.创造智商21. 标准分数定义: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因为它的基本 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21. T分数:50为平均

14、数,10为标准差21.呈现常模分数的方法:分数转换表、剖析图、正态百分位图表21. 标准参照分数分为内容参照分数(指定范围的掌握程度)和结果参照分数(比较标准是外在效标)22. 解释分数需要注意的问题:1测验分数是遗传特征、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2为了对测验分 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必须有信效度资料;3不要把测验分数看成确切的点;4对于不同的测验分数不能直接 加以比较。22. 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1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2保证当事人知道测验的目的;3使当事人认识 到测验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4使当事人知道如何使用他的分数;5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造成的 心理影响;6让当事人积极地参

15、与测验分数的解释。23. 标准化测验的编制程序?答:测验编制的准备阶段:确定目的与制订计划;(2分)测验的正式编制 阶段:产生测题以及预测与合成测验;(2分)测验编制的完善阶段:将测验使用标准化与编制使用说明。(2分)23. 测验编排的一般原则应排除(C)A.测题的难度排列宜逐步上升B.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C. 答案混合排列D.注意根据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排列题目23.项目编制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经济性原则Gg :测验 的类型繁多,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但是,在编制测验项目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分别是BCDE) A.感情性原则B.目的性原则C.代表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E.合理性原则对试题总的编排原则是由易到难23. 将测题编辑成完整的测验,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按题目的类型组合测验。按题目所测量的内容排 列按题目难度排列。24. 测验过程标准化:指导语;时间限制;评分记分标准化(客观、正确、经济、实用);分数解释的标准 化24. 项目编制的具体要求(选择):1题目格式明确具体,不让被试误解;2题目之间相互独立,不可重复 或牵连;3题目文句简明扼要;4题目意义必须明确;5题目中不可有暗示本题或其他题正确答案的线索; 6所提问题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和个人隐私;7题目应有确切答案,不应有引起疑义和歧义的可能;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