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比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9432346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比较专业:小学教育 姓名:吴音 学号:112062013137随着经济、社会、政治的不断发展,直到希腊的古风时期,希腊社会终于 完成了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转变,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城邦。而在古希 腊众多的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具实力、特色和代表性的,它们先后称雄于 希腊世界,在希腊历史上占有中心地位。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相比,有其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各具代表性。首先,由于斯巴达和雅典同属于奴隶制国家,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有着奴 隶制国家教育的共有的一些特点。比如,斯巴达和雅典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奴隶无权受教育奴隶都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无独有偶,因为古希腊城邦众多,则

2、城邦之间必然存在战争,这就要求城邦的公民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来上战场打仗, 捍卫自己的城邦,所以同斯巴达的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和军事教育类似的是,雅 典的儿童出生后,也要经过严格的挑选,由父亲决定是否抚养他(她),同时雅典 也高度重视军事体育教育。其次,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体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其区别主要 是:对教育的态度不同。斯巴达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国家事业,教育完全由国家 控制,儿童免费入学,一切费用由国家承担。除了在七岁以前,国家委托公民子 女的母亲,让其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之外。从七岁至十八岁,儿童都要进入国家 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而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 职责

3、,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早在公元前 6世纪,梭伦立法中就明确规定,父亲有责任让其子女接受适当的教育,否则子 女成年后有权不赡养父亲。教育的内容不同。斯巴达是纯粹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而不重视文 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国家教育机构中,儿童主要学习“五项竞技”,即赛跑、 跳跃、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此外,为了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 以及勇敢、坚韧、顺从、爱国、机警等品质,教育机构中的生活十分艰苦,儿童 一年到头吃不饱穿不暖,还得经受鞭打的考验。而雅典教育是囊括了德智体美的 全方面内容,除了军事体育训练之外,还教授读、写、算、音乐、政治和法律等 知识。教

4、育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人的人数较少,为了镇压占斯巴达国家居民比 例大多数的奴隶(希洛人)的反抗,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 士。而雅典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 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教育方法的不同,斯巴达注重野蛮的训练和鞭笞。例如,为了锻炼儿童灵 巧的技能和敏捷度,儿童常常被唆使去偷窃,如被发觉,将受到鞭打,以惩罚他 的迟钝;青年们在神庙的祭坛前当众接受鞭打,以忍受鞭打次数最多者为优胜。 而雅典的教育方法则比较灵活。教育的机构不同。斯巴达的教育机构全都属于国家,如为国家的七至十八 岁的男子设立的军营式的教练所,为十八岁以上的男子设

5、立的青年军事训练团。 而雅典的教育机构有私人办学和国家之分,如私人为七岁至十二岁、十三岁男子 办的文法学校、琴弦学校和角力学校,以及国家为十六岁以后青年设立的国立体 育馆。对女子受教育的内容的态度不同。斯巴达教育提倡全民皆兵,非常重视女 子教育。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其目的有两个,其中一个目 的是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另一个目的是,当男子出征时, 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而在雅典,妇女地位较低,深居家中,女孩子也 只在家庭接受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从全面的观点来看,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更高一点。导致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大相径庭的原因有很多种

6、,其中最突出的是地理环 境的不同,就我看来,正是相差异常悬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斯巴达和雅典不同的 经济特点,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而社会、政治、经济则决定了教育制度、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等。就从斯巴达的地理环境来看,斯巴达城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 平原,欧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塞,三面环山,扼守着泰格特斯 山脉。拉哥尼亚平原以北群山深锁,向南为沼泽地,由此延伸入海,与外界的交 往十分不便,也没有适宜的港湾。但斯巴达境内土地十分肥沃,因此产生了发达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而拥 有剩余产品多的人,吸收少数劳动力,把他们变为奴隶,主人就成为奴隶主,另 一方面,随着社会内部开始贫富分化

7、,氏族长和部落长常常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 侵占别人的财物、畜群以及土地而越来越富有,一些普通氏族成员逐渐贫困,甚 至沦为氏族显贵的仆人。与此同时,斯巴达国家在侵略拉哥尼亚平原的战争中, 把当地土著居民一一希洛人变为了奴隶。但是斯巴达境内,奴隶一一希洛人约有 三十万人,自由民一一皮里阿西人有三万户,而享有一切特权的公民斯巴达 人只有9000户,于是最终形成了少数贵族奴隶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不过俗话说 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希洛人为反抗斯巴达人的统治,先后举行了 声势浩大的起义。为了镇压和奴役土著居民,保持政权的稳定,更好地向外征战, 斯巴达实行举国皆兵的体制,整个国家就是一座严酷军营,由此

8、建立了以培养勇 猛善战、保家卫国的军人为目的的,只注重军事训练,尚武不尚文教育制度。与斯巴达的地理环境截然相反的是,雅典地处阿提卡半岛,三面环海,境内 多山,不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便利的海运条件使其航 海和工商业贸易较为发达,是地中海地区额贸易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奴 隶民主政体。民主政治所提供的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雅典的哲学、文学、 艺术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雅典的教育在于把年轻人培养成不仅是军人,而且 是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善于工商业事物的政治家和商人。其教育内容广泛多样, 方法也较灵活。雅典的教育在于使未来的公民身心和谐,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总而言之,虽然斯巴达的教育与雅典的教育大相径庭,但是这是由于地理环 境、经济特点、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导致的。作为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 城邦,这两种教育体制无论是对当时古希腊的教育,还是对近代欧美的教育,都 具有极大的影响。相比之下,雅典的教育对西方各国的影响更大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