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942589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训研一体模式,提升教师研修实效“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结题报告福建省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2006年3月28日南安市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区,与泉州、厦门接壤,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土,是有1700多年置县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有150万人口的农村大县市,于2002年秋被确定为“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2003年春,为了进一步提高新课程培训实效,经中央教科所“新课程师资培训总课题组批准,我市正式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实验区见2003年4月15日印发的教综培字20037号文,顺利启动了“训研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研究20

2、03年3月24日批准立项子课题。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教科所“新课程师资培训总课题组领导小组刘芳组长等专家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根据制定的子课题研究方案,立足南安实际,积极实践,大胆创新训研一体模式,努力提升教师研修实效,到达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将该子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20世纪后20年,我国根底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为实现“两基、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学历层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但从总体上说,亟待改良,尤其是传统的“填鸭式等培训方式,往往注重培训者单兵作战,比拟无视培训与教研的有机结合,以致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程度

3、。2002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根底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这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课改实验的推进至关重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应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那么。新课程实施的亮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也要求对教师培训模式进行改革。因此,在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适应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有效培训模式。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新局面?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4、“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根底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根底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作为福建省第一教育大县2002年秋季有普通中学80所、小学437所、幼儿园432所,中小幼公办教师14285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之时,就认真领会课改精神,提出“培训超前于实验,并与实验工作同行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思路,把“如何促使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以提高培训实效,造就一支与课改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师资培训新机制。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我校是一所集培训、

5、教研和电教为一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电教设备先进,教研、培训工作根底扎实,获省先进教研单位(连续三届),省“九五、“十五干训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底代表福建省接受教育部“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92002年督导检查受到充分肯定,并获得福建省“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92002年先进集体。1999年参与了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主持的“新根底教育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扎实的培训工作和前瞻性的教育科研,为我校启动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二、课题研究的概念与范围1、概念:所谓“训研一体化,是指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以教育科研作先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将行动

6、研究与全员培训紧密结合,将各种培训方式有机整合,特别强调研究者与教师的密切协作,以达以训促研、以研带训、训研结合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有:一是互动性较强。围绕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关各方形成合力,到达培训与研究的良性互动。二是针对性较强。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立即通过培训解决。三是实效性较强。可随时把研究的成果通过培训转化为工作的实效。2、范围: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是针对根底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包括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研究的对象是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即如何使中小学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三、课程研究的目的与重点本课题研究以教师开展为本,以促进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目的,以构建“训研

7、一体化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有效策略为目标,以探索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有机结合的有效运作方式为重点,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中央教科所教育理论室刘芳主任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属应用性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县级培训部门、教研部门与基层学校如何密切协作;培训者、研究者、参训者如何高效互动;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如何有机结合。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新课程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学习实践反思重构为主线,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进的工作原那么,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与反思性实践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行

8、动研究法指教育工作者从实际情况出发,与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培训工作者与科研教研人员相互配合,使我市新课程培训工作过程变成研究过程,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促进广阔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反思性实践法把本课题研究作为新课程培训的一个载体,在培训的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后进一步实践,并不断地反应调节,以达改良培训工作之目的。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我市新课程培训的好思路、好做法等先进经验,并通过课题年会、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平台及时交流,尽力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历时三年五个月2002年12月200

9、6年4月,分四个步骤完成。1、启动阶段2002年12月2003年1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专家组,并提交申报书;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开题会,并提交我市新课程师资培训经验总结交流材料。2、立项阶段2003年26月:确立子课题,向总课题组申报立项并提交课题申报审批书;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上报总课题组,并召开课题开题会。3、实施阶段2003年72005年12月:从我市实际出发,深入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认真实施课题研究方案。每年底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并推荐年度阶段性研究优秀成果上报总课题组;每年初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课题年会阶段性研究优秀成果表彰会。4、结题阶段2006年1月4月:召开课题结题

10、筹备会,整理研究成果,并形成结题报告上交总课题组;参加总课题组召开的结题成果表彰大会。六、课题研究的行动过程本课题是在总结我市19992002年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我校获省先进集体根本经验的根底上,为了适应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终身开展的需要而启动的。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积极寻找新思路、新策略、新机制的过程,是改革、开展、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更要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1、健全机构。为确保本课题研究有序、高效运作,我们于2003年1月成立了以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以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任组长的课题专家指导组,

11、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组织、指导工作落实到位;于2003年2月组成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干训室和各教研室中学、小学、幼教、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的中高级职称人员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2、落实经费。我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新课程实验工作,充分认识本课题对提高我市教师素质、保证我市新课程实验质量的先导作用,每年拨给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经费从2003年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并与课题研究捆绑使用,按需开支。以保障我市新课程训研和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3、创设机制。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专业引领与辅导,单靠教师自身的学习,难以对新课程理念有深刻的理解。为此,我们创设了三项机制,为教师研修

12、提供专业支撑。一是创设与大学、上级教研机构、教育学术团体密切的业务联系机制。定期与不定期地邀请师范院校、上级教研机构、教育学会专家到我市讲学或参与教研活动、听课、调研或课题研究指导。三年来,有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和钟启泉教授、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等300多名专家名师莅临我市进行教师研修业务指导。二是创设与国内名校、名校长密切交流机制。我们把提升校长素质放在重要位置,设立了每月校长论坛,即每月邀请一名国内知名校长北京四中邱济隆、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万祥等校长来我市传经送宝,与我市校长交流对话;同时通过小学校长培训班,组织小学校长到名校学习考察。三是创设教师专业开展机制。建立“多层面、多形式、多渠道、全

13、方位的教师培训格局,形成四支队伍教育行政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研员、教师齐参与、三种模式专题讲座、参与式研讨、案例教学共运作、两级培训市级、校本循环转的教师专业开展机制。开展“实施新课程读书活动,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力度,实施研究型校长、教师的培养工程。三年来,先后组织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 600多人次参加各级的中小学校长提高班、高级研修班、骨干校长培训班,多人参加三轮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近1万人参加全程培训通识、课标、教材,3567人参加市级举办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研讨班52期。同时从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推选一批作为研究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精选

14、局部小学校长作为骨干校长培养,与福建师大根底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办“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首期参加学习的有教育局局长与副局长、局部本课题研究人员、本课题研究基地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共72人。4、搭建平台。教师研修旨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开展。这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学习与研究,更需要群体的交流与研讨。由此,我们努力为教师参加新课程训研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一是建立网络训研系统。在南安教育信息网、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及各中小学教研网分别设立有“局长在线、“教师交流中心、“教研论坛、“课改直通车、“虚拟教研室、“案例评点、“问题探讨等栏目。市级教研机构设立训研资源中心、训研效劳中

15、心、训研专业指导中心。资源中心为基层单位推荐学习资料,传递前沿信息;效劳中心根据各校的需要到学校帮助开展教研活动;指导中心定期公布教研员研究专题或课例点评目录,各校可根据各自的需求“点菜,邀请教研员到学校开设讲座或进行教学专业咨询、现场指导。2005年秋,市教师进修学校新建“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与全市中小学教研片相连接,试行网上培训和网上教研,开辟了训研结合的新途径。二是创设文章交流平台。我们通过创办?南安教研报?每月中学、小幼各一期、?南安教育?每月一期,单月中学、双月小幼、?南安课改通讯?小报每月二期和?南安课改通讯?专辑不定期,在教师进修学校网站设立 “网上投稿中心,开展教学反思、教学案例

16、、教学设计、教育故事评选活动,向教育报刊推荐优秀文章等,为教师提供展示的时机。三是调整三级教研机构。课程改革之前,我市就建立了市、片小学以学区、中学以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和“三级培训网络,为我市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规模的改变,原有“三级教研网络内部结构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研工作的需要。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们对原有的“三级教研网络机构进行调整:健全市级教研机构,在原有中学、小学、幼儿教育研究室根底上,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艺术、体育教育研究室,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室;把原来校数过多的中学教研片一分为二,把小学单班年级的校就近组成教研点,为教师创造参与研究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