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936233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后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后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 课 时 计 划备课时间: 周星期 教出时间: 周星期 2022年 上 期 总第 课时方案 课时第 课时课题: 最后一课教学内容:了解课文结构及所叙述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了解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采用第一人称所起的作用;领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主要通过对课文本身的学习来体会,井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学难点 :同“教学目标 的前一项。课型:练读课。教学办法:通过复述、评议、讨论、品读等提高语言与思维能力。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以抗战时期沦陷故事导入二、初步感知课文一教师表情朗读全文,学生在听的过

2、程中想象出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二分别请学生到台前复述。1请学生概括出小说的环境。提示: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来考虑2请一学生以第一人称复述“最后一课,重点表现它与平时氛围的不一样;然后请一同学以第一人称复述韩麦尔先生上课的内容以及,“我的心理活动。教师主持全班同学对两项复述的修正与评议活动。三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局部。四指导学生用色笔画出重点词。宛转、惊讶、后悔、祈祷、氛围。三、研读课文1、思考并答复为什么要以为题?2、默读第一局部,找出交代社会环境的语句、激疑:不要这些语句效果怎样?提示:通过简练的语句巧妙地安顿社会背景,把小的事情置于大的背景之中。这样,为小说人物的出场、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表现作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3、学生讨论:不写镇上的人效果怎样?提示:作者安顿了郝叟等镇上的人,并且在写法上做到了以点带面,似实衬虚,让读者从最后一课联想到法国人民广泛而深入的爱国义举。四、课堂小结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叙述了什么吗?五、作业试着找出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