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933322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10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1.台湾有一旅行团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拜祭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提高秦军战斗力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迁都咸阳 D.严明法令3. 2002年底,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开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英雄。”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人称赞他为“千古一帝”,他应该算是一个大英雄。他为中华民族作 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A.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 B.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D.修筑万里长城巩固了北方边疆4.汉

2、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益州5.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一位历史人物,他前者取得了胜利,后者却失败得很惨,他就是A.袁绍 B.曹操 C.孙权 D.刘备 6.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西南方的政权是A.魏 B.蜀 C.吴 D.南中7.三国时期,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达夷洲(今台湾),时间是在A.220年 B.221年 C.229年 D.230年8.南朝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在我们今天的江苏境内,它就是A.建康 B.扬州 C.苏州 D.徐州9.下列文物,最能反映商朝

3、后期青铜冶铸技术水平的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 C.司母戊鼎 D.青铜树10. “纸上谈兵”是讽刺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的成语。此处的“纸”实际指 A.龟甲 B.兽骨 C.竹简、木简 D.植物纤维在纸11.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孔子 B. 李冰 C. 蔡伦 D. 祖冲之12.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13.鲁迅曾对一部古代重要的书籍给予了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重要书籍的作者是A. 司马迁 B

4、. 张仲景 C. 华佗 D. 贾思勰 14.下列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 老子 B.郦道元 C. 顾恺之 D. 王羲之15.下列哪些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 A. B. C. D.二、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共3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有关知识,正确回答问题。1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据图1所示,作为中国古代的农具,它普遍使用是在何时?(1分) (2)据图2所示,它反映了什么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什么?(2分) 图3 (3)图3所示青铜器反映了怎样的史实?(1分)(4)战国时期生产力

5、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分) 17.(1)为解除北魏政权面临的危机,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时,北魏进行了哪几个方面的改革?(8分)(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作用如何?(2分)1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张问政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请回答:(1)上述材料,属于中国古代史上哪一历史人物的主张?他生活在什么历史时期?(2分)(2)材料一反映了他的什么政治主张?材料二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2分)(3)结合

6、上述材料和所学有关知识,简要评述这位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 2B 3A 4B 5B 6B 7D 8A 9 C 10C 11C 12C 13A 14D 1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6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共30分。16(1)战国前期。(1分)(2)冶铁技术,(1分)用皮囊鼓风,提高炉温。(1分)(3)开始用牛耕地。(1分) (4)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2分)17.措施:(1)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分)(2)迁移都城。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

7、城迁到洛阳。(2分)(3)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孝文帝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学说汉语。(2分)(4)完善学校教育制度,让更多的鲜卑贵族子弟系统学习汉族文化。(2分) 作用: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2分)18(1)孔子。(2分)春秋时期。(2分)(2) 他提出了仁的学说,(2分)认为只要统治者只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教育思想。(2分)(3)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2分)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2分)他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分)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