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拔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930290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拔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拔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拔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拔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拔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单元 文化与生活知识构建专题纵横审题突破特级教师赵永 知识构建 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文化的作用,把握好如下内容:1.一个实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2.两大作用:文化的作用从宏观上看体现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的影响;从微观上看体现在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三对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 专题纵横 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

2、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

3、展的精神纽带。(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4、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审题突破 9“辨析”(评析)类主观题辨析题要求学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辨别和分析。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典例精析2017山西师大附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一些地方纷纷加入抢“琅琊”地名的混战。安徽人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5、壑尤美,琅琊也”,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南京人则指出剧中的大染国都“金陵”就是南京。安徽滁州更是落实于行动,将滁州琅琊山风景区内的原本兴建于明朝的“会峰阁”换成了“琅琊阁”,而这块全新的匾额落款居然是宋朝的苏轼。有指出,这一做法是在商业利益冲动下“打劫”历史文化,难以形成地方旅游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上述“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审题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传承”,要求对上述“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属于评析类试题,重在分析。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加入“抢名”混战,认识到了文化对经济有重大的反作用;随意对传统文化改名,没

6、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所以,文化发展要立足社会实践,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虚构历史。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加入“抢名”混战,认识到了文化对经济有重大的反作用。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将原本属于明朝的“会峰阁”改名,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割裂了文化的历史联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随意改名,随意杜撰历史人物题款,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文化发展要立足社会实践,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虚构历史。方法指导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

7、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有四个:(1)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2)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及怎样才是正确的。(3)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不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有正确的成分等。(4)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析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

8、正确的观点或结论。 应用体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孟子有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中国共产党在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

9、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答案: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确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但是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而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二者的产生基础有着本质区别。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都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起到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民本思想缓和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