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928825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生成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编号: 南城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 报 书课题名称: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与生成的研究 学科分类: 小学数学 课题负责人: 吴桂发 负责人所在单位: 建昌镇姚家巷小学 研究起讫时期: 2011.92013. 6 联系电话: 13979421617 通讯地址: 建昌镇姚家巷小学 南城县教研室填 表 说 明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2、本表报送用B5纸,一式2份。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由学校统一报送。6、课题编号及第六项不用填写。课题名称课堂教学

2、情境创设与生成的研究负责人姓名吴桂发性别男民族汉出 生年 月1975年 7月专业职务小教高级学 科小学数学最后学历大专主要承担研究任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具体分工周细凤女54中师普师小教高级具体参与课题研究。徐强男57中师普师小教高级具体参与课题研究。陈应根男50中师普师小教高级具体参与课题研究。一、基本情况二、课题论证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课题的提出:1、小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爱好活动,生活经验不丰富,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不强,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2、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利用问题情境创设让抽象数学更形象,这样也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3、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问题情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这也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的。4、数学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

4、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和活动,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二、现状分析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不少学校课改初期就开始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为什么还要研究它,不觉得有些过时了吗?我们是研究过,但教师做得怎样,这应该是关键之处,如果,我们研究的很好,但老师却不管不顾,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没有显现出课题研究的价值,那么我们的研究就不能说是成功。1、对问题情境创设认识的片面理解。教师只注重开课前的情景创设,觉得问题情境创设只限于课前的导入,实际不然,教学的整个活动都

5、应该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2、只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而不能有效的挖掘其使用的最大价值,使得问题情境创设如摆设,只中看不中用。3、“生活味”浓厚,“数学味”淡薄。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的老师的确每节课都注意从生活中引入,但往往就像“菊花加糖糖过量”一样,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味浓厚,而数学味淡泊。4、形式丰富多彩,但实效差。现在,有很多数学课走进了注重课堂气氛,忽视课堂实效的怪圈,表现为:活动的气氛热闹,活动的形式花哨,而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现在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问题情境,但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来讲,好像并不好找到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

6、过于注重教学的问题情境化,为了创设问题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问题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问题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些高年级老师创设的教学问题情境也只是比较牵强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搬入课堂,让学生感觉老师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态度、情感没有太大的作用。三、课题的界定:1、从心理学的角度,“问题情境”表现为多种刺激模式、事件和对象等,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问题的提出,而且能为问题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

7、。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情境”是人从事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3、数学问题情境是产生数学概念、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背景和前提,也是学生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基础和条件。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4、学生的学习问题情境是传递数学学习信息的载体,它提供与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相关联的数学信息,进而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学生的学习数学的问题情境是产生数学学习行为的重要条件。四、理论依据:1、小学数学课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标根

8、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对数学问题情境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第二学段提出: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第三学段提出:数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以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研究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因此,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是课改的需要。2问题情境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中,有关学习的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形的转变,即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到问题情境主义的转变。问题情境主义主

9、张按照社会问题情境、生活问题情境、科学研究探索活动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在真实或逼真的活动中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问题情境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的迁移。五、课题研究的目标:1、使广大教师提高对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克服当前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等误区,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通过创设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克服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的有机统一。3、 以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为载体,正确处理新课程与

10、教学质量的关系,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构建新课堂,创立新课堂文化。4、使广大教师掌握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技巧,解决课堂中的问题,明晰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标准,不断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5、从课程实施的微观入手,关注教学细节,抓住关键环节,以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为突破口,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改变课堂,把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六、课题的研究内容:把创设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作为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认真研究

11、解决以下问题:问题一: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的特征是什么;问题二: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有哪些不适合的问题情境,如何改进;问题三: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问题四:如何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情境,发挥问题情境的最佳作用。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针对“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进行行动实施,对研究的设想及方案进行完善。2、个案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教学措施。3、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八、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原则:1、启法性原则教学的问题情境应是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发展

12、学生的认知策略和水平,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所以在课堂上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都应考虑到对学生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2、一致性原则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出发,从课本内容出发,恰当地组织素材,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3、灵活性原则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的生成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可能在我们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之外还有无法预料的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对动态生成的教学问题情境来把握这种问题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4、科学性

13、原则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要规范,不能发生与科学知识相悖的知识问题情境,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应采用相当规范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三、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研究的周期:三年(1)准备阶段:(2011年9月11月)撰写开题报告,申请立项,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任务。(2)实施阶段:(2011年12月2013年4月)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题实验教学,收集研究资料。(3)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5年6月)分析整理资料、数据,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四、预期研究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11月课题方案的制定与相应理论的学习,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请报告吴桂发2第二阶段(运作阶段):2011年12月2013年4月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上公开课等,撰写阶段性小结徐强陈应根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5月6月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形成课题报告。做好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吴桂发陈应根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批意见单位公章(盖章):单位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六、课题评审组意见评审组组长签字:年 月 日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