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928807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代码: 06287 结构设计原理(二)课程自 学 辅 导 材 料 配套教材:结构设计原理 主 编:叶见曙 出 版 社:人民交通 版 次:2012年7月 第2版 适应层次:本 科内部教学使用目 录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第一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1第二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2第三篇 圬工结构2第四篇 钢结构3第五篇 钢混凝土组合构件3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5二填空题 25三判断题 30四名词解释题 34五简答题 36六计算题 39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42二填空题 42三判断题 43四名词解释题 43五简答题 46六计算题 53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第一篇 钢筋混凝工结构一主要内容本篇主要介

2、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混凝土、钢筋的强度与变形性能;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结构可靠度概念;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原则;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单筋、双筋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受力性能、抗剪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抗弯承载力;受扭构件的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性能、计算;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局部承压;深受弯构件。二重点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和各项强度指标;钢筋的强度指标与变

3、形指标;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破坏过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双筋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态及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过程;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过程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破坏过程和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变形的起因、影响及控制。三难点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强度与变形);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的概念;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性能、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双筋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受弯构件

4、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偏心距增大的含义;偏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裂缝宽度的计算。第二篇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主要内容本篇主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预加应力的方法与设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损失、有效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施工、使用阶段的受力情况;构件施工、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使用阶段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挠度计算;锚固区承压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要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5、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验算、总挠度验算;允许开裂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与设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构造及截面设计。二重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施工、使用阶段的受力情况;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锚固区承压验算;总挠度计算;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要求;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三难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要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使用阶段

6、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验算、挠度验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第三篇 圬工结构一主要内容本篇主要介绍圬工结构的基本概念;圬工结构特点;圬工结构材料种类;砌体的强度与变形;砌体的模量;圬工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原则;圬工结构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圬工结构截面局部承压的承载力计算;圬工结构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圬工结构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二重点圬工结构特点;砌体的模量;砌体强度指标确定;圬工结构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圬工结构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三难点圬工结构材料的种类;砌体的弹性模量;圬工结构截面局部承压的承载力计算。第

7、四篇 钢结构一主要内容本篇主要介绍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钢结构的计算原则;钢材的破坏形式;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工作性能;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钢材种类、牌号及其选用;钢结构的连接;钢材焊接的形式;焊缝连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刚桁架的构造;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实腹式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刚桁架节点设计;钢梁板的构造;钢梁板的强度计算;钢梁板的刚度计算;钢梁板的整体稳定计算;钢梁板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的设计;钢梁板的截面变化。二重点钢结构的特点与应用;钢材的种类及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钢材焊接的形式;高强度螺栓

8、连接特点与计算;刚桁架的组成特点、设计要求、节点设计;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钢梁板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的设计。三难点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工作性能;钢结构的计算原则;焊缝计算;螺栓群的计算;钢梁板的设计方法;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钢梁板的整体稳定计算;钢梁板的截面变化。第五篇 钢混凝土组合构件一主要内容本篇主要介绍钢混凝土组合梁概念及特点;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的计算原理;温度、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对组合梁的影响;组合梁的截面验算;抗剪连接件设计;抗剪连接件的类型和构造要求;抗剪连接件的设计计算;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工作性能;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钢管

9、混凝土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二重点钢管混凝土基本原理、特点;钢管混凝土受压承载力计算;钢一混凝土组合梁截面设计方法;连接件的设计与构造要求;温度、混凝土收缩及徐变对组合梁的影响;抗剪连接件的类型和构造要求。三难点钢管混凝土受压承载力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设计方法;组合梁的截面验算;抗剪连接件的设计计算。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1我国现行规范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与其轴心抗压强度fc的关系为( )。A、fcu0.5 fc2/3B、fcu=0.7fcC、fcufc;D、fc=0.7fcu2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 )。A、增加B、减小C、不变D、先增

10、后减3在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A、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B、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C、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压应力过大,抗剪强度反而减小D、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减小,但压应力过小,抗剪强度反而增大4一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两端固定,由于混凝土收缩(未受外荷)( )A、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钢筋中产生拉应力B、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钢筋中无应力C、混凝土和钢筋均不产生应力D、混凝土中产生压应力,钢筋中产生压应力5线性徐变不是指(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t为线性关系B、徐变系数与初应变(力)成线性关系C、瞬时变形与徐变变形之和与初应力成线性关系D、徐变时间曲线等间距6用对

11、埋入混凝土中的钢筋施加拉力P以测定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当拉力P小于拔出力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沿钢筋长度l分布为( )A、平均分布B、三角形分布C、中间大两端小的抛物线分布D、中间小两端大的抛物线分布7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取下列哪个作为计算强度的依据( )A、屈服强度B、比例极限C、极限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8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A、膨胀B、收缩C、不变D、先膨胀后收缩9钢筋混凝上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A、达到混凝土实际的抗拉强度B、达到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C、达到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D、达到混凝土弯曲时的极值拉应变值10适筋梁在逐渐加

12、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A、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而立即破坏B、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C、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随后承载力缓慢下降,直至破坏D、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11截面和材料确定后,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与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r之间的关系是( )A、r愈大,正截面抗弯弯承载力也愈大B、当满足条件rminrrmax时,r愈大,正截面抗弯弯承载力也愈大C、当满足条件rrmin时,r愈大,正截面抗弯弯承载力也愈大D、当满足条件rmaxr时,r愈大,正截面抗弯弯承载力也愈大12有两根条件相同

13、的受弯构件,但正截面受拉区受拉钢筋的配筋率r不同,一根大,另一根小,设Mcr是正截面开裂弯矩,Mu是正截面抗弯强度,则r与Mcr/Mu的关系是( )A、 r大的,Mcr/Mu大B、 r小的,Mcr/Mu大C、两者Mcr/Mu相同D、随r增大,Mcr/Mu先大后小13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提高混凝土标号B、提高钢筋强度C、增加截面高度D、增加截面宽度14钢筋混凝土板中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不是( )A、承受另一方向的弯矩B、将板面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C、形成钢筋网片固定受力位置D、抵抗温度和收缩应力15在T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认为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bf内,( )A、压应力均匀分布B、压应力按抛物线型分布C、随着梁高不等,压应力有时均匀分布,有时则非均匀分布D、压应力按三角形分布16在T形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当g0Mdfcbfhf(h0-hf/2)时,则该截面属于( )A、第一类T形截面B、第二类T形截面C、双筋截面D、单筋截面17在单向板中,要求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