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困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928386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体经济的困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体经济的困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体经济的困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体经济的困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体经济的困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体经济的困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体经济的困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体经济的困境 怎样看目前经济形势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显著。现在经济增速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尤其今年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降到8%以下。怎样实现经济的“稳增加”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那么,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哪些挑战?政府怎样发力才能更加好地“稳增加”呢?为稳定经济增加、实现“软着陆”,首先要提升对中速经济增加的容忍度和承受力,在中速增加面前,不能反应过分政府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从我国经济形势来看,目前经济连续下行,实体经济要素流失严重,中小企业生存困境加剧,政府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处理好“稳增加”和“促转型”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愈加坚实,才能转危

2、为机。GDP及相关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指标连续下行。今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仅为%,是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12个季度中的最低增幅。众所周知,GDP增加关键依靠“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现在该三大经济指标下行趋势显著。以投资为例,2021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较1-4月份回落个百分点。其中民间资本投资以前四个月的%回落至前五个月的%,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速也比1-4月份回落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要素投入下降,关键表现在用电、用钱、用人三方面。实体经济面临着要素流失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夹击,产业“空心化”潜在风险不停积聚。作为衡量实体

3、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工业用电增幅回落。2021年1-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增幅回落个百分点,其中仅冶金、建材两个行业就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速回落约个百分点。另外,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演变成银行的贷款难。最新调查表明,5月份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新增贷款整体靠近零,存款则继续流失2021亿元左右。在“企业融资难”正在转向“银行贷款难”的同时,“企业用工荒”正转向“工人就业难”。企业发展面临“五难”和产能过剩及“三角债”困扰。从企业角度看,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着多重生存困境。中小企业生存困境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融资难:不但融资难,而且融资贵;二是用工难:企业用工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三

4、是投资难:市场没有订单,投资没有空间;四是创新难:因为创新风险高、投入大,而中小企业创新资源有限,企业不愿、不敢、不能、不会创新;五是盈利难:成本高、税费重。除上述五种生存困境之外,企业发展还面临双重困扰,即产业链、供给链面临着“产能过剩”困扰,资金链面临着“三角债”困扰。政府财政收入过快下行,宏观调控房地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财力急剧下降,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匹配,资金链面临着断裂的风险。今年一季度,北京财政收入增加%,增幅回落个百分点;上海财政收入增加%,增幅回落个百分点;重庆财政收入增加%,增幅回落个百分点。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面临着“稳增加”和“控房价”的两难选择。调控

5、力度过大,房地产价格及投资大幅下降,严重冲击财政、金融系统,引发经济风险;调控力度过小,房地产市场泡沫加剧,引发经济危机。房价既不能大涨,也不能暴跌,要在挤出房地产泡沫和防范房地产风险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稳增加要采取“中医”式的疗法为稳定经济增加、实现“软着陆”,首先要提升对中速经济增加的容忍度和承受力,在中速增加面前,不能反应过分。其次要从经济增加的“三驾马车”入手。出口是一个极难改变的变量,消费是一个慢变量,而投资是一个快变量,能够立竿见影。投资又可分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目前扩大投资不应是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应该调动企业投资的主动性,投资的关键应该是民间投资而不能是

6、过多的公共投资。有关稳定经济增加,目前社会上有两大类、六种看法。一类是主张用老措施来稳定经济增加,包含两种看法:一是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用新“四万亿”或小“四万亿”;二是放松房地产调控。另一类是主张用新措施来稳定经济增加,包含四种看法:一是激活民间投资;二是促进消费,比如财政补助汽车下乡和节能家电;三是对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实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四是把减税费作为主动的财政政策。老措施是难认为继的,而在新措施中,扩大民间投资应成为目前稳定经济增加的关键。老措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用新措施,尤其是激活民间投资、减税费、营造环境、调动企业投资创业主动性、促进消费等等。在这些措施中间,我认为稳增加要采取“

7、中医”式的疗法:扩大民间投资、减税费、货币政策向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定向宽松、处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刺激消费,一起来实现稳增加的目标。避免采取上一次的“西医”式疗法,尤其是避免打“强心针”的疗法,这么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只有使民资成为稳增加主力,稳增加才有坚实基础,才可避免以房价暴涨换增加的老路。详细而言,一要放宽市场准入打破垄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升经济竞争性,完善经济体制;二要增加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使游离于实体经济的游资热钱从“魔鬼”变成“天使”。“放”、“扶”、“逼”的政策组合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只有让实体经济的基础更实,才能摆脱经济危机,赢得未来。现在中国实体企业面

8、临多重生存困境,实体经济基础受到侵蚀,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局部地域出现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中国产业“空心化”的表现关键有五个方面:一是受我国外原因的综合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多重生存困境,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调查表明:四成小企业亏损;二是大量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从实业平台取得的融资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避实入虚”;三是垄断行业投资无门,竞争性行业过分竞争造成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弃实投虚”变成炒资产的“游资”和“热钱”;四是伴随企业精英大量移民或外迁,大量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素流失;五是企业家实业精神衰退,展现出“赚快钱”的浮躁、急躁心态。资本逃离实体经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

9、成本攀升,面临多重经营困难,不能干。我总结了九种原因在推进成本的攀升: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上述九种原因叠加推进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二是投资渠道受限,企业发展空间不足,没法干。因为遭遇“弹簧门”、“玻璃门”和“垄断门”,民间资本投资无门或被“挤出”;三是利差巨大,实业不如投机,不想干。做实业太累,利润薄,做投机赚快钱,利润高。上游的银根、地根、能源流、物流、信息流被高度垄断,高枕无忧获高利,盈利“不好意思说”;下游的小微企业在红海中过分竞争,“利润比刀片还薄”。相对房地产业非理性繁荣,银行利润“一枝独秀”,做实业真难。稳定经济增加的关键在于强化实体经济,重振实业精神。对此,政府要经过“放”、“扶”、“逼”的政策组合,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做实业能大富”的环境。 “放”,即放开市场准入,加紧垄断行业改革和激励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市场空间;“扶”,马上扶持三农的一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方面,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经过“减税、减费、减负”等方法提升民间资本回归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引导民间资本回流实体重振实业;“逼”,即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