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范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9259249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范文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 “螳螂捕蝉 ”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 “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 “因”与 “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 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 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 “妙在何处 ”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氛围。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阅读教学以读为本, 通过朗读内化 “理解 ”,通过复述表现 “感受 ”。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 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 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 ”。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