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9251268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高职高专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一、专业建设基础扎实,电力行业特色鲜明电力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按照国家生产力布局要求,建设晋北动力煤基地、晋中炼焦煤基地、晋东无烟煤基

2、地及相应的电力基地,推动能源资源集中开发、集约生产和生态环境集中治理修复”。随着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山西煤电基地的建设,预计到2015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00万千瓦, 即在201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700万千瓦基础上,新增机组容量3300万千瓦。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是火力发电厂主要运行控制方式,因此需要大批“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就是针对火电厂集控运行岗位群而设置的专业,是为电力行业提供人才支撑的主要专业之一,可见本专业具有强大的行业背景和优越的发展前景,专业岗位定位明确,专业特色突出。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是我院200

3、4年升格为高职后第一批招生的四个专业之一,是学院的核心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初见成效 按照“课、岗、证”融通、“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改革理念,以课程组合、课程内容整合为手段,形成了“素质拓展课程、理实一体课程、仿真与生产性实训课程、顶岗实习课程”的课程体系及“顶岗实习与就业接轨”的“四体系一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通过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内容融合进日常教学内容,实现了“课证融合”。现有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各2门。编写教材:电厂锅炉、热力过程自动化等5门。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初具规模 现有电厂仿真等12个校内实训室和26个校外实习基地。“双师结构”的教学团

4、队初步形成 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4人,双师素质教师7人,骨干教师7人。企业兼职教师7人。教学科研取得成效 近年发表论文20篇,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招生、就业情况好 近三年新生报到率均在98%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以上,就业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为94%以上。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专业发展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区域电力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与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中电投临汾热电厂、山西兆光电厂、山东魏桥热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双主体”的“四体系一接轨”人才培养模式,制订

5、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导向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推行“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联合教学形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专兼结合、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技术先进、教学手段一流、服务企业能力强,具有国际职教视野,电力行业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电力生产、管理、服

6、务第一线,具备从事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发展目标:12年集控值班员,34年技术员、专工,45年班长、值长,510年车间主任。3.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建设“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组建专业建设工作组,定期开展工作,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双主体”的“四体系一接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人才质量实施第三方评价。引入企业技术标准开发建设5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建立乐学体系。以教学团队的

7、梯队建设为主线,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服务企业能力。聘请1名企业技术专家和校内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及2名骨干教师;聘用企业兼职教师3名,使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60%。校内新建集600MW和1000MW机组的“虚拟发电车间”,扩建泵实训室;与企业共建顶岗实习运行工作区。再建设12个深度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三、专业建设内容详实,突出校企融合,强化专业服务电力行业能力1. 推进校企对接, 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坚持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发挥山西电力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的作用,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建设

8、工作组,制定章程和运行机制,强化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的衔接。2.探索系统培养, 优化人才成长途径,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第三方评价,优化评价机制的衔接探索系统培养,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积极推进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深化“双主体”的“四体系一接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健全由就业企业、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

9、为衡量核心标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3.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校内新建集600MW亚临界机组和1000MW机组的“虚拟发电车间”。以满足锅炉设备运行、汽轮机设备运行、发变组电气设备运行、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等课程的“学、做、练”一体化教学要求。扩建泵实训室,以满足泵与风机等课程的学做一体教学要求。再建设12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立“厂中校”。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质量评价标准。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营造职业氛围。4.转变培养方式,优化课程体系与教材、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衔接优化课程体系与教材的衔接以行动为导向,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

10、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建设锅炉设备运行、汽轮机设备运行、热力系统分析及运行、热工参数测量与控制、单元机组集控运行5门优质核心课程。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共同完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行动导向的特色教材编写。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建立乐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等数字化教学资源。(3)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包括:教学管理文件;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等行业企业资料;学术论文、科研资料等教学参考资料;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

11、,课程试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料等;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5. 建设教学团队,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强化服务电力行业能力双师结构的团队机制建设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2)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通过到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训、校际交流请、专家讲座等方法,校内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聘请1名电厂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制定双师培养计划,教师每年到企业学习锻炼的时间不得少于30

12、天,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工程实践、科研课题等。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师徒结对”,并签订“师徒协议”,进行“传、帮、带”。(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新聘请3名企业兼职教师,建立专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加强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训。(4)电力行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面向电力行业的岗前、新技术、新工艺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咨询、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每年为企业培训员工100人次左右。四、改革举措得力,针对性强解决校企融合深度不够的问题 建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工作组;每年召开23次专业建设工作组会议,研讨和指导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兼职教师到

13、学校任课;定期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学;专业带头人定期带领骨干教师到企业体验学习。解决教师服务能力提升问题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师每年下现场实践不少于30天;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咨询;教师参与企业员工技能比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鼓励教师申报专利。解决行动导向的教材编写及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 校企合作编写行动导向核心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引入企业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解决高危行业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电力生产安全第一,不允许实习学生操作设备,为此需在学校新建立一个600MW和1000MW机组的“虚

14、拟发电车间”;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完善顶岗实习学生质量管理办法。解决教学信息化问题,建立开放的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 建设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利用教学管理平台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2.保障措施思想保障 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及专业服务能力提升举措,深刻认识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意义。组织保障 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保证项目按照建设目标实施,实行项目责任人责任制,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保障 建立专业建设项目的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

15、理效率和监控水平。资金保障 设立项目建设专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根据建设方案中的预算,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年度、建设内容分别核算,实行项目资金管理。五、绩效考核指标方案科学,涵盖专业建设全过程建设内容2012年预期绩效2013年预期绩效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1.组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工作组,召开工作组会议;2.制定工作组章程,完善校企合作制度。1.召开工作组会议,指导并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2.论证制定人才评价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1.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3.对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评价。1.实施人才培养方案。2.建立网络动态评价信息平台;3对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评价。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完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和行动导向特色教材编写方案和初稿;2.完成教学管理文件资料;3.购置收集行业企业资料;4.购置教学参考资料;5.完成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试题库数字化教学资料和构建数字化平台等。1.完成5门核心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教材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