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9240945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5套)(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日:“君才十倍曹丕,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 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日: “臣敢竭股肱之力, 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 开府治事。顷之,又须益州牧。政事无巨细, 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 使聘吴,因结和亲,逐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 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 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选自三

2、国志诸葛亮传)(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 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 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不求闻达/于诸侯B.遂许/先帝以驱驰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躬/耕于/南阳13. 下列加点的字词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 咸决于亮咸来问讯 B. 属以后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其秋悉平悉以咨之 D. 此臣所以报先帝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4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3、 (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3)庶竭驽钝 ( 4)深入不毛15翻译句子。(1)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6比较阅读两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 ”这句话来概括。(2)“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体现了诸葛亮一贯的 外交政策是: 。(3)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以俟大举”的史实, 乙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4)“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两文中的所谓“大事”指的是: (用乙文原句回答) 。17问题探究。读了这两段文字, 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联系实

4、际, 说 说这种品质对你的启示。答案】 12B13D14 ( 1)通“嘱”,嘱托 (2)把 ( 3)平庸的才能(4)长草木15(1)政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处理决定。(2)先帝知道臣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在临去世的时候将国家大事 托付给我。16 (1)临崩寄臣以大事(2)联吴抗曹,外结好孙权(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4)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7示例:忠诚。虽然我没有诸葛亮聪明、伟大、高尚,但我也应该 像诸葛亮那样,淡泊名利,知恩图报,忠诚不二,勤奋刻苦地学习, 忠于自己的职业, 忠诚做人克服现在的困难, 勤奋忠诚地走好自己的 人生之路。(二)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

5、,完成下列小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宣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不宣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韩、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 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 日能,是以众议举鬼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 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常不叹息痛 恨于恒、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 臣,愿

6、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出师表 )(乙)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 者英高于齐桓,皆待贤 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 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美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 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 矣,而不与吾共安利 之可乎?贤士大有肯从我游者,吾能 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候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 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暑行义年 。有而弗言,觉 免。年老癃病,勿遣。(选自汉书 )(注)伯:称霸,由进:被进用。安利:享受太平。 昌:人名,指周昌。酂(z an)候:指萧

7、何。署行义年, 登记被举荐者的品行、容就和年龄。癃(I(nig)身体衰弱, 病情严重。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性行淑均:(3)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4)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9(甲)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了 、 两条建议。(每空限 4 字) 10甲、乙两文在选用人才上的相同点是: 、。【答案】7( 1)提拔、晋升( 2)公正、公平(3)断(成断绝)(4)担心(或忧虑、担忧)8(1)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 正。(2)现在天下的贤人有智慧有才能,难道只

8、有古代才有这 样的人吗?9严明分罚 亲贤远佞10广纳人才 唯贤是举(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 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

9、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 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去:离开,这里指离婚。相:担任国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对: 回答。57解释下列短语。( 1 )简拔: ( 2 )裨补阙漏: ( 3)优劣得所: ( 4)意气扬扬: ( 5)名显诸侯: 5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59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A. 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

10、人容易接受。B. 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 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 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 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 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60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 结合选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答案】571)选拔; ( 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58 ( 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

11、军事方面的事情。 ( 2)今天我看他 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59 D60 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 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四)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 , 事无大小 , 悉以咨之 , 然后施 行 , 必能裨补阙漏 , 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 ,是以众议 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

12、,此后汉所以倾颓 也。先帝在时 , 每与臣论此事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 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 , 王业不偏安 ,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 之明,量臣之才 ,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 ,王业亦亡。惟 坐而待亡 ,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 ,寝不 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 , 深入不毛,并日 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 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 ,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 之遗意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孰与:何如,表示

13、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6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虑忠纯: ( 2)悉以咨之: (3)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4)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5)深人不毛: 68翻译下列句子。(1) 将军向宠 , 性行淑均 , 晓畅军事。(2) 臣受命之日 , 寝不安席 ,食不甘味。69乙文中诸葛亮赞扬先帝有“量臣之才”, 意思是刘备善于发现并正确评价臣子的才能。这一点通过甲文中的 “”和“”两句话能看出来。70陆游诗云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从上面两段选 文中,请你写出诸葛亮之所以“名传后世”的优秀品质主要有哪两 点?八、【答案】67心思(思虑) 询问 衰败 因此,所以 不长草

14、,这里指未开垦的荒地。68.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晓军事臣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69.是以先拔以遗陛下先帝称之曰能(五)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 -10 题。(7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易日: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 ,厚之至也。”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 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孔子日北方有兽, 其名日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啮 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蜃以走。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 亦非性之爱蜃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选自刘向说苑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