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922843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设计(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年八月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浊漳河西源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是浊漳河的三大支流之一。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023654,东经1125511344之间,北部、东部与浊漳北源接壤,南与浊漳南源毗连,西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地面较平坦, 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国道、长太高速贯穿其中,交通便利。西源河道发源于*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流经*县、襄垣两县,在襄垣县甘村与浊漳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干流。主流全长约80km,流域面积168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3217万m3,河道两岸分布有*县、襄垣两

2、县14个乡镇67个行政村及工矿企业单位,其中:*县段全长33.5km,流域面积1007.9km2,涉及*县11个乡镇,283个行政村,主河道直接流经*县县城,涉及沿岸农田0.8万亩,人口5.2万人。在*县漳源镇漳河村建有漳河庙,庙前有泉水出露,泉水在漳源村汇入浊漳河西源,当地习惯以此为浊漳西源之源。漳源村、漳河村,皆是因为居于漳河源头而得名。漳河庙门匾“漳河源头”四字相传为清代康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吴 琠所书,历经风雨沧桑;古沁州志记载:漳河,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去漳源镇可二里许。其地建漳河神祠,有泉汇为巨浸,东南流至镇,与花山水合,故是镇一名交口。南行会北河、固益诸溪间水,其流甚大,至州城北郭外,

3、小河水入焉。又一里经州城西郭,澄清、赤龙二池水来注。又南流二十里,合后泉水。又三十里至万安山之北,会铜革是水,是为本州诸水总汇之处。漳河庙又称张仙庙、通玄先生庙。据沁州志载:此地为八仙之一张果老栖隐处,“先生隐中条山,往来汾沁间,时止漳源”。沁人在漳源隐处立张仙庙,有祷辄应。明初图八仙像于门,改祀漳河庙,昔日曾香火鼎盛,钟磬和鸣。*县境内的浊漳西源流域面积占*县总面积的77.7%,是*县生产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条件,对*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防洪保安、环境和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西源源头是海河流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经一万多年的风雨沧桑变迁,传载着久远的水系文化和美丽的传说,同时源头保护区也

4、是*县、*市的重点保护区域,关系着当地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地理位置及作用十分重要,治理保护意义也十分重要。源头有泉水三处,一处位于漳河庙前,由龙头涌出,进入庙前水池,之后溢入河道,在漳河村中自西向东穿过,称之为1#泉;一处位于庙后东侧沟内,泉水出流后沿沟底左侧向南蜿蜒230m,与1#泉水汇合,称之为2#泉;一处位于漳河村北的沟内,泉水出流后顺沟而下430m,流向自北向南,在漳河村中与上游泉水汇合,称之为3#泉。三处泉水汇合后向东1.0km左右汇入西源主河道,形成了浊漳河西源的清水源头,目前总出水量为760m3/d。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源头,进行修路、建渠、改造环境,采取了一些必

5、要的措施,但由于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加之缺少源头保护规划和方案,使源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经现场勘察和调查,目前,源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源头的出水量明显下降,由过去的1100m3/d,下降到现在的760m3/d;二是保护区内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落后,卫生环境差;三是河道断面狭窄,淤积严重,多年来未进行综合治理;四是生活垃圾弃置于河道、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 道,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使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目前,*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修路、栽树、治水、兴教”战略,将治水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付诸实施。建设“北方水城,中国沁州”的目标明确,围绕“八河环绕,九湖围城”的水

6、系建设战略目前已初见成效,完成河道建设工程10余公里,南湖、瘦西湖、东湖新建工程相继完成,县城水系工程联成一体,围绕水城水系的绿化、道路、亮化工程也已投入使用。随着水城建设的逐步深入,水系源头保护治理的要求也已逐步提出,人民要求治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的呼声日趋高涨,从而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关注,在*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浊漳河西源源头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议案,*市人大组成视察组,赴*县漳源镇漳河村浊漳河西源源头,就源头的现场保护、出水量、周围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对源头的保护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将源头保护列入重点项目,并以之带动全县以至全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为此,*市水

7、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县水利局委托,针对西源源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市“一泉三源”保护规划和人大视察组的要求,编制了*县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初步设计(2010年度)。1.2 工程概况浊漳河西源源头治理保护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河道防洪、文物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在项目的规划实施中,要围绕全面建设和再现浊漳河西源源头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构建和谐文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总体目标,针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坚持综合治理与保

8、护并重的原则,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期实施。通过对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综合治理保护,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使源头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当地人居生活、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根据以上治理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治理原则,提出西源源头治理保护的任务为:(1)对西源源头河段进行河道治理,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为源头的整体治理保护奠定基础。(2)结合源头河道整治,对河道两岸配套建设人行道、人行桥、防护栏杆,保护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与方便,对道路两侧进行景观绿化。(3)对源头保护区内进行生态环境综合

9、治理,进行水源涵养林建设、草地建设、退耕还林等植被建设与管护,有效保护水源地;配合封山禁牧,通过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结合,使生态环境逐渐转向良性循环;(4)宣传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政策,实行节水措施,按照水源地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类水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禁止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保护源头泉水资源。(5)改善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沼气池、改圈、改厕,推广清洁能源,实施集中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解困工程,积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严格监管,垃圾、污水禁止弃置、直接排放于河道内,保护水源不受污染。(6)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实现绿色转型,壮大经济实力。围绕源头,

10、大力发展生态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议保护区内全部列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补偿。有效地防治了水源地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7)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生态环境执法体系,推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维护源头保护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秩序,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本次2010年度工程主要完成源头河道的综合治理,包括河道的清淤、护砌,满足河道设计洪水标准下的正常泄洪要求;修建溢流坎、跌坎,泉水出流后在河道形成连续的景观水面;庙前平台整修铺设;安装防护栏杆,修建人行便道和修建人行桥等河道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护砌,修建溢流坎6个,

11、跌坎1个,治理河道长度312m;下游两处泉水汇入口段治理,其中,2#泉水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5m,3#泉水汇入口段治理长度30m;庙前平台平整铺砌1400m2;配套设施建设,河道两侧安装防护栏杆350m,桩号0+195处修建人行桥1座,沿河道修建台阶3处5个,新建2座凉亭和1座标志性建筑。工程概算总投资143.3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17.02万元,临时工程6.64万元,独立费用12.84万元,预备费6.83万元。主要工程量: 土方开挖7815m3,土石填筑3858m3,混凝土108m3,砌石2219m3。主要材料用量:水泥232.9t,钢筋、钢材3.94t,汽油0.32t,柴油7.85t,砂

12、921m3,石子139m3,块石2396m3。用工2.94万工时。工程建设期一年。2 水文2.1 流域概况浊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流域呈扇形分布,上游有南、北、西三大支流,俗称南源、北源、西源。浊漳河西源流域地处北纬36023654,东经1125511344之间,北部、东部与浊漳河北源接壤,西部与黄河流域的沁河为邻,南部于浊漳南源毗连,该区域水资源丰富,太焦铁路、沁沁铁路、208国道、长太高速贯穿其中,交通便利。浊漳河西源发源于*县漳源镇余岩村北,河道全长80km,流域面积1669km2。流经*县定昌镇(县城)、段柳乡、新店镇,襄垣县虒亭镇、夏店镇,在古韩镇甘村与浊漳南源汇合进入浊漳河

13、干流。浊漳西源在*县境内的流域面积1007.9km2,主河道长33.5km,流域平均宽25km,河道平均纵坡6.5,涉及该县11个乡镇,283个行政村。浊漳河西源主要支流有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郭河、徐阳河、淤泥河等。该流域边缘地区大部分为石山区和土石山区,西部、南部地带山区有松林覆盖,其余地区均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情况不佳(植被覆盖率12%),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西源在二神口(*县襄垣交界)出界处河谷高程为海拔917m,区域内平均海拔10001100m之间。2.2 气象本工程流域地处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

14、中在夏季,多年平均降雨量557.5mm,汛期69月降水量405.3mm,占全年降水量的72.7%。流域全年日照时数在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9.1,最热在7月,最冷在1月,最大冻土深度76cm,全年无霜期18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32.2mm。流域内多年平均风速为1.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1m/s,年主导风向为NW风向。2.3 洪水2.3.1 暴雨洪水特性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暴雨特性是强度大、历时短。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由于暴雨的特性以及流域植被和地形特性,流域的洪水特点是来势迅猛,陡涨陡落。2.3.3 设计洪峰计算1、计算方法本河道流域面积很小,附近没有水文测站,也没

15、有洪水资料,设计洪水分析按无资料地区考虑。设计洪水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计算,采用山西省水利厅批复的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1991年6月)(以下简称“手册”) 中的经验公式进行校核。2、设计控制断面河道属于浊漳河西源的一条小支沟,本次治理段位于下游泉水汇入段,长度270m左右,洪水计算断面取治理段的中部、3#泉汇入口下游(治理段桩号0+217),以此断面计算的洪水作为本次治理河段的设计洪水。断面以上流域面积3.27km2。2、洪峰流量计算洪峰流量计算根据公路科学研究所经验公式:QpKFn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采用10年一遇标准; K径流模数,查得K=7.5;F计算断面控制流域面积,(3.27km2);N面积参数,查得n0.80;将以上数据代入,Qp19.35 m3/s。采用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中的经验公式进行校核。QpCpH1pf 0.3FN式中:Qp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根据河道治理要求和防洪标准规定,采用10年一遇洪水标准;H1p计算流域形心处设计频率一小时点雨量(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