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920835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逐字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编写和板书设计 产雅楠第1页: 上次李仲秋培训的时候说,讲什么东西都要先说明一下讲它的目的,预期的结果是什么。所以大家看到题目的时候可能就知道了,我要讲的是如何编写教案和如何设计板书。但是我讲完之后大家其实并不能立马就学会写教案了、会设计板书了。科目有科目的不同,而且说到底这是个习惯的养成。第2页: 开始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回答是或否。1、我曾经写过教案。2、我几乎每周上课前都写教案。3、我每份教案都包含课程目标、重难点、各部分时间。4、我的教案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可能的反馈。第3页:之前朱华给大家培训的是CELTYL体系的教案。标准的CELTYL教案会包含以下几个部

2、分:课程目标(包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教具、预期问题、解决办法、个人目标、作业、反思、教学过程、各教学过程使用的时间、组织形式(教师对学生群体或教师对单个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等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等。CELTYL教案包含的内容很全面,非常适合母语非英语的少儿学习英语,我们权且把它称为教案的最高标准。但是我今天要讲的并不是怎么写出一份CELTYL教案。对于教理科毕业班的老师来说,讲课的过程更多的还是讲授,课堂活动随考试的临近而急剧减少。所以我想说的是,作为老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准备出的那份教案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至少要做成什么样,才可以比较放心的走上讲台。第4页:我们的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学会

3、知识,把知识带走。怎么才能保证学生把东西带走呢?他当时学会了固然很好,但人总有个遗忘的过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笔记就成了他复习上课所学的唯一材料,这个才是他能带走的东西。学生的笔记从何而来呢?一定是你上课时的授课内容,在上课之前这些授课内容老师肯定是做好准备的,也就是教案。如果我们在这之间划一个大于或小于的符号,大家觉得是教案内容学生笔记还是学生笔记教案内容呢?在中间我还留了一部分空白,那部分空白是什么呢?所以其实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教案内容黑板板书学生笔记。或者严格的说是教案内容黑板板书学生笔记。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尽量让第一个“”号的“”部分,越大越好,和尽量让后一个“”号趋近于“”。第5页:

4、首先来看第一个“”号。正常日校的老师,每份教案都必然包括的内容有这么几个: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教学过程、课后反思。既然是说最低标准,那我们来看看哪些是可以省略的。教学目标,这个写出来,我觉得是给教导主任或者教研组长看的,教这门课的老师不可能不知道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或者其实只要一看到教案具体内容就马上能反应出来教学目标了。所以这个可以省略。重难点,这个写出来,我觉得是给新老师看的,有过经验的老师不可能不知道这课的重难点在哪。所以也可以省略。教具,这个是给自己看的,不过咱们几乎没教具。所以也省略。教学过程,这其中包括几个部分。引入,这部分在新授课或者引发兴趣时有用,引入的例子如果生动的话相信

5、老师也是忘不了的,所以接着省略。具体内容,这个待会再说。作业布置,可以看当时教学的情况来定,所以还是可以省略。课堂小结,基本上课堂小结是对整节课重难点的复习概括,而重难点在教案内容中是完全可以体现的,所以也省略。最后课后反思,这个我觉得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课后反思的时间一定不能隔太久,第二天再反思可能就已经想不起来了。这个反思可能是学生对某个内容的反应不正常时你的处理办法,需要调整授课节奏,或者感觉某些习题讲的位置不对,难度不适合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教案的具体内容中进行修改,没必要单独写成很傻很教条的反思,所以继续省略。省略到最后剩下的东西就只有教案的具体内容了。包括讲授新知和

6、习题演练。大家都有这个感觉,比如我想参考某个部分的教学过程,在网上想找写好的教案,能找到像样的么?结论就是,好教案是“下”不到的。如果我想要某个好老师的教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假设这个老师自己是不能给你的,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找他教过的认真记笔记的学生,要他上课时的笔记。第6至8页:好的笔记完全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授课思路,而且基本上就是这个老师教案的具体内容部分,是教案的精华部分。好的教案必须包含哪些要素呢?1、 条理清楚。一看教案就知道授课的逻辑顺序和思路,而且自始至终符号都是统一的。2、 重点突出。学生能把笔记做成这么多颜色,一定是因为老师在黑板上就用了这么多颜色,或者特意强调某些东西重要,

7、学生才有可能区别对待的。我们因为笔的颜色所限,所以可以灵活一点,比如重点的部分划个框,底下多划几条横线之类的。3、 有例有练(有规律有验证)。新授课就是有例题有练习,复习课就是有规律有验证。第9、10页:如果有配套教材的,或者觉得把例题、练习都抄下来太麻烦,可以做成“链接”式的,在教案中注明,讲完这个知识,应该做哪一页上的哪几道题,可以省去备课的时间。(缺点是:下次再看教案的时候如果教材换了或者不见了,那习题还要重新选择。)第11至13页:各学科示例。其实重难点从笔记上也能看出来。凡是占用篇幅大的都是重点。英语部分,是新授课,讲单词。一定会有单词的中文意思,有时候还有词组或者固定搭配和用法,老

8、师觉得有必要标注中文释义的,一定会把中文也写在黑板上(光用嘴说,是不要指望学生能用笔记下来的!),最主要的我觉得是,一定一定要有例句,甚至有时候连例句的中文老师都很贴心的写下来了,就怕学生不记。第14页: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不用板书,用PPT呈现,但是,是先有PPT,还是先有教案呢?对我而言一定是先有教案的,然后根据教案再做PPT。第15页:什么样的课适合PPT讲?我觉得是概念多,没有解题过程,不需要呈现解题思路的课,用PPT比较方便,或者理科课里有很多复杂的图形、英语老师有大段大段的文字的,适合PPT呈现。第16页:如何写出最低标准的教案?这一点老李讲过一部分,在这里简单说两句我的看法。1、

9、读书,做题读的书首先是教材,然后是教辅,各种参考资料。做题,做真题、模拟题、学校考试题等等。 2、题型分类 新授课按知识点分类,复习课按考点分类。3、 识别标志/方法步骤简单的说,我觉得是“把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思路无限放慢”,然后落在纸上,这个东西才算成型。我们可能觉得这个东西这么简单为什么学生就不会呢?其实是你对这个东西太熟悉了,你的思路太快了,学生刚接触的时候不可能这么快。所以把自己的思路无限放慢,看看自己到底如何想到的,用了几步想到的,为什么就没往别的方向想而就偏偏想的是最正确的思路呢?把这个东西像慢镜头一样的放出来,写下来,教给学生,也这么做,学生才算会了。 4、配题 搭配最典型例题(基

10、础+变化)、最新练习题,编成讲义或教材,在教案中定位第17页:第二个“”,应该尽量做到“”,也就是让板书等于学生的笔记。想让板书上有什么,教案中至少应该有什么;想让学生的笔记上有什么,板书上至少应该有什么。第18页: 再问大家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没有确定的正确答案,都是因人而异、因课而异的。第19页:说说黑板怎么用。左上角是气象台路、永安道、河北等地方的黑板;右下角是南开、和平的黑板。第20、21页:有的老师喜欢从左写到右,有的老师习惯左边写满了再写右边,哪个好呢?没有好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比如这块黑板,除去最左边的部分,右边跟咱的黑板差不多大,就是从左写到右的。为什么这么用呢?因为这是实验

11、室,正在上实验课,黑板上的东西写完了就可以不用擦了,所以从左写到右是没任何问题的,但是只要这堂课是需要擦黑板的,这么写就有问题了。第22页: 还有把黑板分三块的。我个人的习惯基本是分成左右两块,但是最右边有时候会留一个区域专门写步骤、公式、规律,或者学生刚学还没练熟的东西,需要时不时看黑板上的提示的。那部分我写完之后整节课就不擦了,只在余下的部分,分左右两块写,左边写满了写右边,右边写满了再把左边擦掉,在左边写,也就是说一直让黑板上留着刚刚讲过的部分。第23、24页: 板书举例。第25至31页: 各类板书,好的好在哪,不好的不好在哪。第32至最后页: 轻松一下,猜猜看这些是在讲什么课?最后做个小结。教案的“最低标准”:1、条理清晰;2、重点突出;3、有例有练(有规律有验证)。教案内容黑板板书学生笔记。我们尽量做到第一个“”和第二个“”。 最后再补充一句,写教案应该是老师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比仅仅学会了困难的多的事情。感谢各位的宝贵时间!2012年12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