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动态数据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459180520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动态数据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动态数据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动态数据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动态数据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动态数据分析型试题专题训练读“我国某地区乡村地区空间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2题。1下列表述和图示对应正确的是()A乡村聚落个数增多的区域也就是面积增大的区域B图示乡村聚落面积与个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C乡村聚落面积最大区域2013年与1995年相比聚落个数变化不明显D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2013年与1995年相比聚落面积没有变化2对图示区域聚落的描述,最可能的是()A该区域聚落民居屋顶多平顶B该区域聚落民居受地形影响较大,注重散热通风C该区域聚落分布受地形影响不大,最典型的民居是四合院D该区域聚落最典型的民居是窑洞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

2、升。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公元10002000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34题。315001600年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A升高湖面冰期延长B降低湖面不易结冰C升高裸鲤数量减少D降低鸟类数量增加4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B流域内蒸发量减少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读“19522005年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产量变化图”,完成57题。5与辽河流域相比,西北内陆棉花集中产区的优势条件是()A光热充足 B土壤肥沃C劳动力丰富 D农业技术先进6该时段,我国棉花生产()A播种面积

3、扩大B播种面积持续缩小C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D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降低7导致该时段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 B土地退化C城市化 D市场变化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口迁出和迁入省份的“推力”和“拉力”;二是人口迁出省份的迁移能力,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是迁移成本,其中交通成本与迁移距离呈负相关。下图示意“201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及预测”。据此完成89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山东省2010年迁移人口规模不足百万B201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速度放缓C2020年和2025年的迁移人口规模相差最小D20102030年上海迁移

4、人口规模超过2 000万9该时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是由于()A交通条件改善,迁移成本降低B人口出生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增多C区域差距缩小,乡村推力减小D教育事业发展,人口受教育年限延长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时段新生婴儿数量下降最快的是()A19661973年B19731980年C19801990年D19902020年11由图文材料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A1998年 B2008年C2018年 D2028年下面图

5、1为“我国某省19902015年六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单位:km2)变化图”,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该省三种不同地形某时期水域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12该省最有可能是()A青海省 B台湾省C江西省 D江苏省13甲、乙、丙对应的地形类型分别是()A丘陵高原盆地B山地丘陵平原C平原山地高原D盆地山地丘陵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415题。14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15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沙漠地区,

6、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为“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16据图推测,该研究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7相对来说,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风速 B气温C降水 D土壤18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A属常绿阔叶林 B根系发达C不耐盐碱 D为地带性植被下图是“我国分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增加,负值减少)。读图,回答1920题。19关于我国耕地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C东部耕地减少加速,西部耕地增加减缓D耕地增加的

7、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20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B西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C中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开发宜农荒地D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参考答案1.B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个数增多的区域明显不是面积增大区域,A错;聚落个数和聚落面积分别以某一海拔高度为中心点向两边高海拔和低海拔呈正态分布,B对;乡村聚落面积最大区域在海拔200300 m之间,该区域聚落个数变化明显,C错;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在海拔300400 m之间,聚落面积变化明显,D错。第2题,从聚落分布的海拔高度来看,该区

8、域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平顶屋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A错;南方低山丘陵受地形影响较大,而且夏季高温,房屋需注意通风散热,B对;四合院是北方典型民居,C错;窑洞是黄土高原区域的典型民居,D错。3.D4.D解析第3题,15001600年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以鱼为食的鸟类数量增多,D正确。第4题,流域面积一般是以高大的山脉为界,因此流域面积不会增加,D正确。5.A6.C7.D解析第5题,与辽河流域相比,西北内陆地区夏季光热充足,A正确。第6题,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C正确。第7题,市场决定农作物的生产类型和规模,D正确。8.B9.C

9、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山东省2010年迁移人口规模超过百万,A错误;20102030年我国省际分阶段人口迁移规模减小,说明人口迁移速度放缓,B正确;2020年和2025年的迁移人口规模相差较大,2015年和2020年相差最小,C错误;20102030年上海迁移人口规模约1 500万,D错误。第9题,该时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的变化是由于区域差距缩小,乡村推力减小,人口迁移规模减小,C对;交通条件改善,迁移成本降低,不是迁移规模减小的原因,A错;人口出生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增多与迁移规模减小无关,B错;教育事业发展,人口受教育年限延长,迁移规模可能增大,D错。10.B11.C解析第10题,结合图

10、示信息1991199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下降最快,一般上大学的年龄是18岁前后,可推测19731980年新生婴儿数量下降最快,选B。第11题,一般入读大学的年龄为18岁前后,根据材料,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从1991年一直持续到2000年,18年后即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会缓解,选C。12.C13.B解析第12题,该省耕地、林地面积比重非常大,排除青海省、江苏省;从图可以看出,从2000年之后,该省城乡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可以判断该省从2000年之后城市化迅速发展,不符合台湾省城市化进程,C正确。第13题,从水系分布形态与密度来看,甲、乙为山地和丘陵,丙为平原。从水域变化情况来

11、看,甲水域面积显著扩大且沿谷地分布,可能是由于在山地修建水库所致;乙河流数量显著减少,可能是由于在丘陵地区开垦耕地或者增加建设用地;丙水域面积明显减小、河流数量减少且变为直线形态,可能是由于围湖造田以及修建排灌系统所致,B正确。14.D15.C解析第14题,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占比变化,无法根据图示信息比较人口总数,A错误;由图可知2016年该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不足5%,不存在老龄化问题,B错误;2000年1640岁人口占比最高,约占80%,2016年2150岁人口占比最高,说明人口平均年龄增加了,C错误;2000年该城市25岁及以下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当时还没有参加工作,2016

12、年25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已经工作,故选D。第15题,2000年至2016年,该城市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态势,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C正确。2000年至2016年,05岁人口占比呈下降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A错误;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与医疗水平、生育观念没有直接关系,B、D错误。16.A17.B18.B解析第16题,春季气温回升快,地表干燥,多大风,更容易出现风沙天气。图中也显示春季风速较大。第17题,读图可知,夏季蒸腾速率大于春季和秋季,但夏季风速小于春秋季节,说明气温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比风速大;胡杨生长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13、土壤季节变化不大,故降水和土壤对胡杨蒸腾速率的影响较小。第18题,胡杨生长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夏热冬冷,为落叶乔木;为了获取水分,干旱地区的植物普遍根系发达,耐盐碱;胡杨生长在荒漠中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为非地带性植被。19.D20.A解析第19题,我国耕地整体是东部在减少,西部在增加,重心在西移,D对;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是东部地区;面积变化最大的也是东部地区;东部耕地减少的速度在变缓,西部耕地增加的速度在增加。第20题,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耕地的占用,A对;西部耕地在增加,应该是开垦而不是退耕还林还牧,B错;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在减少,开发宜农荒地会使耕地面积增加,C错;农业结构的调整中,粮食作物、蔬菜和花卉面积不影响耕地面积变化,D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