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59177586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 高考“美育”相关素材及4-5月最新模考作文真题一、名言警句1.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2.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中国巴金)3.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4.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5.画家木心说:“无审美力者必无趣。”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6.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7.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8.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

2、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9.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独艺术和娱乐不可能被替代。大数据机器,把知识领域的事全做完,人类和机器的竞争关键,在于智慧、体验、创造力。10.历史学家钱穆在人生与知觉写道:“艺术的生活,亦可说是爱美的生活。当人类文化初演之时,在其于肉体生活消极方面稍得满足,便会闯进爱美的人生。我们发现初民的洞壁上往往有精致优美的画图,他们遇到风月佳景,也会在洞外舞唱。不用说,这些都是爱美人生之初现。11.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没有爱伴随着美,就没有生命,没有诗。”二、人物素材1.“导弹之父”钱学森(19112009)曾说:“科学

3、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他本人具有很好的艺术造诣和文学修养。他会弹钢琴、拉小提琴,热爱欧洲古典音乐,有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2.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18891971)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在北大百年校庆晚会上,首次公开演奏。3.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巴赫有何见解,爱因斯坦则回答说

4、,关于巴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敬他、爱他,而不要发什么议论!最意味深长的动人的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弹钢琴者是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的,则是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学科的两大支柱。在科学上面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和声。4.在哈佛,学生们除了紧张地学习,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艺术活动,比如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种艺术展览等。此外,哈佛每年还会举办艺术节,以活跃学生的业余生活。这些充满着浓厚艺术氛围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接受了艺术教育和熏陶,而且提高了

5、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5.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喜欢站在田埂上唱豫剧的7岁小男孩,在白洋淀麦田旁练芭蕾的12岁姑娘,总拿着父亲的旧手机录歌的初二学生2019年年初,这些农村孩子因艺术而结缘,一起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三、优秀例文美育是一种刚需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

6、容易被遮蔽。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

7、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

8、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9、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美育育我美美与共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讲一讲德智体美劳教育

10、中的“美育”这个话题。顾名思义,美育就是美的教育,我个人理解为用美好事物来感染自己,熏陶自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思想属性首先就决定了我们需要接受美的教育,因此,我想说,只有美育育我,才能更好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较于德智体劳的教育,美育是一种更高级、更有趣的。如果说德育让我们用善良的心灵对待世界,智育让我们用理智的态度认识生活,那么美育则告诉我们,用美的眼光看待一切。这种眼光既是李白亲临庐山时挥笔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的由衷赞叹,也是杜甫登泰山时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乐观自信,更是王羲之面对兰亭美景时发出“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幽情畅叙。可以说,善良

11、,让我们成为高尚的人;理智,让我们成为智慧的人;而具备美的眼光,则让我们成为有情趣的人,让我们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让我们成为能发现世间之美的人。著名的审美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以陶养吾之情感为目的,使之有纯洁有趣之习惯。”可见,推广美育,真是善莫大焉!不仅如此,当世界吻我以痛时,美育让我们依然报之以歌;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时,美育让我们对人生保持微笑。人生不可能一直艳阳高照。孔子周游到陈国时,粮食耗尽。面对弟子们饥肠辘辘、疲惫迷茫的情形,孔子端坐桐树下,弹琴不止,用悠扬的琴声和高昂的歌声激励弟子,在琴声高歌中,弟子们慷慨激昂,载歌载舞,最终寻得粮食,继续一路向西。看来,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12、乐”也是实践的总结。此时,我不禁想到古代戍边城楼上的笛声,一段段梅花落,一曲曲折杨柳既调节单调的生活,更抚慰思乡的心;我又不禁想到红军长征路上的宣传队,一段段节奏鲜明的快板,一首首昂扬的歌曲,既丰富了平乏的旅途,又激励战士们奋勇前行:而这些艺术之美,都化成了意志的铜墙,铸就了精神的铁壁。看来,美能激励人心,推广甚好!关注微信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总之,智育让我们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的头脑判断一切;德育让我们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的激情通往直前。这些都是我们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养料。巴金说:“我们不能光靠吃米活着。”是啊,生活不光有眼前的奋斗,还是美妙的诗和令人憧憬的远方。推广美育,

13、让美育来提升我们的精神,让美育来纯洁我们的心灵,让各美其美,与人共美,从而达到美美与共的世间和谐。谢谢大家!以美育成就青春风华很荣幸作为中学生代表在此论坛参与发言讨论。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以美育成就青春风华”。珠玉纨素,仅赋予外在华贵;美育浸润,方见“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绝代风华、诗意人生皆在美育之功。近日“弹琴大妈”步入人们视野,衣着简朴难掩气质风华,运指如飞,琴音若水,为美育熏陶之效;某市出台新中考方案,将音乐、美术并入应试之轨道,其意大概亦在培养全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生美育教育势在必行。诚然,现如今升学压力山大,考试竞争难上难,层层禁锢阻碍美育的落实。在此境况下,某些学

14、校的美术、音乐课更是任主科悄然挤占。但须知德智体美劳,全人发展需五好,美育润泽亦重要。美是有力量的,没有了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失了美育的心灵何其荒芜!缺席了美育的生命又何其黯然!现代社会人被物化、机器化,原因之一便是美育缺失。美育蕴个体风华,涵养品格。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亦有言,“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美育使我们懂得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完善智育与德育的成果,将美的精神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短视频、口水歌、劣质小说等大量信息涌入时,接受过完备美育的青少年能更好地鉴别真假善恶,避免思想贫瘠与随波

15、逐流,择真善美而取之,拯救心灵于萧条。取精华而化用,技艺娴熟,心灵丰足,便如“钢琴大妈”一般虽布衣素履,也难掩风华。美育助文明赓续,彰文化自信。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站在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因美育对传承文化有重要作用,就更需要学校通过美育工作,引领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将我国优秀文化深植于心,彰显文化自信。这一层若是缺席,少年既可能不懂文物之美,又缺乏敬畏之心,便会有在文明古迹上刻下“到此一游”等荒唐之举,而贻笑大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将美育落到

16、实处,需固本清源。某市新中考将音乐、美术并入应试轨道,对美的普及、教导做出强制规定,这可以说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之措。当然,加强中学生美育教育,也不应止步于学校教育、应试等,还应深入日常生活,扎根于文化沃土,用美灌溉,以美熏陶。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让我们踔厉奋发,全面发展,求真求善亦求美,成就绝代风华、诗意人生!美的韵致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盈满径。题记避绝尘世的喧嚣,带着一壶香茗的清幽,携一卷诗书,奏一曲流水,竹林深处,翻开尘封已久的眷恋,于淡雅之中品玩那旷世奇迷的落红满径,在美的感悟中升华心灵。于诗词之间,我见证了那一曲雄浑的奏响;于诗词之间,我目睹了那一腔热血的沸腾;于诗词之间,我触摸到一缕情思的悱恻缠绵。于是,在香茗已尽,华美落幕的夕阳下,西天之际那拈花的背影,留下教化的传奇。美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