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9174677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专题: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建议及优秀教案 学段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要求: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童诗 活动开展: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

2、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是个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是个,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活动内容: 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 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 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 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 民歌 童谣 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

3、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 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夸张、复沓、重迭、跳跃 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夸张

4、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

5、: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两种。 2)、按内容分: 怀古诗: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等表现手法。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战争诗 行旅诗和闺怨诗 送别诗 9、现代诗歌的分类: 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拓展: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