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技术规定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6.51KB
约92页
文档ID:458992403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技术规定_第1页
1/92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3月目 录一、普查数据审核内容、方法与要求 1(一)审核内容 1(二)审核方式与要求 2(三)主要审核方法 7二、审核参考资料收集和审核参数设置 10(一)基础参考资料 10(二)审核参数设置 12三、普查数据单对象审核要点 23(一)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23(二)河湖开发治理保护 33(三)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38(四)经济社会用水专项 44(五)灌区专项 52(六)地下水取水井专项 60四、普查数据多对象审核要点 67(一)水利工程普查专项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审核关系 67(二)水利工程普查专项与河湖开发治理与保护情况专项的关联性审核 68(三)水利工程普查专项与灌区普查专项关联性审核 70(四)水利工程普查专项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关联性审核 70(五)地下水取水井专项与灌区专项普查关联性审核 71(六)河湖开发治理与保护情况专项与灌区普查专项关联审核 72(七)河流治理保护情况与河湖基本情况关联审核 72(八)经济社会用水与灌区专项审核关系 73(九)经济社会用水与地下水专项审核关系 73(十)经济社会用水与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审核关系 74五、水量汇总平衡审核 75六、普查数据质量复核认定标准 76(一)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76(二)河湖开发治理保护 80(三)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82(四)经济社会用水调查 83(五)灌区专项 85(六)地下水取水井专项 85七、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合格标准 88i一、普查数据审核内容、方法与要求(一)审核内容水利普查数据审核主要是对普查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等质量进行审查。

1、全面性检查一是通过基础数据审核,检查是否存在应报而漏报、错报或重报清查名录的普查对象,检查是否存在应建而漏建、错建取用水台账的普查对象,检查是否存在应报而漏报、错报普查表的普查对象,检查是否存在应建而漏建、错建关联关系的普查对象二是通过空间数据审核,检查是否存在应标而漏标、错标空间数据的普查对象2、完整性检查主要是通过基础数据审核,检查各类普查对象的清查数据、取用水台账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数据是否存在应填而漏填的数据项3、规范性检查一是通过基础数据审核,检查各类普查对象的清查数据、取用水台账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数据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取值范围、计量单位、表述方式和符号要求进行填报的数据项二是通过空间数据审核,检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要素和符号进行普查对象标绘的内容4、一致性检查一是通过基础数据审核,完成表内数据一致性检查、表间数据一致性检查其中,表内数据一致性检查,既要检查各类普查对象的清查表、台账表和普查表的表内数据是否符合相应逻辑规则,还要检查同一普查对象的清查数据、台账数据和普查数据是否一致;表间数据一致性检查,应主要检查存在关联关系的不同类型普查对象之间,其普查表数据是否一致。

二是通过汇总数据审核,检查汇总表数据的表内一致性及其跨对象、跨专业的一致性,检查全口径社会经济用水推算数据的取供用水平衡三是通过图表一致性审核,检查普查对象的空间标绘数据与正式普查表填报数据是否一致5、合理性检查一是通过基础数据审核,检查清查数据和普查表数据所反映的普查对象规模、能力或效益大小是否符合实际,检查台账记录的取用量及取用水过程是否符合实际二是通过汇总数据审核,检查汇总表数据所反映的规模、水平、结构、关系和趋势等特征是否符合实际,检查全口径社会经济用水推算的用水规模和用水效率是否符合实际6、准确性检查一是通过基础数据审核,检查清查数据、取用水台账数据、普查表数据和关联关系数据填报的真实性二是是通过空间数据审核,检查普查对象空间位置、长度或范围大小标绘的准确性二)审核方式与要求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开展普查数据预审、审查、抽查、审定等工作时,应采取内业审核和外业复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普查数据审核对于普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以及空间数据的准确性检查,应主要通过内业审核方式进行对于普查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检查,应主要通过外业复核方式进行1、内业审核开展普查数据的内业审核,主要采取计算机审核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按照《质量控制细则》“五步审验法”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在普查数据的预审和审核阶段,要严格执行分专业详审和跨专业联审的有关要求同时,在普查数据审查阶段,还要严格执行接收审验的有关要求;在普查数据审定阶段,要严格执行数据终验的相关要求1)接收审验主要完成下级水利普查机构上报普查成果的接收和上报材料审查一是县级水利普查机构,要按照正式普查表填报上报的有关要求(参见国水普办[2012]1号文)和《质量控制细则》有关规定,组织做好普查数据全面获取与预处理、正式普查表的审表验表和数据录入质量检查等工作若存在正式普查表回收数量不全、填表质量或数据录入质量较差等问题,及时组织做好催报补报、退回重报、复录补录、数据校核等工作二是地级及以上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按照普查成果汇总上报的有关要求,组织做好上报资料的接收与审验若存在上报资料要件不齐全、编报不合规范、内容不一致等问题,退回下一级水利普查机构重新审核、编报相关材料2)计算机审核主要是指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利用全国统一下发的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专用系统和数据审核辅助软件,对本区域普查基础数据进行全面审核,并将计算机审核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及时提交数据审核人员进行分析、确认和处置3)分专业详审主要是指在计算机审核的基础上,分专业组织技术力量对各类普查对象进行数据审核。

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组织熟悉普查业务、水利专业、数据分析和水利情况的技术骨干和专家,采取基础数据审核和汇总数据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参照水利普查对象名录复核更新、取用水台账数据和普查静态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等要求(参见国水普办[2012]1号文),分专业对各类普查对象进行数据审核,编列审核出错数据和质疑数据清单,提出处置意见一是对于对象清查数据,依据2011年上级水利普查机构关于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整改的要求,检查普查对象清查名录的复核整改与更新完善情况,在此基础上,检查正式普查表填报名录与清查名录的一致性,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二是对于取用水台账数据,参考当地统计部门有关取用水户2011年的月度、季度或年度生产经营统计资料,做好取用水量、用水水平、全年用水过程的合理性分析三是对于普查区域的重点普查对象、跨区归并普查对象和本级直属直管普查对象,详细审核其普查表数据,并尽可能通过资料比对分析,判断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四是对于反映本区域各类普查对象数量、结构、分布及其规模、能力或效益大小的主要指标,借助资料比对和专家经验,分专业对各类普查对象的分类汇总数据(尤其是按地区分组的汇总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并通过计算机查询、过滤和排序等手段,对影响汇总数据合理性的基础数据进一步审核,分析基础数据的异常值(即奇大奇小值)并进行复核确认;五是对于空间标绘数据,组织熟悉测绘或地理信息分析处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借助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参考普查工作底图提供的影像图层和相关要素图层,对普查对象空间位置和形态进行判读和标绘成果检查。

(4)跨专业联审在分专业详审的基础上,基于普查对象的关联关系和区域水量平衡,组织技术力量,做好各类普查对象基础数据和汇总数据的一致性分析与审核通过组织各专业审核人员进行联审和集中会审,编列审核报错数据和质疑数据清单,提出处置意见,形成普查数据综合审核报告一是对正式普查表和空间数据采集辅助表中对象关联关系数据进行审核确认,确保普查对象关联关系完整、准确二是结合计算机审核与分析查询,做好各类普查对象基础数据的关联一致性审核三是组织做好反映各类普查对象数量、结构、分布和取供水量、灌溉面积、供水人口等汇总数据的关联一致性审核,确保相关普查指标的汇总平衡四是对于全口径社会经济用水推算数据的审核,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依据取水口、取供水工程、地下取水井和灌区等普查对象的汇总分析成果,参照同期社会经济指标,做好水量平衡分析和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形成全口径社会经用水推算数据的审核分析报告5)数据审定主要是指在普查数据预审、审查和抽查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审核、分专业详审、跨专业联审以及外业抽查复核等结果,组织做好普查数据的专家审查、成果协调等成果审定工作,为启动普查数据成果上报和发布的行政程序提供依据。

一是应根据资料比对发现的差异,及时与相关专业和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对水利普查汇总成果与水利系统内外已发布和使用的相关成果的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二是组织水利系统内外各部门、各专业和各领域的专家,召开专家咨询会,依据数据审核人员提交的内业审核和外业复核报告,对已审核确认的普查成果进行验收,提出专家审查意见2、外业复核主要是指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普查成果审定前,结合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和内业审核结果的确认处置,组织做好外业(即普查数据采集和填报现场)复核工作一是普查数据质量抽查省、地、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可参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事中质量抽查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进行抽查复核二是审核问题的外业复核确认地方各级水利普查机构要根据内业审核发现的问题,组织做好普查表数据审核问题的外业复核确认其中,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对计算机审核和人工审核提出的全部质疑数据,逐一进行外业复核、确认和修改;地、省级水利普查机构,对内业审核提出质疑数据(主要是指反映各类普查对象规模、能力效益大小的数据),分别抽取20%、10%的质疑数据进行外业复核、确认、修改和重报如审核质疑的数据经抽查复核出错率高于10%,责成各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在规定上报期限前,对全部质疑数据再次进行外业复核、确认、修改和重报。

三是对普查汇总数据成果,由国家级水利普查机构在省级水利普查成果上报后,组织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数据质量事后抽查评估和误差分析修正工作,地方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国家级普查数据质量事后抽查评估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三)主要审核方法根据普查数据特点,可以采取多种数据审核方法在普查数据审核各阶段,应综合利用计算机审核、电子底图查证、经验判断、资料比对、地区比对等手段和奇异值分析、抽样推断、平衡分析等方法开展工作其中:1、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主要是指根据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同志对普查对象和普查数据情况的了解,判断普查基础数据和汇总数据质量利用经验值设定相关审核参数,也是经验判断法的一种形式2、资料对比法 资料对比法是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料对普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检查普查基础数据和汇总数据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可靠性比对用参考资料要提前进行收集整理,并与普查数据在调查范围、统计口径和指标含义等方面进行一致性处理根据资料情况,可进行数据的直接对比,也可推算出相关数据再进行对比3、奇异值审核法奇异值审核法主要根据各类普查对象数据特点,通过分析普查对象的分布规律、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指标值的变异性特征等,找出基础数据中存在的异常值,并对异常值进行重点审核。

奇异值一般是指同类地区、同类对象中出现的离群值或孤立点不一定是错误,但有可能错误因此需要重点进行分析检查和确认奇异值可以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查找,也可通过单指标数值或多指标分析值的分类排序,从数值较大的一边或较小的一边进行查找4、现场复核法现场复核法是指派人到普查对象填表单位,通过座谈、调阅相关资料、实地检查和测量等方式,对普查表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