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97399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测量施工要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涵工程测量控制要点桥涵的测量工作应按下列要求检查:1. 桥涵施工前,应对桥涵所在位置的线路中线进行复测。2. 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特大桥、大桥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中桥、小桥和涵洞应符合 五等水准测量要求。3. 并行线桥梁施工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 放出右线墩台位置。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设计图上两桥分开设计布置的,应按两桥分 开放样。4. 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 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5. 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 然后从线路中心

2、向曲线外测量出偏心距E值定墩位中心,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可采用长 弦偏角法或极坐标法。6. 旱桥墩台施工前设置墩台纵横向护桩。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不等跨的桥墩的桥梁中心线 交点的角平分线(横向护桩)是梁缝中心线,而不是墩中心线。7. 架梁前应精密测定墩台中心,实测或求算的跨距与设计跨距差值应符合测规要求。8. 架梁前应检查垫石顶面的高程,混凝土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偏差应符合测规要求。二模板工程控制要点一、一般规定1、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 压力及施工荷载。2、模板及支(拱)架必须安置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底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 或防

3、冻措施。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模板及支(拱)架进行验收。二、模板及支(拱)架安装(一)主控项目1、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2)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2、模板安装必须紧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和砼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 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2)检验方法:观察。(二)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3-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一位置基础15

4、梁、柱、板、墙、拱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20测量梁、柱、板、墙、拱54模板的侧向弯曲柱h/1000拉线尺量梁、板、墙L/15005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10-5尺量不少于3处6梁底模拱度+5-2拉线尺量7相信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注:1.h为柱高。2.L为梁、板跨度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置除相关专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 符合下列要求。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3-2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量尺寸+10 0尺量不少于2处2预埋件中心位置尺量三、

5、模板及支(拱)架拆除(一)主控项目1、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除相关专 业验收标准有特殊规定外,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标准序号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1板、拱502-87581002梁7581003悬臂梁(板)752100(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2)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见证试 验。(二)一般项目1、拆除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1)检验数量:施工全部检查。(2)检验方法:观察。三混凝土工程控制要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应保证混凝土硬

6、化后,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监理工程师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进行控制、监督、检查。一、混凝土配合比(主控项目)1. 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混 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试配、试件检测、调整后确定。配制成的混凝土应能满足设计强度 等级、耐久性指标和施工工艺等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的检验项目应符合铁路混凝 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1的规定对坍落度、泌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电 通量。根据结构所处环境类别、设计要求等还需对弹性模量、抗冻性、耐磨性、抗渗性进行 试验。当设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无具体要求时,应按铁路混凝土工程

7、施工质量验收补 充标准附录G确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同强度等级、同性能混凝土进行一次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当使 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配合选定试验;监理单位见证配合比选定试验或平行检验并检查 确认配合比选定单。2.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的,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膨胀 率在0.10% -0.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当骨料的砂浆膨胀率在0.20% -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外,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 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

8、效,试验方法可采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补充标准附录J规定的方法一或方法二。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3)表3-3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 年)二(60 年)三(30年)环境条件干燥环境3.53.53.5潮湿环境3.03.03.5含碱环境*3.03.0注:带*号项目混凝土必须换用非碱活性骨料。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物掺和料以 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总碱含量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3. 钢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矿物掺和

9、料、骨料、外加剂和拌和用水等引入的氯离子总含量不 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0.06%。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氯离子总含量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4.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 要求时,应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4 12的规定,当化学 侵蚀介质为硫酸盐时,混凝土胶凝材料还应满足补充标准表6.3.43的规定。胶凝材料的抗 蚀系数按补充标准附录K的方法试验,不得小于0.8。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每一

1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计算。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计算,监理单位检查计算单。二、混凝土施工(一)主控项目1.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3-4的规定。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表3-4原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和矿物掺合料1粗、细骨料2外加剂、拌和用水1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检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证计量准确;2.当遇雨天或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检验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复称;监理单位见证检验。2.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量,并根据测定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 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11、。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检查应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砂、石含水量测试,提出施工配合比;监理单位见证试验,确认 施工配合比。3.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 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应不少于1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 结果。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坍落度测试,监理单位见证试验。4.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C,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 气温且不宜超过30Co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监理单位至少测温1次。

12、 检验方法:温度测试。5.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振捣 能力、搅拌能力及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一般在25-30cm,最大厚度不宜大于40cm,泵送 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cm o6.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7.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 度 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用风动凿毛时,须达到

13、10Mpa.(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 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上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 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 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o8.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养 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 C,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C,(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C),养护用水温 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

14、15Co自然养护时;1)在浇筑完毕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水潮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4.9的规定。2) 当环境温度低于5 C时禁止洒水,预制梁混凝土表面应喷涂养护剂,并采取保温措施。3)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蒸气养护时:1) 蒸气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C,混 凝土浇筑完4-6h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C/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 温度不宜超过60C,最高不得大于65Co2) 蒸气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时 间不得少于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4.9的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温检查。9. 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C,(墩台、梁体芯部混凝 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以及箱梁腹板内外侧混凝土之间的温差均不得 大于15C)o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温检查。10.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气养护混凝土的 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其它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试 验龄期为56do抗压强度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