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897383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 )图1 图2 图3A经济形态的变革 B耕作方式的变化 C工具材质的革新 D灌溉动力的改变13黄宗羲曾说:“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 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以上言论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认为末业指不切民用的行业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反对以农为本A B C D14康熙帝曾说“朕生来

2、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15南浔丝市行一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期湖州南浔生丝买卖情景:“蚕事乍毕丝市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纸牌高扬丝市廛(古代房屋),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晨至午,并肩累迹不得前。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以下对诗文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3、)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外国的商业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生丝贸易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A B C D16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三幅图共同反映了( )图1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 图2 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图3 农民领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A经营方式的改变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C农民利益的保护 D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改变17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公民法专门适

4、用于罗马公民C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D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18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19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20某高中生制作了一个“十

5、九世纪以来世界美术的辉煌”的网页,从网页的链接中可以查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格尔尼卡、向日葵、列宾、“扑向太阳的画家”等杰出的美术作品和画家的介绍。据此判断该网页提供的链接有( )浪漫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绘画 印象主义绘画 立体派绘画A B C D21英国首相丘吉尔把二战期间的某次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这次战役使德军“腰斩”大英帝国的战略企图破产。以下四张局部地图中,最有可能发生该战役的是( )A B C D22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图1 图2 图3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不结盟运动的诞

6、生2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主要得益于( )A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B市场调节,保护竞争C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38(26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佛里斯劳菲尔指出:“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材料二 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

7、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8、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蓝本及其所包含的民主因素(10分,不得摘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何理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创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0分)39(26分)随着世界各地区联系的逐渐加强,打破隔阂,相互依存,融入世界是历史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于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虽

9、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之前,中国的君主和官、绅、商都不会觉察到其中的毛病。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显出不利地位。他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理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 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他们推动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推动无限制的全球贸易的机器是

10、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是由23个非共产主义国家在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带着取消或者减少贸易壁垒的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主编新全球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主要对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毛病”。(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签署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2014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1314151617181

11、920212223答案DCBCACBBCDDD38(共26分)(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决定原则;国家机构分权的组织形式;国家公职选举的原则等。(6分,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得6分)(2)蓝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内阁制。(2分,如答议会制共和制亦可)民主因素: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或答国民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每点2分,写出4点即可得8分,不得摘抄原文。)(3)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性质(2分)及根本政治制度一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确立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一一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确立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2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39(共26分)(1)闭关锁国(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2分)毛病:一方面,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是造成近代中国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导致工业革命后的列强为打开中国门户发动了侵略战争。(4分)(2)原因:为了摆脱危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2分)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2分)促使德、日走上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2分)也使得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信任危机。(2分)(3)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4分)影响:制定了一套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有利于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争议;(2分)为实现贸易自由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最终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