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2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9727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穿住话古今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吃穿住话古今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吃穿住话古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穿住话古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二校 高长银 第五周(3.223.29) 计划一课时 实际 课时课题:1从服饰话古今课时数:一课时教材解读:吃穿住话古今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个话题,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现实与历史的结合点,探究生活中的吃穿住的来龙去脉,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同时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我国的特色文化,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

2、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A类 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B类 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C类 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预习作业 课下搜集古代人民的生活资料。教学板块(策略与过程)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人的饮食状况,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人类生存状况的变化。学习新课:一、古人的歌谣 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调查表示天

3、气的农谚、节气的农谚、自然的农谚。 农谚 二十四节气歌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夏三天遍地锄。 春雨惊春清谷天,瑞雪兆丰年。 夏满芒夏暑相连,冬天麦盖三层被, 秋处露秋寒霜降,来年枕着馒头睡。 冬雪雪冬小大寒。2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 中华食文化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 1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

4、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 2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3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教学P85) 4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 小结: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布置作业:寻找古代服饰资料。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农谚,全班交流。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 劳动人民的智慧。(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