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897216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爆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一、不响炮的预防与处理1. 原因(1)放炮器发生故障,使雷管不能起爆。(2)母线、脚线、连接线有折断的地方;绝缘不良,造成不通电 或电流短路。(3)放炮器与母线、母线与脚线、脚线与脚线之间连接不实,有 短路;阻力大,使电流不能正常通过,不容易起爆。(4)雷管内电阻丝折断;雷管变质;或者雷管制造质量差。2. 预防方法(1)在发出发爆器以前,要严格检查,保证发爆器质量良好。放 炮员下井携带、存放发爆器要妥善保管。(2)使用放炮母线以前,要依次检查并悬挂整齐,防止断路和短 路。(3)装药、装泥要小心,防止将脚线捣断。

2、母线和脚线各接头连 接时,要按照要求连好。放炮前还要仔细检查连接情况,察看有没有错 连、漏连、连接不实或被人拉断、被煤岩砸断等情况。发现有上述情况 时,要及时连好。(4)雷管在发出以前,必须经过细致的检查,断丝和变质等不合 质量要求规格的雷管,不许发出。3. 处理方法(1)改变连接方法,采用中间并联方法,按次序逐段进行,查出 瞎炮。(2)用欧姆表检查。欧姆表的表针不走动,说明放炮母线、连接 线、脚线、雷管电阻丝等有折断。欧姆表的表针指数比零数字小,说明放炮母线、连接线、脚线发生 短路。欧姆表的表针走动小,数字大,说明连接线接头不好。(3)用测炮器检查。把已连好的放炮线路的两个线头,与测炮器 的

3、两端连接。如果指示灯亮,这说明整个线路无问题,可以放炮。如果 指示灯不亮,说明母线、连接线、脚线、雷管电阻丝有毛病,应逐段进 行检查,查出问题及时处理。二、瞎炮和丢炮的预防与处理1. 原因(1)雷管、炸药变质。(2)发爆器发出的电源不充足,达不到雷管的发火点。(3)连接的雷管太多,超过了发爆器可以起爆的数量。(4)装药、装泥时把脚线或纱包线捣坏。(5)脚线、连接线或母线受潮,不合乎要求,电阻大,漏电。(6)质量规格不同的母线或脚线混用。(7)连线时错连或漏连。2. 预防方法(1)装配引药时认真检查火药的质量。(2)放炮前,检查好发爆器和放炮母线。(3)装药、装泥时要小心谨慎,使脚线贴紧眼壁。(

4、4)连接脚线时不留须,不带疙瘩;脚线有锈要刮净;连线后要 检查是不是正确(5)一次放炮不得超过发爆器可以起爆的雷管数。3. 处理方法(1)发现瞎炮或丢炮时,要首先检查工作面的顶板、支架和瓦斯, 然后进行处理。如果当班不能处理的,要标明记号,并在下班时交待清 楚,由下班处理;但是,当班能够处理的必须处理好,不得拖延。(2)发现一起连接的炮眼没有爆炸时,可以重新连线放炮。如果 再不响,再采用单个放炮的方法,最后检查出瞎炮,重新打眼放炮。(3)有拉花炮(放炮后,出现有隔三跳五的炮眼不响)现象时, 必须每个雷管用测炮器重新检查。都能着灯,可重新连线放炮;如果灯 不着,即按瞎炮处理。(4)处理瞎炮时,先

5、检查炮眼外边的脚线有无断线,然后在距离 瞎炮 0.3 米处打与原来炮眼平行的炮眼,进行装药放炮。(5)崩出的残药、雷管要由放炮员妥善保存好,下班时一起交回 火药库。三、空炮的预防与处理1. 原因(1)炮眼在坚硬的煤层与岩层中,打得过深或过浅,角度大,装 药量不适当。(2)使用的炸药和雷管质量差(不同程度的受潮、硬化变质), 威力减少,传爆能力弱。(3)炮眼的充填炮泥量少,质量差(太软或太硬)。2. 预防方法(1)依据煤层或岩层的硬度,使炮眼角度、深度适宜,装药量合 适。(2)不使用受潮或硬化变质的炸药和雷管。(3)装填足够数量的炮泥,炮泥质量要好,软硬适当。3. 处理方法必须在距老眼 0.3

6、米以上的地方重新打眼。 在瓦斯矿井内, 须将老 眼用黄泥封好,防止在炮眼里积存瓦斯。四、放炮后煤岩崩不出的预防与处理1. 原因(1)装药量少,放炮后只能崩动眼口边缘的煤和岩石,或出现大 块,或产生裂缝。(2)炮眼角度过大,炮眼深,眼孔外硬里软。(3)煤层或岩层内有裂缝,分散了爆破能力。(4)炮眼深度不一致,炮眼间距大,各个炮眼的爆破能孤单。(5)在炮眼周围的煤层或岩层受地压而产生压碎或压紧现象。2. 预防方法(1)合理地布置炮眼,使炮眼深度一致。角度合适,装药量合适。(2)发现炮眼周围外硬里软,或有较多裂隙时,炮眼深度和角度 尽量缩小。(3)炮眼的位置要尽量接近底板,带有下扎角度时,装药量要适

7、 当增加。3. 处理方法(1)重新打眼找疙瘩。新眼要躲开老炮眼,深度与老眼相当,装 药不宜过多。(2)老眼局部爆炸,将煤壁松动为大块,尽可能用手镐刨动。如 果手镐刨有困难时,可打眼放炮处理。五、放炮崩倒支架的预防与处理1. 原因造成放炮崩倒支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煤工作面的柱子打得山向不够,没打上劲,上顶空,或是 打在浮煤上。掘进工作面的支架背得不实,插得不严有露脚,柱脚蹬不 上劲,棚顶空,没钉拉条。(2)采煤工作面的炮眼角度大,间距不均匀,位置不对。掘进工 作面的炮眼多,槽子小。(3)炮眼排列与煤层硬度不适宜,有大块崩出。(4)采煤工作面的炮道宽度不够。掘进工作面的支架紧靠煤

8、壁, 槽子小。(5)炮眼浅,装药量过多,炮泥装得少而软。2. 预防方法(1)放炮前须将支架处理好。上顶插严背实,打得有劲。采取打 撑子、钉拉条的方法加固支架。(2)炮眼位置、角度,按煤岩层硬度、自由面个数、顶板情况确 定。(3)打眼装药前,必须分别检查岩层构造和硬度,检查炮眼深度、 角度和个数,确定合理的装药量。(4)采煤工作面要有足够宽度的炮道,掘进工作面要有足够的槽 子深度,然后再刷帮。3. 处理方法(1)在采煤工作面,先检查顶板,后补齐支柱,打好背上劲。在 掘进工作面,先检查后路支架和上顶,并迅速架设支架,将上顶插实背 紧,钉好拉条。(2)崩倒支架的地方发生局部冒顶时,不得将冒落下来的煤

9、或矸 石全部运出,必须在完整的支架下面,用打撞楔的方法处理。六、放炮崩溜子的预防1. 原因(1)电溜子摆得高,衬垫不平稳,紧靠煤壁一帮的支架,另一帮 空虚。(2)煤岩坚硬,炮眼角度大,装药量多,炮泥稀软。(3)炮眼多,位置过低,俯角大。(4)电溜子没有支撑和掩盖,溜子节连接不紧。2.预防方法(1)电溜子必须摆直、摆平、摆稳,各节都连接好。(2)炮眼位置、角度要适宜,炮眼个数和装药量要配合好。(3)根据煤层的软硬,尽量减少俯角过大和靠近底板的炮眼。(4)预先支撑并背实电溜子。七、炮眼突然爆炸的预防1. 原因(1)井下杂散的直流电通过潮湿的煤壁或岩壁导入雷管脚线。(2)井下交流电源一相接地,雷管脚

10、线或放炮母线又相互接触另 一个接地电源。(3)雷管脚线或放炮母线与漏电的电缆接触。(4)雷管受到外界冲击,如煤、岩块或金属器材的撞击、覆压。 2.预防方法(1)在有杂散电流的地方打眼放炮时,必须妥善保管好火药。(2)加强井下机电设备和电缆的维护和检修。(3)必须挂好放炮母线,使它不与导电物体接触,并将破线皮包 裹好,使母线的一端随时能扭结或短路。(4)在有杂散电流的地点装药放炮前,工作面必须清理平整,辅 下绝缘胶垫。人站在胶垫上装药,装完后,脚线随即连接,并用胶布将 接头包好。(5)存放炸药和雷管或装配引药的地方,必须顶板完整,安全可+,靠。八、预防炮烟熏人1. 原因(1)工作面的风量不足,炮

11、烟不能及时排出,作业人员提前进入。(2)使用的炸药量过多,超过通风能力,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冲淡。(3)掘进巷道过长,炮烟长时间浮游在巷道中,使作业人员慢性 中毒。(4)使用变质炸药引起炸药缓慢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 氧化合物气体。(5)在工作面前边有老洞,或有大空槽,放炮后空洞内积满了大 量炮烟,扒装时炮烟突然涌出。(6)作业人员在回风道内,距放炮地点较近。炮烟浓度大,人员 不能及时撒离。2.预防方法(1)加强通风,增加风量,及时排除有害气体。(2)放炮后必须等待炮烟吹散,在工作面洒水,然后再扒装煤岩。(3)装药前检查炸药质量。工作面炮眼装药量多时,回风风流内的所有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4)放炮时一切人员都要在进风巷道内, 回风巷道内要设警戒牌 在单孔掘进巷道内所有人员要远远撤离放炮地点,同时要有充足的风 量。(5)作业人员在较浓的炮烟区通过,要用湿毛巾堵住口鼻,迅速 撤到安全地点。第 页 共 页感谢您的浏览!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