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896997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XX 州始终注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创新,从XX年开始,就将竞争机制引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实行以分流人员、面向市场承包养护为主要内容的养护体制改革,设置了州、县市养护机构,实行招标养护,养护体制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到XX 年,根据国务院及省政府养护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按照“7351”的政策配套,以宾川县为试点,全面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的养护主体责任,12个县地方段升格为副科级机构, 110 个乡全部挂牌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初步形成了以奖代补的管养机制;XX年,在总结、推广的基础上,推行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工作

2、,实行了日常养护造价和计划管理、路况信息动态公示、信息化管理、养护员责任制、计量支付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截止 XX 年底,全州列养里程共15240.442 公里,桥梁593 座 16293.85 延米,地方管省道及县道优良路率为63.8%,经常性养护率 99.16%,绿化率 70.57%;乡道优良路率27.4%,经常性养护率55.38%,绿化率 41.2%;村道优良路率18.7%,经常性养护率45.49%,绿化率 35.22%。全州州级、县级、乡级全部成立了管理养护机构,共有管理养护人员1278人,其中:州级 17 人,县级 154 人

3、,乡级专职77 人、兼职164人,村级协管员866 人;县级路政管理机构70人,乡和行政村兼职人数356 人。全州各县市共配置养护机械42 台,其中: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 1 台,挖掘机 2 台,推土机 3台,装载机 12 台,压路机 13 台,自卸汽车 2 辆,碎石机 3 台,搅拌机 1 台,综合养护车 1 辆,混凝土切缝机 1 台。二、存在主要问题在新形势下,群众的出行要求有了新的提高,不仅要行得通,而且要行得舒适、行得安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新问题。一是农村公路管养难度大。XX 州山区面积占总面积83.7 ,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多分布在山区,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有14485.2

4、 公里,占总里程97.1%,管理难度大。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受资金制约,标准低,缺陷多,弯多坡陡,抗灾害能力低,每年水毁严重,养护成本高。随着大丽高速、二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矿山、料场原料运输频繁,超重超载车辆增多, 对沿线农村公路造成一定的损坏,增大了养护压力。二是县乡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仍未充分体现。目前,乡村道里程 11321.3 公里,占总里程的75.9%,虽然国办发 XX49 号文件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了县乡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公路的养护责任主体,但通过多年的实践可以看出,乡人民政府管养工作力度极为薄弱,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无法承担农村公路管养任务,养护质量难以保证,如何把行业行为转变为地

5、方政府的职责,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之一。三是养护资金不足。 养护资金来源单一, 分配比例失衡,列养里程数大,养护资金无法满足正常养护需求,严重制约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就 XX 年来看,全州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 14913.114 公里,省补养护资金 4849.62 万元,其中,省补资金 80%用于大中修工程,用于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水毁抢修、设备购置与维护的资金仅有977.4 万元,平均每公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用不足 655 元。州县配套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无法律依据,目前全州有 5 个县仍未将地方配套养护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养护资金来源不稳定。四是经常性养护率偏低。近年来建设项目增多,人工工资和

6、物价上涨增幅较大,而现有的县道养护承包单价较低。因此,农村青壮年愿意从事养护承包的人数很少,随着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专业的养护技术和机械操作人员严重短缺。对养护工的考核计量制度不健全,沿袭多年的承包养护形同虚设,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部分养护工拿了工资后不上路养护或突击养护,日常养护质量较差。五是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通乡油路的实施,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大幅增加,养护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养护机械设备等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目前,仅宾川县有1 台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各县施工机械 41 台,且大部分年限已长,养护手段

7、和机具落后,仍以扫帚、铁锹等传统工具为主要养护工具,与养护机械化差距较大。六是大中修项目的实施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在制定大中修项目计划时比较随意,未经过专业勘察、未论证项目可行性就将计划上报;在实施过程中未经审批同意就随意变更、整合项目;将大中修项目资金并入建设项目资金,实施路基路面的改建新建项目,使本来就紧缺的资金没有用在急需维修的路段;大中修项目计划过于分散,将有限的资金分散到过多的线路,未从根本上解决路况质量问题;没有认真勘察论证,连续多年在同一路段实施大中修工程,存在以养代建情况。七是农村公路安保和沿线设施仍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早期建设的农村公路,等级低,缺乏必要的标志标线和安保设

8、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加之管养不到位,损毁较严重,整体路况较差,后期养护费用高,改建改造任务比较繁重。目前,县道标志齐全里程1513.789公里,所占比例为 52.95%;乡道标志齐全里程2334.271 公里,所占比例为35.43%;村道标志齐全里程454.292 公里,所占比例为9.08%,危桥 213 座,所占比例为35.3%。八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亟待加强。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道路等级的提升,农村公路损毁、破坏、侵占路产路权问题严重, 大量超限超载车辆为逃避检查, 绕行农村公路,加剧了公路破损;加之路政法规宣传不足,沿线农民缺乏公路法制意识,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比

9、较突出。 路政管理队伍相对薄弱, XX州仅有农村公路路政专职管理人员 70 人,全州 12 县中只有 3 县能正常开展路政管理工作,其它各县路政管理工作大都基本存在盲点。三、几点建议为解决养护资金不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难度大、养护技术落后等问题,改善农村公路路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探索建立符合我州实际的、新型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健全管养长效机制,强化政府职责。县、乡人民政府应严格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养护体制改革的相关规定,履行管养职责。一是尽快协调出台 XX州农村公路条例,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有法可依,按照一类县不低于

10、省补养护资金60%配套;二类县不低于省补养护资金40%配套;三类县不低于省补养护资金 20%配套的养护资金配套标准,将县级配套养护资金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二是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县政府与乡政府、乡政府与村委会签订相关责任书。建立养护经费拨付激励机制,将拨付的资金与农村公路养护路况质量直接挂钩。三是通过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强化乡政府管养职责。乡站所进行机构改革后,乡政府要明确新的机构负责乡村道管养职责,完善办公环境,固定不少于 2 名专职人员开展管养业务,并将管养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四是乡政府要建立对村的管理养护考核机制,明确村委会协管员职责,村道管养要纳入村

11、规民约。加强日常养护计划和计量支付制度,切实解决养护工拿钱不干事的问题。 养护承包要以 “包路段、 包质量、 包责任、定奖惩”为原则,严格执行日常养护计划和计量支付制度。为避免养护承包人“只拿钱,不干事或者少干事”,管养机构应按月制定养护计划,月初下达养护任务,月底进行考核计量,合格后拨付养护资金,即实行“下任务 - 考核 - 计量支付”的养护承包模式,将养护工劳动报酬与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挂钩,完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养护工养路积极性。调整大中修工程实施重点和方向。大中修工程重点在于维护、维修,但不改变公路原有技术等级,主要针对县道及重点乡村道进行路基、路面或附属构造物的大中型维修。在此基础上,

12、 大中修项目要坚持相对连片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州局统筹原则、规模控制原则,并向以下方面作调整:一是改造局部过窄、 过陡、过弯的危险路段。 二是健全沿线安保、标志标线、绿化等设施。三是用于部分水毁较严重路段的修复。四是向示范乡镇、文明示范路倾斜。确保大中修工程与安保设施、沿线设施、绿化结合起来, “建一片、成一片”,充分发挥最大社会效益。推行养护机械化。一是建立养护基地或养护中心。在已有养护道班基础上完善功能、场地,健全设施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没有养护道班的,可因地制宜,选用公路建设临时料场、废弃石料场或其他适合场地建立养护基地。负责实施农村公路中小型养护工程、日常养护、抢险保通、养护设备存放

13、及保养、养护材料的堆放。有条件的还可进行沥青、水泥混凝土的加工、拌合、摊铺等工艺。二是配置中小型养护机械。通过统筹养护资金和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购置适合日常养护及沥青、水泥混凝土的中小型养护机械。三是高等级公路较多或条件较好的县市,如 XX市、 XX县、宾川县、弥渡县等,可先行实施。对工作开展有力的,州局应进行资金补助或奖励。积极开展示范乡和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示范乡和文明路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管理养护年活动的重要抓手,实现点上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每个县选取不少于 2 个乡作为农村公路管养示范乡,选取不少于县道管养总里程的 10%、乡村道总里程的 5%作为文明示范路予以推

14、进。州局要制定和完善示范乡和文明示范路建设的目标要求、工作标准,提出工作措施和要求,并从大中修项目、养护资金等方向给予支持,确保全州所有乡和所列养农村公路在管理养护年活动期间示范完毕,从而实现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第四步跨越。加强路政管理。一是明确路政管理机构。县级成立路政大队,设置专职路政管理队伍,调整充实路政执法人员,专职从事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二是加强路政执法培训力度。开展对路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州级每年不少于1 次,县级每年不少于 2 次。三是健全执法文书。强化路政执法力度,加大路政巡查,执法卷宗、路政巡查记录等痕迹资料纳入农村公路管理考核项目。四是加大爱路护路宣传,每年组织不少于 1 次的群众爱路护路宣传,多方式加强群众护路意识。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可以结合管理养护工作,采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乡府、村委会和沿线村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