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在反思中升华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8941154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在反思中升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格在反思中升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格在反思中升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格在反思中升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格在反思中升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在反思中升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格在反思中升华 摘要:纵观教育全局,目前,我国教育存在诸多弊端,笔者通过深刻反思,深入研究了“孩子”和“学生”两个概念,以达到人格的升华。 关键词:反思;人格;升华 Abstract: Looking over educat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ducates has many malpractices, the author through the profound recollect, the deep research “the child” and “the student” two concepts,

2、achieved the personality the sublimation. Key words: recollect; personality; sublimation 我们育人者,总是挖空心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标准去要求学生,强制学生,刻意将学生装在自己设定好的“套子”里,不能旁枝斜出。导致学生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个性。这就是思想僵化的教者,用僵化的思想培育出一个个思想僵化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情感脆弱、亲情冷漠、身体柔弱、思想僵化、行为怪异。我不禁要问:“这是有用的人吗?” 有时,我们育人者,总是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容不得学生有丝毫的出格行为,总想按照自己的思想,主观意志去塑造属于自己理想

3、化的学生。然而,没有达到教者理想化的那大部分学生又怎样呢?不言而喻,会被我们无情地抛弃! 学生受到不公正待遇,遭受冷漠、蔑视、歧视、排斥,甚至是抛弃!这种不健康心理,在我们的部分教师心中根深蒂固,这种教育模式何等残忍! 几年来,我一直在反思,在反省。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以牺牲决大多数学生为代价,拼命去抓那几个、十几个属于教者理想化的所谓尖子生。这些学生一旦考入重点学校,实现了教者的理想,我们的教师是何等荣耀!在这种成功的背后,有谁去真正思考过、反思过,甚至是自责和深刻检讨过。近几年来,我一直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由于几十年的教育积弊,给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误导,一时间想改

4、变它,跳出这个怪圈是何等地艰难! 一个时期以来,经过认真思考,深刻反思目前“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冲出“围城”,认真探讨消除“应试教育”弊端的手段和方法,力图找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受教育者必须得到尊重!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工作中,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这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堂”的关键所在。 近日,深入研究了“孩子”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从逻辑学上讲,这是两个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但从教育理念上,我们把他并列起来看,意义更重大。 因为孩子天性顽皮、好动、好奇,时常闹出一些是非来,会有很多毛病。对于

5、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作为成年人,会自觉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宽容他们、引导他们,用爱去教育他们。常言道,谁会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呢!这样,为师者,为人父母者,为长者才能真正读懂一个孩子,悦纳孩子,包容孩子的诸多过失! 在工作中,我曾经接触过许多具有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学生。在和其交流时我说:你就是老师的孩子,老师会和你的父母一样去关心你、呵护你。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师胜过你的父母。有了这个前提,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师生是平等的主体,学生消除了顾虑,愿意与老师交流,敞开心扉,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明自己的态度今后应该怎样做。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一定会知道今后应该怎样

6、做! 记得以前看过陶行知与“四颗糖”的故事,其教育的魅力至今一直影响着我。下面我将这个故事简单的描述一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

7、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如果我们将学生看成孩子,我们是否就有了亲切感,就有了包容心。将“学生”首先看成“孩子”,我们就会像对待同龄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学生。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在教育工作中“孩子”概念的正效应。 将“学生”首先看作“孩子”看作是既有优点,同时又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是孩子,孩子就同自己的孩子,孩子需要关爱和呵护!工作中,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一定能够唤起我们的良知!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尊重、多付出一点爱心,这何尝不是一种人格的升华!所以说: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不择生而教。这应该是我们育人者的最高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