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893053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健身气功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第一章 健身气功竞赛规则第一节 竞赛通则第一条 竞赛类别一、个人赛。二、集体赛。三、团体赛。第二条 竞赛项目一、国家体育总局编创的健身气功。每套功法为一个比赛项目。(一)健身气功易筋经。(二)健身气功五禽戏。(三)健身气功六字诀。(四)健身气功八段锦。二、自选功法。第三条 竞赛年龄分组一、老年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二、中年组:40周岁至59周岁:三、青年组:18周岁至39周岁:四、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第四条 套路完成时间的规定一、比赛项目完成的时间为5至7分钟。二、表演项目完成的时间由竞赛规程规定。第五条 配乐 配乐曲可以根据功法自行选择,但是不可以

2、使用带有名称或口令的音乐。第六条 参赛服装一、参赛运动员服装自备。二、参加集体赛运动员着装样式、颜色统一。三、参加个体赛运动员着装样式、颜色不限,鞋为健身运动类鞋,均须佩戴大会统一发放的竞赛号码布。第七条 进场、退场、起势、收势一、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二、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再转向裁判长,待裁判长示意后退场。第八条 计时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肢体动作,计时开始;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 第九条 参赛礼仪参赛队员听到上场点名和完成比赛项目后,以及宣布比赛得分时,应向裁判长施礼。第十条 示分办法个人赛和集体赛的比赛成绩施行公开示分。第

3、十一条 比赛顺序在竞赛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组织参赛队领队或教练参加抽签,决定比赛的顺序。第十二条 赛前检录参赛队员在赛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赛前1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未能按时参加检录或上场比赛按弃权处理。第二节 名次评定第十三条 未完成套路 运动员未完成套路不予评分。第十四条 名次确定一、个人单项或集体单项名次。(一)按比赛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名次。(二)比赛成绩得分相等时演示水平得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以动作规格得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以动作规格分平均值计算前的最高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名次并列。二、团体名次。(一)按比赛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名次。(二)团体总分相

4、等时以集体项目总分高者列前,如仍相等以单项赛名次高者列前,如仍相等名次并列。第十五条 得分相等的处理一、个人单项(含对练)得分相等时,按下列顺序决定名次:1、两个无效分数的平均值接近有效分数的平均值者列前。2、两个无效分数的平均值高者列前。3、两个无效分数中,低无效分数高者列前。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则并列。三、集体项目得分相等时,以团体总分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并列。四、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并列。第三节 场

5、地第十六条 竞赛场地一、单练的竞赛场地为长14 米,宽8 米,场地四周应标明5 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长和宽均由边线的外沿开始计算。场地周围至少应有2 米宽的安全区。二、集体项目的竞赛场地为长16 米、宽14 米,场地四周应标明5 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长和宽均由边线的外沿开始计算。场地周围至少应有1 米宽的安全区。第二章 健身气功裁判法第一节 评分方法 第一条 评分裁判员的组成 由评判动作规格的裁判员三至五名和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三至五名组成。第二条 评分方法一、动作规格采取扣分制和演练水平采取给分制的方式进行评分。 二、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 分;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的分值各为5 分。 三

6、、评判动作规格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时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扣分; 四、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定等级分数; 五、裁判长负责裁判长执行扣分的评判。 第三条 应得分数的确定(一) 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二)三个裁判员评分,取三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四至五个裁判员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两个或三个分数的平均值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三)运动员的应得分数只取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 第四条 最后得分的确定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第二节 评分标准第五条

7、 评分标准 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一)动作规格的扣分 凡动作(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平衡等)、口型和发音出现与规格要求轻微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1 分;与规格要求显著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2分;同一错误在同一动作中出现多次,同一动作出现多种错误或多人次在同一动作中出现错误,累计扣分最高为0.4 分。 (二)其他错误扣分 对运动员临场出现的其它错误,根据“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予以扣分(详见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在一个动作中,同时发生两种以上其他错误,应累积扣分。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错误种类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扣0.1分扣0.2分扣0.3分服饰、头饰影响动作

8、效果服装开纽或撕裂 服饰、头饰掉地鞋脱落平衡上体摇晃,脚移动或跳动附加支持倒地遗忘遗忘一次遗忘时间超过5秒以上其他错误出现明显气喘或有憋气现象者注意力不集中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裁判员根据各功法的特点及习练要领进行评判,分为3 档9 个分数段,其中:优为500410 分;良为400 一310 分;差为300 一210 分。详见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表。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表评分内容评分因素演练水平很好1级5.004.802级4.754.503级4.454.10一般4级4.003.805级3.753.506级3.453.10较差7级3.002.808级2.752.509级2.452.10 (一)凡动作

9、标准,神态自然、呼吸顺畅,意念集中,动作连贯圆活、速度适宜、演练神韵与项目特点融合,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集体演练队形整齐者,视为优。 (二)凡动作较为标准,神态较为自然、呼吸较为顺畅,意念较为集中,动作较为连贯圆活、速度较为适宜、演练神韵与项目特点较为融合,动作与音乐配合较为一致,集体演练队形较为整齐者,视为良。 (三)凡动作不规范,神态不自然、呼吸不顺畅,意念不集中,动作不连贯圆活、速度不适宜、演练神韵与项目特点不融合,动作与音乐配合不一致,集体演练队形不整齐者,视为差。三、裁判长扣分1、集体项目的人数,少于竞赛规程规定的人数,每少1 人,扣0.5 分。 2、运动员因客观原因,造成比赛套路中

10、断者,经裁判长许可,可重做一次,不予扣分;运动员动作遗忘、失误原因造成比赛套路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分。 3、比赛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 秒内者(含5 秒)扣0.1 分;在5 秒以上至10 秒以内者(含10 秒)扣0.2 分,依次类推。第三章 健身气功动作技术风格及易犯错误第一节 易筋经动作的技术风格及易犯错误第一条 动作技术风格全套功法在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下练习,动作要求以形导气,上下贯通,左右对 称,内外结合,刚柔相济,松紧转换平稳,柔缓适宜。意随形走,意气相随,眼随手行,形断意不断。呼吸以自然、平和流畅为主旨,个别动作吐音不发声。第二条 动作名称与易犯错误序号动作名称易犯错误1韦驮献

11、杵第一势两掌内收胸前时,或耸肩抬肘或松肩坠肘;掌面 相合太紧。2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臂侧举时不呈水平状。3韦驮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时,屈肘、重心不稳。4摘星换斗势目上视时挺腹;左右臂相互不协调,动作不到位。5倒拽九牛尾势两臂屈拽用力僵硬;两臂旋拧不够。6出爪亮翅势扩胸展肩不充分;两掌前推时,不用内劲,而是用力;呼吸不自然,强呼强吸。7九鬼拔马刀势屈膝合臂时,身后之臂放松;屈膝下蹲时,重心移至一侧;头部左右转动幅度过大。8三盘落地势手下按力量太小,下蹲幅度逐渐加大;下蹲时注意口吐“嗨”音。9青龙探爪势身体前俯时,动作过大,重心不稳,双膝弯曲; 做“龙爪”时,五指弯曲。10卧虎扑食势俯身时耸肩、含胸、头

12、晃动;做“虎爪”时,五指未屈或过屈。11打躬势体前屈和起身时,两腿弯曲,动作过快;摇头摆臀,交叉手及重心左右移动。12掉尾势身体前俯时,重心不稳;两手回复到腹前后,脚跟没有提起。第二节 五禽戏动作的技术风格及易犯错误第一条 动作技术风格一、 形要合乎规范 练习每一戏时,要根据动作的名称含义,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动作造型。动作到位,合乎规范,努力做到“演虎像虎”、“学熊似熊”。特别是动作的起落、高低、轻重、缓急、虚实要分辨清楚,不僵不滞,柔和灵活。 二、 神韵形象要逼真 与其他气功功法的不同之处,是“健身气功五禽戏”尤其注重神韵,形象要逼真。虎戏要仿效虎的威猛气势,虎视眈眈;鹿戏要仿效鹿的轻捷舒展,

13、自由奔放;熊戏要仿效熊的憨厚刚直,步履沉稳;猿戏要仿效猿的灵活敏捷,轻松活泼;鸟戏要仿效鹤的昂首挺立,轻盈潇洒。第二条 动作名称与易犯错误序号动作名称分解动作易犯错误1起势调息两掌上下运行,路线不合乎要求;两臂运行时,动作僵硬,不柔和。2虎戏虎举十指撑开、屈指、外旋握拳三个环节不明显;两拳上提下拉未在一条直线。虎扑脊柱蠕动和两臂弧形运动不协调;引腰前伸时,躯干、上肢未与地面平行3鹿戏鹿抵腰部侧屈拧转幅度不够,上臂鹿指未超过下臂 鹿指;上步角度不准确,重心未在前腿。鹿奔背部“横弓”与躯干“竖弓”不明显;两脚收回交换不轻灵、柔和。4熊戏熊运腰腹运动未走立圆,下肢摇晃;两掌划圆与腰腹运动不协调。熊晃

14、上步提髋动作不充分;拧腰晃肩两腰侧未牵动。5猿戏猿提耸肩、缩胸、夹肘、提腕、收腹、提踵不充分;重心不稳定。猿摘左顾右盼未能表现猿猴眼神的灵敏;采摘时,肢体动作未能充分伸展。6鸟戏鸟伸两手在头前上方时,提肩、缩项、挺胸、塌腰不充分;后举平衡不稳定,后抬腿外摆。鸟飞两臂摆动僵硬,不柔和;提膝平衡不稳定。7引气归元两掌运行路线不清;两掌向前拢气高于胸部。第三节 六字诀动作的技术风格及易犯错误第一条 动作技术风格 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并配以导引动作。技术风格应从整体风格,读音、口型、气息与发声、动作等几方面去体现。 一、 整体风格:静中有动,安祥自在,吐纳导引,协调一致。二、 读音、口型与气息:规范读音、标准口型与控制气息是“健身气功六字诀”独特的练功方法。读音是为了规范口型,标准的口型是为了控制体内气息的出入,而不同的气息出入可以直接影响到体内不同脏腑气机的运行和变化。 三、 发声:“先出声,后无声”是学练“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基本原则。初学时,可采用吐气出声的方法,便于规范读音和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