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杯》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91907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银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银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银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银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杯》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依据】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 音乐的前提。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引趣”上作了些安排:把握好音 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适当的师生互动, 把理性的音乐欣赏和非音乐因素结合起来, 表现了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感受和提 高教学的新理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蒙古短调歌曲的调式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想象的 能力。2、通过理解歌曲,启发学生在浓郁的情境中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 生热爱蒙古音乐。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教学重、难点】1、把短调的含义贯穿教学过程中,从而了解短调的调式特点

2、。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唱出蒙古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 中的银杯。银杯是一首旋律悠扬,起伏较大,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 征的歌曲,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 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之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 句。在歌曲演唱中,要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处理,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本课是一堂唱歌课,所以重点仍是如何引导 学生恰当的表现歌曲。在教学设计中,可采用梯进

3、的方式,先跟随范唱带默唱, 再谈谈自己将如何处理歌曲,最后听听哪种处理方式最好听,最符合歌曲所表达 的意境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目的。【教学方法】采用听唱、模唱、教唱、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一、导入部分师:同学们,据老师了解大家特别喜欢流行音乐,今天老 师就给大家欣赏一首歌曲,请你们说说听了之后的感 受。播放视频:凤凰传奇的歌曲月亮之上师:你的回答非常棒,知道这首歌是谁演唱的吗?(学生 回答:凤凰传奇)师: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简单归纳民族,宽 广,启动感。)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课外歌曲的学习是丰富的,这 首歌歌声高亢激

4、昂,富后草原特色,乌兰牧骑的血液, 生生不息的原始力量,经典的名额元素与电子音乐完 美结合,给人以遐想和震撼。歌曲是融合了蒙古族的 民歌敖包相会的音乐元素,加上电声乐队以及念 白跟摇滚的元素,把民歌时代化了,变成了更适应现 代人口味和欣赏水平的新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从蒙古 族的音乐说起二、新授歌曲1、直接揭示课题,引出短调。师:卜面,找们就再来学习一首具有蒙古短调的歌曲银通过流行歌曲月亮之 上导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 感受蒙古民歌的特点 与风情。通过直观的形式,用多杯,在这里老师不想过多的解释短调,让我们在学 习歌曲的过程中逐步来了解特的特点(采用多媒 体出示歌词)2、理解歌词,发

5、挥想象力师:首先,我们来看歌词,请同学们从歌词里充分发挥想 象力,告诉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小结: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是蒙古人民在宴请宾 客时演唱的歌曲。蒙古人特别好客,当主人敬客 人酒的时候,就会载歌载舞、高唱宴歌,表示对 宾客的盛请,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 密,如果主人在敬客人酒的时候,客人最好把酒 都喝光,如果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主人就会认 为客人瞧不起他,甚至不愿与他以诚相待等等, 这就是蒙古短调的特点,希望在学唱歌曲时抓住 这一特点,唱好歌曲。3、初听歌曲,感受短调特点。(播放歌曲视频)师: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歌曲,一起感受蒙古短调歌 曲表现的

6、那种感情细腻的特点。(学生观看视频)师:通过听赏,你对歌曲那种感情细腻的特点,有了新的 理解了吗?(同学们各抒己见)4、 学唱歌曲,选择学习方法。(再次出示歌词)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同学们,我们平时 采用过好多学习方法,比如:我们用过听唱的方法学 习歌曲,那今天你想用哪种学习方法?(学生选择学 习方法)媒体展示歌词和图片, 直接引入课题。通过听老师讲说,让学 生能区分短调音乐的 特点,对蒙古族音乐具 有一定的辨析能力。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采用梯进的方式,先跟 随范唱带默唱,找出最 符合歌曲所表达的意 境来提高学生音乐表 现能力。师:不管你们选择哪种

7、学习方法,老师都支持你们,但你们能给老师一个小小的承诺吗,几遍能学会?(同学 们各抒己见)那我们一起学习歌曲(采用听唱一模唱一教唱学习歌曲)师:你们遇到困难了吗?(和同学们一起处理难点)老师小结:你发现了吗,歌曲的旋律起伏大不大 ?(加入 图形谱)(学生回答:大)强弱明显不明显?(学生回答:明显)那么,这也是蒙古歌曲短 调的另一个特点:旋律起伏大。5、听琴复听歌曲,深化短调特点。(教师弹唱)师:下面,我们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体会一下歌曲起伏大,强弱明显的特点。(师生一起演唱)6、 听老师范唱,进一步了解歌曲。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能体会歌曲的特点,但是还有少部分同学理解不够好,这样吧,你来

8、听老师演唱一遍, 听听老师对歌曲的理解(听伴奏,老师有感情的 范唱歌曲,学生听赏)7、再次演唱歌曲,加深歌曲印象。师:那么,就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8、听伴奏演唱歌曲,掌握歌曲节奏。师:同学们,你对歌曲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吗?(学生回 答)下面,你可以跟伴奏音乐一起演唱,老师想提醒你, 如果你对节奏掌握不稳,可以停下来听听音乐再唱。(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定唱几遍)(同学们听伴奏演唱歌曲) 9、总结短调特点-出示课件通过听琴演唱、师生演 唱,让学生加强音准的 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 合作意识。通过聆听教师范唱培 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 喜爱之情,激发表现 音乐的激情。通过跟伴奏演唱,可以锻炼学生对音准

9、和演唱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 意识,进一步激发走进 蒙古人生活和音乐的师:同学们,你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越来越好了,蒙古短 调歌曲虽然起伏较大,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歌曲演唱起来仍然那么优美,那么抒情,这就是短调的第三个特点:旋 律优美、抒情。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短调的调式特点, 请看大屏幕(出示短调调式特点)三、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巩固风格特点。师:了解了短调的调式特点之后,让我们再来完整演唱一遍四、分组演唱,看学生掌握情况。师:下面又到了同学们的展示环节,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 表演天赋,到我们的小小舞台来展现自己,你也可以 和你的伙伴一起表演.(可以提示:蒙古人们在宴 请宾客时,更多的时候,是在

10、无伴奏的情况下演唱的, 尝试无伴奏表演)你们能行吗?五、总结师:同学们,你们演唱的真好,看来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那我们的课也就要结束了,最后,老师想建议在座的 每一位同学在课下去收集更多的有关蒙古的歌曲与 音像资料,拿到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你的快乐好吗?(同学们回答:好)激情与认识。巩固并加 深对歌曲的记忆。通过再次演唱,了解同 学们的学习情况。激发 学生的表演与合作意 识,为课下同学们能够 独立演唱做好充分准备。通过讲解并采用直观 的方式了解短调,使同 学们对本课的知识点 加以巩固。通过有感情的演唱,加 强学生的演唱能力通过分组演唱,培养同 学们的演唱能力、合作 意识。通过这个环节,鼓励学(听

11、着银杯离开首乐教室)生课下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学反思】本教案试图从蒙古音乐入手,探讨与感受蒙古音乐中有本民族特色的歌曲 以及它们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通过课堂,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使之形 成自我寻找答案、自我构建知识的意识;继而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参与 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使学生在欣赏、想象、表达、交流等一系 列活动中获得经验、获得能力。本课例力图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以 及进一步了解蒙古音乐文化的愿望, 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回味, 符 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节课设计了三个教学领域。第一,感受与鉴赏。从课前热身的蒙古音乐到蒙古文化的了解都是 基于学生自身对蒙古的印象,目的是让课的序幕在一种学生纯自然感受上拉开 的,而并非老师强加上去的,老师的角色只是个引导者。第二,体验与表现。音乐源自于生活,课的开始借用影像片段将同 学们的视线、听觉逐渐拉向传统的蒙古音乐。通过学生欣赏、想象、演唱等来 完成,让他们觉得原来遥不可及的音乐与自己的距离如此贴近。第三、实践与创造。对于学生们的创作与表演,不求完美精细,但求投入开心,使他们体会到真正的蒙古音乐特点。这三个教学领域我主要通过应用现代化媒体和让学生充分参与来完成, 有了视觉、听觉的刺激,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验进而喜欢, 并以正确的态度接受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